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基础实习课个人总结

本文分享了一次团队项目的经历,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初期的迷茫到通过有效沟通和明确分工实现高效协作,最终成功完成软件开发的过程。文章还提到了使用MFC进行软件开发的技术细节和个人成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Ø         项目感想:

谈到项目感想,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合作,什么是团队精神。我们这个项目如果让一个人来做,可能会花上很长时间,但交给一个团队来做,那真的不算是什么难事。说实话,我们团队真正在一起做软件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0天,其余时间都不在一起,就在慢慢纠结着,等到团队成员一碰面,几下讨论,往往纠结了很久的问题就立刻解决了,这就是团队的神奇所在。

我依稀记得前三周的第一,第二周,我们小组陷入到毫无进展的地步,感觉没有什么事做,其实根本是不知道做什么,说什么看视频,学MFC,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完全弄懂的,许多知识只有遇到问题时来查时才能弄得很明白。于是,前两周,我们小组的效率极其低下,貌似许多组也是这样,这可能是团队初期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该看组长的了,如果组长不能在这关键时刻做出决定,那我们的前途将会是一片黑暗,或者至少我们还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摸索。

幸好,王程龙,我们的组长发觉到了这一点,在第二周星期日的下午两点,他把我们四人集合起来开了个会。在这场会上,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软件开发好比是遵义会议般重要,我们知道了自己每个人的路该走向何处,分工很明确,时间节点很详细,于是乎,团队像刚刚睡醒的千里马一样,终于要开始向前驰骋了。在第三周的汇报中,我们团队居然整整讲了一个小时,从我们软件的设计,再到我们软件的雏形展示。四个人轮番上阵,老师觉得挺满意,我们应该完成了他的预期要求,在很多组还停留在写文档的滥竽充数的关头,我们率先进行了编码,并且已经实现了几个重要的功能,这让我们走在了前面。

暑假,悲怆的假期。我和方万紫要搞数学建模比赛,王程龙要进行GRE复习,叶春兰要在外面做兼职。团队成员虽然都在学校,但几乎抽不出时间在一起。没办法,我们只好把软件任务延期,虽然中间也进行了一些改动,但总体变化应该不是很大。不过,还是多亏我们在放假前做了不少工作,以至于我们在暑假中即使进步很小,也没被大多数组超过。

终于,我们在915号又聚到了一起,这一天的工作成果可以说远远超过前一个半月的成果。虽然后面还有几个问题,但我们知道我们的软件离最终版不远了。果然,两天以后,组长再一次把我们召集起来时,我们又一次对软件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最终的版本。

现在想来,效率最高的时候是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并且每一个成员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团队,何来软件,何来那种团队精神。

 

 

Ø         个人收获:

要说个人收获,感觉好多都在项目感想中提到了,收获了不少精神方面的,但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知识。自己从对MFC一窍不通到现在处于一个初窥门径的等级上,也算是可喜可贺。会用对话框类,会进行接口设计,会进行数据传输。除此之外,把VC SP6用的很熟练了。尽管很多人都在用VS2008,但我还是对VC情有独钟,功能对我而言已经很足够了。顺带的,既然是用C++语言来开发,又一次复习了C++,再次见识到了C++的强大,佩服的五体投地。

整个开发过程,基本都是我们小组成员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几乎没问指导老师问题,估计问了他也不太懂。上网找资料,去图书馆查书,图书馆里MFC的书几乎都翻过,但不知怎么搞到,往往给的建议不大,大多数时候还是在网上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有几次都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小网站上找到的,看来有用的知识无处不在,但更多的还是CSDN,这个中国程序员的大本营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东西,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MFC的知识,可能比孙鑫那听得让人睡觉的视频更容易消化。

主要的差点忘了说了,应该是项目开发的经验。这才是这门课的核心,团队,项目,进展,管理,人员安排等。这都是项目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内容,现在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项目开发,如果我以后要去从事coder这一极其折磨人的职业,在团队中开发一个软件应该就像这样吧。只不过那时更严格,时间管得更严,逼得人常常熬夜,头发掉光,未老先衰。服从组长的命令,小组成员多进行沟通交流,定时开例会,定期检查组员完成情况,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但更重要的是态度,在这个团队中,你必须对整个团队负责,你必须为团队着想,为了把东西做的更完美,你必须尽心尽力。

细节决定成败,你的态度就是团队开发中的细节。

 

 

 

 

Ø         课程建议

要我说课程建议,我没什么可说的。老师们做的很到位,技术问题都得靠自己解决,这是老师在有意思磨练我们。时间放的也很宽,几乎整整三个月,但真正在一起做能花多少时间呢?不过有个暑假,阻隔了太多,耽误了太多,这算不算是风险呢?汇报会上轮番上阵,我们把自己做出来的当成宝贝一样的雏形给老师展示,只想听听老师的建议,如果老师说it is suck,我们只好忍痛割爱,算白忙活吧。幸好这情况我们没遇到。

建议嘛,此课程必须要开,一直办下去,只要北理工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还存在的话。我知道小学期就我们这两个院最苦最累最纠结,但苦过后,收获的实在太多太多。其余建议是老师再看完我们的作品后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的作品还应该如何更完善,再加上什么功能才能做到2.0版。不知道组长希不希望我们的软件能进一步完善,再说吧。

最后向陈老大敬礼,牛人李凌老师敬礼。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门看起来叫人痛苦纠结的课程,更没有长达两个月纠结后的恍然大悟,感想他们,祝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远离流感。

差点忘了指导老师李虓,我还是不知道这个名字该怎么念。上课时,他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建议,很有帮助。另外他还热情的发来了他大学时代编写的词法分析器这个程序,只可惜是用JAVA程序编写的,我们基本废置了,另起炉灶。但他的热情我们会永远记住的,永远。在这一门煎熬的课上遇到这么一位老师,算是我们的大幸。感激不敬。

 

总结完,想说的太多,不过要洗衣服,不写了。希望老师看的不要厌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