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Python】使用ZeroMQ在Python进行通信的三种模式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ython中使用ZeroMQ库实现发布-订阅、请求-响应和推送-拉取三种消息传递模式,包括适用场景和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构建分布式通信系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文章已经生成可运行项目,

目录

一.引言

二.安装ZeroMQ

三.模式一(发布-订阅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详解

适用场景:

示例代码:

四.模式二(请求-响应模式)

请求-响应模式详解

适用场景:

示例代码:    

五.模式二(请求-响应模式)

推送-拉取模式详解

适用场景:

示例代码:


一.引言

ZeroMQ(ZMQ)是一个高效、轻量级的消息传递库,广泛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和网络通信。本教程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ZeroMQ创建简单的消息传递系统,包括发布-订阅,请求-响应,推送-拉取三种模式

二.安装ZeroMQ

pip install pyzmq

三.模式一(发布-订阅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详解

在发布-订阅模式中,适用于一对多的通信场景。一个发布者发送消息,多个订阅者接收消息。

适用场景:

  • 新闻订阅系统: 一个新闻发布者定期发布新闻,多个用户作为订阅者接收新闻通知。

示例代码:

# 发布者
import zmq
import time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PUB)
socket.bind("tcp://127.0.0.1:5555")

while True:
    news = "Breaking News! Time: {}".format(time.time())
    socket.send_string(news)
    time.sleep(1)
# 订阅者
import zmq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SUB)
socket.connect("tcp://127.0.0.1:5555")
socket.setsockopt_string(zmq.SUBSCRIBE, "")

while True:
    news = socket.recv_string()
    print("Received News: {}".format(news))

四.模式二(请求-响应模式)

请求-响应模式详解

在请求-响应模式中,适用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的场景。

适用场景:

  • 客户端-服务器通信: 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

示例代码:    

# 请求者
import zmq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Q)
socket.connect("tcp://127.0.0.1:5556")

while True:
    request = input("Enter your request: ")
    socket.send_string(request)
    
    response = socket.recv_string()
    print("Response: {}".format(response))
# 响应者
import zmq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REP)
socket.bind("tcp://127.0.0.1:5556")

while True:
    request = socket.recv_string()
    print("Received request: {}".format(request))
    
    response = input("Enter your response: ")
    socket.send_string(response)

五.模式二(请求-响应模式)

推送-拉取模式详解

在推送-拉取模式中,适用于单个生产者向多个消费者广播消息的场景。

适用场景:

  • 任务分发系统: 一个任务分发者将任务推送给多个工作者,工作者通过拉取方式获取任务进行处理。

示例代码:

# 推送者
import zmq
import time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PUSH)
socket.bind("tcp://127.0.0.1:5557")

while True:
    task = "New task! Time: {}".format(time.time())
    socket.send_string(task)
    time.sleep(1)
# 拉取者
import zmq

context = zmq.Context()
socket = context.socket(zmq.PULL)
socket.connect("tcp://127.0.0.1:5557")

while True:
    task = socket.recv_string()
    print("Received Task: {}".format(task))

这些例子提供了使用发布-订阅、请求-响应和推送-拉取模式的基本场景和代码。实际应用中,你可以根据需求组合这些模式,创建更复杂、更灵活的通信系统。

本文章已经生成可运行项目
### CentOS 镜像中 README 文件的作用 README 文件通常作为文档的一部分,在操作系统或软件包的分发过程中起到指导和说明的作用。对于 CentOS 的镜像而言,其 README 文件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关于该版本的操作系统的关键信息以及安装指南。 #### 1. 提供版本信息 README 文件会明确指出当前镜像是哪个具体版本的 CentOS,例如 `CentOS Linux release 7.9.2009 (Core)`[^1]。这有助于用户确认所下载的是正确的发行版,并了解与其兼容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 2. 描述安装前准备事项 在实际部署之前,用户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安装工具 Git 或者其他依赖项。这些内容往往会在 README 中有所提及,帮助新手快速上手。 #### 3. 解决常见问题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文件上传验证通过后的反馈机制——返回文件名表示成功[^2];或者如何正确配置服务端口映射等复杂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也可能被记录下来以便查阅。 #### 4. 列举第三方库源地址 有时为了扩展功能,官方文档还会给出获取额外资源的方法论实例:“`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tcl/tcl8.6.1-src.tar.gz`” 就是用来示范怎样从外部站点拉取所需组件的例子之一[^3]。 #### 5. 展示高级设置教程 除了基本操作外,更深入的技术细节也会包含其中,例如为了让 NVM 成为全局变量而修改特定路径下的脚本文件 `/etc/profile.d/nvm.sh` [^4] ,或者是利用 FTP 协议传输大容量数据时推荐采用 Binary Mode 来保持文件完整性[^5]。 综上所述,README 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介绍性文本,更是连接开发者与最终用户的桥梁,它承载着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技术支持,使得整个安装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bash # 示例命令展示如何查看本地是否存在类似的 readme 文档 ls /path/to/your/downloaded/image/*.txt | grep -i "readme" cat /path/to/found/readme.txt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幻世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