**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全称为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国际标准化的数字通信传输体制。它主要用于同步光网络(SONET)中,实现了不同速度的数字信号的有效同步传输。相对而言,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准同步数字传输系统,各国的数字标准不完全同步,需要通过额外的设备进行信号间的同步。
**SDH的基本概念与组成部分:**
1. **STM-N**:SDH的最基本单位是同步传输模块N级(STM-N),如STM-1、STM-4、STM-16等,分别代表155Mbps、622Mbps、2.5Gbps的传输速率。
2. **接口定义**:
- E1:欧洲的标准,提供2Mbit/s的接口。
- E2、E3、E4:E1的上一级别,分别为8Mbit/s、34Mbit/s、140Mbit/s。
- STM-1、STM-4等:SDH中的同步传输模块级别。
3. **复用段终端(MS-REI)**:负责复用段层的监控和恢复。
4. **虚容器(VC)**:SDH中的数据传输容器,可以承载不同速率的数据流。
5. **帧丢失(LOF)**:表示帧同步丢失,是SDH传输中的一个关键性能指标。
6. **高阶通道适配(HPA)**:处理高阶VC的适配,使其适应更低速率的通道。
7. **复用段适配(MSA)**:处理复用段层的适配问题。
**SDH帧结构与信号分类:**
1. SDH信号的帧结构是9行×270列×N列的块状帧结构,包含段开销、管理单元指针和信息净负荷三个部分。
2. 低速等级如北美T1(1.544Mbit/s)和欧洲E1(2.048Mbit/s)。
3. SDH速率为STM-1(155Mbit/s)、STM-4(622Mbit/s)、STM-16(2.5Gbit/s)等。
**SDH网元与功能:**
1. 终端复用器(TM):将多个低速信号复用成高速信号。
2. 分插复用器(ADM):可以插入和提取位于SDH帧内的信号。
3. 再生中继器(REG):对信号进行再生,消除传输过程中的噪声。
4.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用于动态配置SDH网络中的数据路径。
**误码检测与监测:**
1. B1、B2、B3字节分别用于再生段、复用段和高阶通道的误码检测。
2. V5字节的1、2比特用于低阶通道误码监测。
3. 当检测到误码时,性能事件会被报告给网管,并通过特定字节(如M1、G1)回传错误信息。
**其他关键知识点:**
1. 网络中的时钟质量可以通过S1字节判断,数值越小,时钟质量越高。
2. H4字节用于指示12复帧中的位置。
3. 复用段保护环最多支持16个节点,K字节用于标识节点号。
4. K1、K2字节参与保护倒换,指示请求码、目的节点号、源节点号、长短径和告警信息。
5. V5字节的第4位是远端故障指示,第5-7位用于信号标记,类似C2字节功能,第8位是远端接收失效指示。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SDH在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地位,它提供了高效、灵活和可靠的数字传输框架。对SDH的深入理解对于网络设计、维护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