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网络体系中个,物理层考虑的是如何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的)比特流。所以,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具体的传输媒介,并不是物理层的含义。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和传输媒体的种类繁多,通信手段方式各异,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屏蔽掉上述差异,使物理层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种差异(数据链路层只需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设备和媒介)。
一、数据通信系统
1.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分为3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和目的系统
- 源系统,即发送方或者发送端,包括源点和发送器;
- 目的系统,即接收端或接收方,包括接收器和终点;
- 传输系统,可能是简单的连接线,也可能是复杂的网络系统。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如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通常是有意义的符号序列;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2.信道
信道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消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从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
-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消息。
3.常用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正电平表示1,负电平表示0;
- 归零制:正脉冲表示1,负脉冲拜师0;
-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表示0,位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表示1;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一位的中心处始终有跳变,位开始边界有跳变表示0,为开始边界没有跳变表示1;
4.调制与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来自信源的信号成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常包含较多低频成分和直流成分,可以对信号进行调制来过滤这种成分。
- 基带调制: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其能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是基带信号,该过程其实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所以也叫编码;
- 带通调制:通过载波(Carrier)进行调制,将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成模拟信号,可以更好地在模拟信道中传输,载波调制后的信号叫带通信号(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
- 调幅:载波的振幅随着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 调频:载波的频率随着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 调相:载波的相位随着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二、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是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分为导引型传输媒体和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 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光纤)
-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无线电波
三、信道复用技术

-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带宽指频率带宽)
-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带宽资源
-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的频分复用,由于光的频率很高,习惯上用波长来表示使用的光载波,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即波分复用
-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通信,各用户使用经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所以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