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址转换NAT-动态NAT的使用范围和配置
什么是动态NAT?
使用公有地址池,并以先到先得的原则分配这些地址。当具有私有 IP 地址的主机请求访问 Internet 时,动态 NAT 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未被其它主机占用的 IP 地址一对一的转化。当数据会话结束后,路由器会释放掉公有IP地址回到地址池,以提供其他内部私有IP地址的转换。当同一时刻地址池中地址被NAT转换完毕,则其他私有地址不能够被NAT转换。
使用范围:
一般是我们公司内网中有设备需要去访问我们公网,我们就必须要做一个NAT地址转换,把我们私网的IP地址转换成我们公网的IP地址,这时,就需要使用动态NAT了,使用地址池中的公网地址进行IP地址转换,去访问我们的公网,下文是一个例子。
(描述实验的要求)
- 使用网络拓扑图给的地址网段配置各路由器PC机的IP地址和接口地址
- 使用ospf路由协议使得全网互通(除公网ISP)
- 使用PAT端口复用使得内网可以同时访问公网服务器
拓扑:
分析难点以及完成的思路
优先配置各PC机和路由器的地址,其次在路由器配置路由协议使得内网全网互通,最后在边界路由器做动态NAT,并且在边界路由器配置默认路由并下发给内网各路由器,全部指向边界路由器,注意动态NAT和PAT端口复用的区别,端口复用配置命令的关键词overload,还有进出口的选择,我们做动态NAT不需要加overload。
配置命令
- 配置ISP、PC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接口地址和网关地址。
- 如果使用路由器代替PC或者server,需要加上“no ip routing”在全局配置模式下。
PC1:
PC1(config)#no ip routing
PC1(config-if)#interface Ethernet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