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同步是编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并发编程中,用于解决多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引发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本实例通过一个简单的火车票售票系统来演示同步机制的应用。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SellThread`的类,它实现了`Runnable`接口。`SellThread`类中有两个重要的属性:`tickets`表示剩余的火车票数量,`obj`是一个`Object`实例,用于实现同步控制。
线程同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同步块(synchronized block)和同步方法(synchronized method)。在这个实例中,我们看到了这两种方式的使用。
我们看到一个未同步的`run()`方法,当`b`为`false`时,这个线程会无限循环地调用`sell()`方法。此时,如果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可能会导致卖出的票数超过实际的票数,因为没有进行同步控制。
然后,我们看到一个同步的`sell()`方法,通过在方法前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这个方法。在`sell()`方法内部,我们首先检查是否有票可卖,如果有,则让当前线程休眠10毫秒,模拟售票过程,并减少票数。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同步块的方式,即`synchronized(obj)`。这里我们看到另一个线程在`b`为`true`时会运行,它也是通过同步块来实现的。当进入同步块时,线程会先获取到`obj`对象的锁,只有获取到锁的线程才能执行同步块内的代码。在同步块内,线程同样检查是否有票可卖,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对比这两种同步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区别在于同步范围的不同。同步方法将整个方法作为同步单元,而同步块可以更细粒度地控制同步范围,只对块内的代码进行同步,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这个实例展示了如何在Java中使用多线程同步来避免竞态条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同步策略,如使用同步方法、同步块,或者其他的并发控制工具,如`ReentrantLock`等,以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正确性和效率。理解并熟练运用多线程同步,对于编写高并发、高性能的Java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