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重庆开幕,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与全屋AI管家等前沿科技集中亮相。展会全景式呈现了人工智能在出行、居家、生产与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科幻场景正加速落地为现实应用。
引言
2025年9月5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由重庆市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以新加坡为主宾国,四川为主宾省,规模空前。超过13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与4万平方米的室外体验区,汇聚了全球60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带来了超过3000项最新的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
展会紧扣“人工智能+”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大年度主题,围绕五大核心专业板块及相关产业领域展开,各板块的参展规模与焦点展品清晰地勾勒出智能产业的全景图谱。
板块 |
参展企业数 |
主要展品类型 |
---|---|---|
智能网联汽车 |
20+ |
整车、零部件、AI座舱、底盘等 |
低空经济 |
68 |
飞行汽车、无人机、eVTOL等 |
智能机器人 |
30+ |
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
智能居家 |
40+ |
智能家居、家政机器人等 |
数字城市 |
50+ |
智慧城市平台、AI治理系统等 |
工业互联网 |
20+ |
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 |
农业智能 |
10+ |
智能无人机、农业管理系统等 |
这不再是遥远概念的展示,而是一场关于“已来未来”的全面检阅。那些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比如穿梭于楼宇间的飞行汽车、能与人协作的人形机器人、以及“会思考”的智能家居,如今都以实体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度预演。本文将带您深入现场,从这些核心板块出发,全方位解析AI技术如何从云端走向大地,深度赋能并重塑我们所处的世界。
一、 🚗 未来出行图景重塑,从地面到天空的立体革命
本届博览会最直观的冲击力,来自出行领域的颠覆性变革。AI技术正驱动着一场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交通革命,让出行变得更智能、更高效、也更具想象力。
1.1 低空经济的腾飞,飞行汽车不再是梦
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展区,无疑是全场人气最高的区域。这里不再是模型与PPT的天下,而是真实产品的硬核展示。
1.1.1 eVTOL的近距离接触
吉利沃飞长空带来的AE200低空载人航空器,以及广汽高域展示的飞行汽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明星展品。观众可以排队进入驾驶舱,亲手触摸未来的“空中出租车”。这些智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结合了电动化、智能化与垂直起降技术,旨在解决城市内部的中短途快速通勤需求,为拥堵的地面交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1.2 不只是载人,更是立体交通网络
除了载人飞行器,展区还汇集了航天科技、大疆无人机、万丰奥特等6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它们展示了覆盖物流、农业、应急救援、电力巡检等多元场景的无人运输机与低空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这预示着,未来的低空网络将是一个客流、物流高效协同的立体交通体系。
1.1.3 技术支撑与管理创新
低空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坚实的技术与管理支撑。展会期间,重庆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省级“管、服、安”一体化平台,集成了空域管理、飞行计划审批、动态监控、气象服务等30项核心功能。它的出现,为低空飞行的安全与效率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标志着低空经济正从探索阶段迈向规范化运营。
1.2 智能网联汽车,更懂你的“第三空间”
如果说低空经济描绘了未来的天空,那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则展示了当下的地面出行变革。近20家整车企业与超过百家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呈现了一个由AI定义的汽车新时代。
1.2.1 核心技术的硬实力比拼
各大车企不再仅仅展示外观与内饰,而是将竞争的焦点放在了底层技术上。
-
长安汽车设立了独立的“黑科技实验室”,其天枢底盘技术成为一大亮点。该技术能够实现毫秒级的路况感知与响应,通过主动控制悬架、转向与制动,极大提升了车辆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
赛力斯则重点展示了其魔方技术平台的最新成果。其超级增程系统通过软硬件的协同优化,实现了超过1500公里的综合续航,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
1.2.2 AI座舱与高阶智驾的普及
AI技术让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进化为懂你的“第三空间”。展会上,几乎所有新车型都搭载了先进的AI座舱系统。通过语音交互、面部识别与用户习惯学习,车辆可以主动提供导航、娱乐、车内环境调节等个性化服务。
在室外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智能泊车、窄路自动通行、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等高阶智驾功能。这些曾经被视为“黑科技”的应用,如今正加速成为量产车型的标准配置,让驾驶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二、 🤖 智能机器人总动员,生产生活的新伙伴
机器人是AI技术最直观的物理载体。在本届博览会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展现出惊人智能与灵活性的新伙伴,它们正从工厂流水线大步迈向我们的家庭生活。
2.1 人形机器人的进化,从“秀肌肉”到“真实用”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的皇冠明珠,也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
-
乐聚机器人展台的**“夸父4Pro”**人形机器人,不仅能与观众流畅地握手、对话,还能现场模拟工厂流水线作业,精准地抓取、搬运物料,展示了其在工业协作领域的巨大潜力。
-
宇树科技的展台则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格斗赛”。两台机器人戴着拳套,在场地内灵活移动,能够完成上勾拳、侧踢等复杂动作。这背后是AI在运动控制、动态平衡和实时决策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
2.2 服务机器人的普及,AI温度融入日常
相比于人形机器人的前沿探索,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则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
在中国移动的展台,一台AI智慧酒店机器人熟练地操作着咖啡机,为观众现场调制咖啡,动作精准流畅。
-
云深处科技的**“山猫M20”轮足机器狗**,结合了轮式移动的高效与足式移动的越障能力,在复杂的工业巡检场景中展现了出色的适应性。
-
此外,各类AI管家、陪护机器人、助老服务机器人也纷纷亮相。它们可以辅助家政、提醒用药、进行情感陪伴,正在加速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未来智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三、 🏠 智慧居家新范式,AI化身“隐形管家”
同样是首次设立的智能居家展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会思考的家”的蓝图。在这里,AI不再是单个设备的智能化,而是构建了一个无缝连接、主动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
3.1 全屋智能生态的构建
过去,智能家居常常是各个品牌设备间的“孤岛”。本届展会则展示了生态融合的趋势。
-
海尔智家的**“三翼鸟”**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以“智家大脑”为核心,通过统一的协议与平台,将全屋的家电、照明、安防、环境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设备的协同工作与场景的自动触发。
-
小米科技则带来了其**“人车家”全生态**的最新进展。通过一个账号、一个中枢,实现了手机、汽车、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无缝流转。比如,当你的车即将到家时,家里的空调、灯光会自动开启到预设模式。
3.2 场景驱动的个性化体验
在沉浸式体验区,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AI带来的生活变革。
-
智能冰箱不再只是存储食物,它能识别内部食材,自动生成健康菜谱,甚至可以直接下单补充缺少的食材。
-
浴室的智能镜柜,可以在你洗漱时分析你的皮肤状态,给出护肤建议,并播放你喜欢的新闻或音乐。
-
你不再需要一个个地去操作开关或遥控器,只需一句“我回家了”,灯光、窗帘、空调、背景音乐便会按照你的习惯自动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AI正化身为一个贴心的“隐形管家”,它默默地学习你的习惯,预测你的需求,让居家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舒适与个性化。从机器人咖啡师到萌宠陪伴机器人,再到适老化家居改造,AI的温度正在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四、 🏙️ 数字城市与产业赋能,AI的宏观叙事
如果说前三个板块展示了AI如何改变个体生活,那么数字城市与产业融合板块则揭示了AI在社会宏观层面的巨大价值。AI正成为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与产业升级的“超级加速器”。
4.1 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
华为、腾讯、阿里云等科技巨头,集中展示了它们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最新解决方案。
-
华为的**“城市智能体”**系统,通过遍布城市的传感器网络,实时汇聚交通、安防、环境等多维度数据。AI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动态优化,减少拥堵;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动规划最优的应急响应路线。
-
腾讯的**“数字孪生”**技术,则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了一个与物理城市1比1映射的数字模型。城市管理者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规划推演、应急演练,为现实世界的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在**“数字重庆”**的建设成果展区,我们看到了这些技术的具体落地。AI+基层治理系统可以自动发现并上报社区问题;智能报表系统让政府部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效率大幅提升;智慧水务、智慧教育等应用,正让城市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务更贴心。
4.2 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AI技术同样在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
-
在工业互联网展区,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企业展示了基于AI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机器视觉质检系统,可以替代大量人工,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的预测性维护算法,则能提前预警故障,避免非计划停机,展现了“无人化工厂”的雏形。
-
在农业领域,AI也大有可为。大疆农业的智能无人机,可以根据农田的卫星遥感影像,自动规划航线,实现对不同地块的精准播种、变量施肥与差异化喷洒农药。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让农业真正成为一门“技术活”。
五、 💡 创新发布与沉浸体验,触摸未来的脉搏
一场成功的科技博览会,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引领与互动。本届智博会通过集中的创新发布与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真正触摸到了未来的脉搏。
5.1 “首发100”的创新引领
展会期间,集中发布了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与新技术。这些“首发”成果,代表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突破,推动着AI技术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
长安汽车发布了其全新的**“天枢智能”**品牌,并带来了7款全球首发的技术产品。
-
前文提到的重庆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也是此次“首发100”的重磅成果之一。
这些发布活动,不仅为展会增添了亮点,也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5.2 互动体验的“零距离”接触
为了让普通观众也能直观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主办方设置了大量互动体验环节。
-
通过XR虚拟现实设备,观众可以“亲身”坐进飞行汽车,体验在城市上空穿梭的感觉。
-
在智能家居展区,观众可以通过语音直接与全屋设备互动,感受AI管家的便捷。
-
现场还设置了多个短视频拍摄区,鼓励观众将自己的体验分享到社交媒体,化身为“未来生活体验官”。
这些沉浸式的互动,打破了科技与大众之间的隔阂,让未来生活变得触手可及,也让展会的讨论热度在社交媒体上持续攀升。
总结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与其说是一场科技产品的展览,不如说是一次关于未来的全景预告。它清晰地告诉我们,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从翱翔天际的飞行汽车,到深入家庭的AI管家;从高效运转的“无人化工厂”,到精细治理的“智慧城市”,科幻正加速照进现实。AI不再是少数极客的专利,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生产、生活与治理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本届博览会不仅是前沿科技的集中展示平台,更是全球思想碰撞、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未来已来,智能科技正以澎湃的脉动引领着社会进步。重庆这场“数智之约”,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 【省心锐评】
本届智博会最大的看点,是AI从“单点炫技”走向了“场景融合”。技术不再为展示而生,而是为解决真实问题而落地。这标志着智能产业已越过概念炒作期,进入了价值创造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