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这篇博客主要是顺序表的动态分配存储表示。
1.顺序表的动态存储过程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示意图如下:
图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示意图
我们使用静态数据来存储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静态顺序表定义如下:
//----- 线性表的静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 - - - - -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ElementType;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ElementType data[MaxSize]; // 存储空间基址
int length; // 当前长度
}StaticSqList;
1.初始化
初始化的时候给顺序表动态分配存储空间,设置表长为0.
//初始化
Status initSqList(SqList * sqList){
sqList->element = (ElementType *)malloc(sizeof(ElementType) * LIST_INIT_SIZE);
if (!sqList->element) {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
return 0;
}
sqList->length = 0;
sqList->listSize = LISTINCREMENT;
return 1;
}
2.销毁
释放动态分配的存储空间,置空表长和存储空间大小。
// 销毁
void destroySqList(SqList *sqList){
free(sqList->element);
sqList->length = 0;
sqList->listSize = 0;
}
3.清空
表长置空即可。
// 清空表
void clearSqList(SqList *sqList){
sqList->length = 0;
}
4.表长
因为我们在顺序表中定义了表长,直接返回表长即可。
// 表长
int getSqListLength(SqList *sqList){
return sqList->length;
}
5.取值
取值操作是根据指定的位置序号i,获取顺序表中第i个数据元素的值。由于顺序存储结构具有随机存取的特点,可以直接通过数组下标定位得到,elem[i-1]单元存储第i个数据元素。
具体算法:
- 判断指定位置是否合法,不合理直接返回0
- 位置合法,直接通过下标获取数据元素,然后返回数据元素
Status getElementForSqList(SqList *sqList, int pos, ElementType *element){
if (pos < 1 || pos > sqList->length) {
return 0;
}
*element = sqList->element[pos - 1];
return 1;
}
数据类型(data type)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集合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6.直接前驱
遍历顺序表,这里注意的是顺序表中的第一个数据元素没有直接前驱。
// 我这里返回的是数据元素的真实下标,从1开始
Status getSqListLocate(SqList * sqList,ElementType element,int * location){
for (int i = 0; i < sqList->length; i++) {
if (sqList->element[i] == element) {//找到数据元素
* location = i;
return 1;
}
}
return 0;
}
7.直接后继
遍历顺序表,这里注意的是顺序表中的最后一个数据元素没有直接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