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在近代科技革命浪潮之下,计算机成为每一个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计算机发明者之一、图灵奖得主乔布斯曾说过:“如果没有计算机这个工具,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贫乏。”这种担忧促使人们对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计算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领域。可以分成以下五个层次:
⒈编程语言:一种用来告诉计算机进行计算的命令或语法; 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⒊编译器: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码的程序; ⒋操作系统: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分配、并发处理等; 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
为了研究计算机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学家和工程师们都在努力探索计算的原理与技术。其中,图灵机是最早被提出的一种能够存储和运行程序的代码。图灵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的计算能力很难被完全解释清楚。但它确实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图灵机的理论与计算技术的发展历史遵循着一条由古至今的演进线路。其中的重要转折点包括:
1936年,康德在《美学》一书中提出“科学”,意指研究如何把感官信息转换为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方法的研究,他发现计算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1942年,图灵在著名的“自然数游戏”中获得胜利。他认为不仅存在可以计算的数字,而且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的算法找寻数字间的规律性,从而推导出计算机的原理。1947年,图灵机首次正式被发明,具有自动读写存储器和交互界面。此后,图灵机逐渐受到计算机科学界的关注,并成为研究计算理论和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1947-1954年期间,主要的计算理论研究从哥德尔、兰顿到肯特等人开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理论研究逐渐向抽象化的数学模型和定理理论转型。二战结束后,图灵机和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