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镇上容不下灵魂
我的老家是在河南省农村的一个小镇上,在父母的“逼迫”下,不断的上学读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省会郑州找了个工作,几年后又进了体制内,现在博士在读。。。
已经丢失了爱写东西的习惯
记得我以前很喜欢写写文字性的东西,记录自己成长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上学时间的增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慢慢的发现越来越不懂得思考了,越来越不懂得语言表达,没有了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虽然我写了很多学术论文,有些甚至在SCI二区以上发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那些东西跟我无关,不是我想说的话,更不是我自己的想法,因为那些论文纯粹就是学术研究,专业性很强。跟情感、跟个人都没有关系,我想要写点东西记录一下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所以我决定在CSDN上开了一个专栏:情感驿站,欢迎大家关注该专栏,感受一下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融不进的大城市
很多人都说租房子多便宜,在郑州稍微偏点的地方,一个月也就是一两千块钱,如果要买房子的话,一个月月供就要还至少5000以上。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从新找房子,中介带着看房,跟中介砍价格,交中介费,交房租(压一付三,或压一付六),搬家等等,颠沛流离,此时才真的感受到原来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那种幸福源于心底的踏实
在父母的帮助下,在郑州首付了一套房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把车位也买了,后来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把车也买了。表面上看着人模人样的,其实一路走来都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才铺出了我们现在的一切,而我现在一个月6000+的房贷+房租(因为期房还未交房)+物业费+车位管理费+吃+油费+电话费+意外花费,一个月工资到手1万块钱,实际上每个月剩下的连1千都没有,大城市想活下去真的不容易,父母年纪慢慢大了,而自己却没有为他们改善生活的能力,每念及此,倍感悲凉
回不去的家乡
在外上了大学的农村子弟,应该都明白什么是回不去的家乡,年轻人都往大城市跑,从农村辛苦走出来的大学生,有几个不想在外面发达了之后荣归故里,又有几个人愿意回农村发展?回农村怎么发展?很难很难,所以大多数人最终选择了北漂上漂深漂,还有郑漂。家乡父老都以为你能在大城市博一番功名,如果你灰头土脸的回去了,背后的闲言碎语会把人淹死,就像《杀生》这部电影描述的一样
父母努力一辈子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在省会定居,而我们努力一辈子,让下一代能够有个好的起点,就这样一代代的努力拼搏,我们家族也会逐渐发展起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终有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