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安全
-
國外2大失智症新藥相繼取得藥證 最快將於6月在台上市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386「樂意保」(LEQEMBI)、「欣智樂」(Kisunla)等國外兩大失智症單株抗體新藥相繼取得我國藥證,最快將於6月在台上市,不少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期盼盡快接受藥物治療,這兩大藥物均可有效去除腦部類澱粉沉積。 -
拔牙前該停藥?藥師提醒抗凝血與止痛藥 恐增出血風險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7859洗牙、拔牙、植牙,這些都是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社區藥局開業藥師黃彥儒提醒,在接受牙齒治療時,如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雙磷酸鹽類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等,務必先與醫師討論,是否事先停藥,以免引發出血風險。 -
台灣安眠藥使用量驚人!3大類常用藥物解析 慎防濫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08國人鎮靜安眠藥的使用率居高不下,每人每年平均吞下39顆安眠藥,數量相當驚人,若是將每顆藥一一排列,可以環島12圈之多,堪稱「全亞洲第一」,顯見國人鎮靜安眠類藥物濫用的情形相當嚴重。安眠藥就像是一把雙面刃,正確使用之下,的確可以幫助擺脫失眠困擾,若是使用錯誤,卻可能會傷身,安眠藥過量使用,主要會對肝腎造成傷害及抑制中樞神經,甚至導致窒息死亡。萬一有失眠問題時,最好先檢視自身的生活及睡眠習慣,並尋求專業醫師確認治療。 -
服用膠囊咬破吞入效果好? 專家示警:影響藥效還傷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04膠囊是1種常見藥品劑型,方便吞服,且可避免藥品氣味過於刺鼻,但部分民眾因吞嚥困難而將膠囊打開或咬破膠囊服用,食藥署提醒,這是錯誤的用藥方式,會破壞藥物釋放速率和作用時間,進而影響藥效,或是刺激胃部,引發腸胃不適。 -
藥品存放與處理指南! 吃不到的藥可以丟一般垃圾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28「我的藥需不需要冰冰箱啊?」「這個藥可以放多久呢?」這是不少人對於藥物保存常有的疑問,且許多民眾對於藥物存放有很多迷思,這些習慣可能會影響藥品的效用,不但無法改善病症,還可能延誤病情! -
預防蛀牙恐影響智力? 研究:氟化物讓孩童智商走下坡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51氟是一種自然生成的氣體,它會與金屬結合形成氟化物,過去研究發現氟化物可以維持牙齒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可以適度的使用氟化物來維持口腔狀況,世界各國也因此有許多城市開始將氟化物加入飲用水之中。然而,根據外媒《CNN》的一則報導顯示,隨著孩童使用氟化物的量越多,智商也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
藥不能跟酒一起吃下肚? 藥物與酒精交互作用不可不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654許多民眾會好奇「吃藥為何不能喝酒呢?」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宣導,酒精與藥物的交互作用(alcohol-drug interaction)主要分為3大類,包含酒精改變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影響到藥物的吸收與代謝,而藥物也會影響酒精的吸收與代謝。 -
抗藥性、耐藥性傻傻分不清? 正確使用止痛藥避免傷身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37食藥署直言,當有人問到「吃止痛藥是否會產生抗藥性?」實際上是混淆了抗藥性與耐藥性。尤其是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與抗生素不同,前者並不會直接對細菌或病毒起作用,因此,止痛藥不會導致病原體對藥品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