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概念,详细解释了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及其重要性。文章首先介绍了TCP/IP协议栈的分层模型,强调了TCP在传输层和IP在网络层的作用。接着,逐步解析了TCP三次握手的每个步骤,说明了建立一个可靠连接的过程。文章还详细阐述了TCP四次挥手的各个阶段,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等待2MSL时间,以及这一等待对于确保数据完整性和防止旧连接与新连接混淆的重要性。
此外,文中还讨论了TCP头部的构成,包括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等关键字段,这些字段共同确保了TCP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控制。最后,文章对比了TCP和UDP的不同点,包括它们在连接性、可靠性、速度、拥塞控制等方面的差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协议的适用场景。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获得对TCP/IP协议栈的全面认识,深入理解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机制,以及TCP头部的复杂性。同时,通过对比TCP和UDP,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情况,为网络编程和应用选择提供指导。
关键字
TCP/IP协议栈,TCP三次握手,TCP四次挥手,2MSL,TIME-WAIT,TCP头部,UDP vs TCP,网络通信模型,可靠性,连接性,流量控制,拥塞控制,数据传输方式。
一、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栈是一个网络通信模型,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通过网络进行相互通信。这个模型是基于分层的概念构建的,TCP属于传输层,IP属于网络层,每一层负责不同的网络通信任务。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TCP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TCP 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传输和路由选择。主要协议是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和路由。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协议等。通过 IP 地址进行寻址和路由,将数据包从源头路由到目的地。
二、什么是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需要使用特定的握手过程,即所谓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TCP Three-Way Handshake)
- SYN(同步序列编号) - 客户端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x,发送一个SYN包到服务器,以开始一个连接请求。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 SYN-ACK(同步-确认) - 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如果同意连接,会分配TCP资源,并发送一个SYN-ACK包。服务器选择自己的初始序列号y,并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x(ACK(x+1))。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CVD状态。
- ACK(确认) - 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后,会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y(ACK(y+1))。客户端此时进入ESTABLISHED状态。服务器收到ACK包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完成这三次握手后,TCP连接建立成功,数据可以开始传输。
TCP四次挥手(TCP Four-Way Wavehand)
- FIN(结束) - 当客户端完成数据传输并希望断开连接时,它发送一个FIN包,进入FIN-WAIT-1状态。
- ACK(确认) - 服务器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并进入CLOSE-WAIT状态。客户端收到ACK包后,进入FIN-WAIT-2状态。
- FIN(结束) - 服务器完成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