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按“原因”分解
这种方法是看秋千的运动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
零输入响应 (Zero-Input Response)
- “零输入” 的意思就是没人推(没有外部的激励)。
- 场景:你先把秋千拉到某个高度(这就是“初始状态”),然后你松手。秋千会自己晃荡起来,直到慢慢停下。
- 结论:这个自己晃荡的过程,就是零输入响应。它的运动完全是由“初始拉了多高”这个初始状态决定的。
-
零状态响应 (Zero-State Response)
- “零状态” 的意思就是秋千一开始是静止的(初始状态为零)。
- 场景:你走到一个完全静止的秋千后面,开始有规律地推它(这就是“激励信号”)。
- 结论:秋千从静止开始,被你推得晃起来的整个过程,就是零状态响应。它的运动完全是由“你如何推”这个外部激励决定的。
所以,全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零状态响应。
这很好理解:如果你把秋千拉到一定高度(初始状态),在松手的同时开始在后面推它(激励信号),秋千最终的完整运动,就是上面两种情况的叠加。
方法二:按“形式”分解
这种方法是看秋千的运动长什么样,由哪些形式的运动组成。
-
自由响应 (Free Response / Natural Response)
- 特点:这是由系统自身特性(比如秋千的绳长、重量)决定的那部分运动。它就像秋千的“脾气”或“天性”。这种运动形式会随着时间慢慢衰减、消失,所以也叫“暂态响应”。
- 场景:无论你是松手让它自己晃,还是在后面推它,它的运动中都包含这种“按自己节奏”晃的成分。
-
强迫响应 (Forced Response)
- 特点:这是由外部推力(激励信号)决定的那部分运动。它完全模仿外部推力的形式。只要你一直推,这部分运动就一直存在,所以也叫“稳态响应”。
- 场景:如果你一直有规律地、稳定地推秋千,过一会儿,秋千的晃动就会变得非常有规律,完全跟上你推的节奏。这个稳定下来的运动部分就是强迫响应。
为什么“自由响应”不等于“零输入响应”?
- 零输入响应(拉高了松手)是纯粹的自由响应,这个没问题。
- 但是,当你推一个静止的秋千时(零状态响应),它并不会立刻就完全跟上你的节奏。刚开始那几下,它的运动会有点“乱”,既有被你“强迫”的成分,也有它自己“天性”的成分。这个“乱”的、暂态的部分,也属于自由响应。
所以,图里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是:
自由响应 = (零输入响应的全部) + (零状态响应中暂态的那一部分)
简单总结
- 全响应就是一个系统在有初始能量(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又被外部力量(激励)推了一把,它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运动。
- 可以把它看成是 [初始能量导致的部分] + [外部力量导致的部分]。
- 也可以把它看成是 [按自己天性运动的暂态部分] + [被外部力量支配的稳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