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面向对象技术知识:
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对象:
- 对象的组成部分包括:对象名,状态(属性),行为(操作)。
类:
- 类的分类:实体类、接口类(边界类)和控制类。
- 实体类的对象,表示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实体,如人、物等。
- 接口类(边界类)的对象,为用户提供一种与系统合作交互的方式,分为人和系统两大类。
- 人的接口可以是显示屏、窗口、Web窗体、对话框、菜单、列表框、其他显示控制、条形码、二维码或者用户与系统交互的其他方法。
- 系统接口涉及到把数据发送到其他系统,或者从其他系统接收数据。
- 控制类的对象,用来控制活动流,充当协调者。
多态:
- 参数多态(通用的):用泛型编程是发散式的,是静态绑定的,让相同的实现代码应用于不同场合,看重的是算法的普适性。
- 包含多态(通用的):利用OOP,是收敛的,是动态绑定的,让不同的实现代码应用在相同的场合,注重接口与实现的分离度。
- 强制多态(特定的):一种类型的变量在作为参数传递时隐式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比如,一个整型变量可以匹配浮点型变量的函数参数。
- 过载多态(特定的):同一个名(操作符,函数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有不同的类型。
- ---- ----
- 多态通过绑定实现,静态绑定或动态绑定。
- 面向对象技术中,多态由继承机制来支持。
小点:
- 面向对象设计时,包含的主要活动:认定对象、组织对象、描述对象间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