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流中不必要求自己完美应答

本文讲述了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不完美。教师强调课堂交流的价值在于多样性与生成性,而非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对话,学生和教师都能在互动中深化理解,进步成长。鼓励学生放下对完美答案的执着,以更轻松的心态参与讨论,从而加速学习进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为新生开课第一周,课堂上和同学们做了一些交互。结果某位同学给我发来了一些文字,说自己班门弄斧、表现一踏糊涂、太丢人,之类。
  在他心目中,老师提问到了他,就应该给出一个完美、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观点会限制他的学习。想到这也并不是个别情况,故多讲几句,同时分享给各位网友。

【正文】
  抱歉没有及时回复你。首先我是带着惊喜把你叫起来的,我就是想知道你们00后、刚起步的同学的观点;你再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表明你的沟通意识相当好。这让我相信你未来会有自己的大空间、大领域。

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少有这样师生的对话,但优秀的课堂一定不是老师自管自讲的。我会就某个问题叫同学来回答,然后就着同学的回答,继续探讨一些话题,这样,我讲的内容就会贴近同学的需求,这样的课,也便不会枯燥。你的文字发言吸引了我,但在我叫起你的时候,并没有期望你给出完美的解答。但显然,你很重视,以至于有些紧张。

你给我的回复还让我看到这样一个可能,在你的意识中,关于一个事物,其概念是确定的,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实际上,在我们交流的场景下,并不追求这个,要的只是你自己的观点,由自己随便说。我们是在对话,一切都会在过程中生成,甚至两个人对某事不明不白,但对个话,各自就加深了对事物的认知。我当老师的,也一直有思想准备,学生会在课堂对话中指出我认识中的不当和不足,我的认知局限是肯定存在的。当我们有这种心态的时候,学习才会发生了。

我说这么多,是想告诉你,可以改变对课堂及课外交流的看法。彼此的对话中,并不是期待一问一答就搞出个标准答案来,这种需求,找百度就好了。作为人之间最有价值的交流,最常态的交流,就在于其多样性,在于逐渐生成。这也是人之间的美妙。其实,完美只能是一种永远达不到但一直要追求的状态,放下这份由完美期望带来的负担,就打开了从局限中走向进步的开关,心态轻松,进步就更快。大胆地将自己现时的观点亮出来,欣喜、坦然地期待着在每一次的对话中找出新的增长点,你的进步过程会更愉悦,你的进步也将更快。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迂者-贺利坚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