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AI科普神书,带你看懂70年风云与未来浪潮


当ChatGPT流畅地撰写文案,Midjourney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画作,自动驾驶汽车悄然穿梭于城市街头,人工智能(AI)已从科幻构想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这些智能应用,你或许会心生疑问:这些神奇智能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何AI的发展历程充满波折,历经寒冬又迎来蓬勃爆发?在当下的大模型时代,普通人又该如何把握其中的机遇?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人工智能70年:从达特茅斯会议到大模型时代》,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你解锁这些疑惑。这本书由《电脑报》创始人陈宗周精心撰写,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亲笔作序推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串联起人工智能从诞生之初到当下的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一本书,两条线,全方位洞察AI

这本书有着两条构思精妙的叙事线索:

● 故事线:回溯到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AI迎来了它的“黄金诞生”时刻,自此开启征程。但随后,它遭遇了两次严峻的寒冬,陷入艰难的蛰伏期。好在有辛顿等一批科学家坚守初心,从未放弃探索,终于迎来了大模型时代的爆发。阅读这部分内容,仿佛在观看一部扣人心弦的AI发展纪录片,真切感受其跌宕起伏的命运。

● 技术线:从早期符号主义的兴起与衰落,到深度学习带来的重大突破,再到生成式AI的横空出世,每一个技术阶段都用贴近生活的比喻进行解读。比如,将复杂的算法比作搭建积木,让零基础的小白也能轻松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书中解惑,探寻AI发展的奥秘

在这本书中,许多关于AI发展的关键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 为何达特茅斯会议能开启AI黄金10年? 当时,来自不同领域的顶尖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让机器实现智能的可能,碰撞出无数思想火花,为AI发展确立了方向,众多开创性的研究项目由此发端。

● 两次AI寒冬缘何降临? 第一次寒冬,源于专家系统虽在特定领域(如医疗诊断)展现出潜力,却因无法广泛应用、维护成本过高,逐渐失去人们的青睐;第二次寒冬,神经网络研究因“反向传播算法”的局限,以及支持向量机(SVM)的崛起,被主流学界暂时冷落。归根结底,是因为早期AI的“智能”具有局限性,无法解决通用问题,实用性不足导致热度消退。

● “深度学习之父”为何能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杰弗里·辛顿为代表的“深度学习之父”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深耕相关领域。辛顿在80年代提出玻尔兹曼机,为深度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杨立昆(LeCun)90年代就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识别手写数字;本吉奥(Bengio)则一直致力于攻克神经网络的“长距离依赖”难题。他们的坚持与突破,重新定义了AI的学习方式,让机器能够从海量数据中自主挖掘规律,而非单纯依赖人类预设规则。这一贡献不仅推动了AI技术的飞跃,也对物理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实至名归。

● 中国为何能在这波AI浪潮中迎头赶上? 一方面,我国提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打造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另一方面,几代科研人员在AI发展的低谷期依然坚守,默默积累技术经验。此外,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为AI技术的训练与优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AlphaGo击败李世石引发全球对AI能力的惊叹,到ChatGPT掀起全民参与的热潮;从语音识别技术的逐步成熟,让智能语音助手走进千家万户,到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道路测试,书中对这些AI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还原,同时对每一次技术拐点展开深度剖析,让读者既能知晓事件本身,更能理解其背后的技术推动因素。


适合阅读这本书的人群

● 对AI充满好奇的普通大众:无需复杂的专业知识,通过书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就能轻松理解AI技术,告别面对AI时“只知其厉害,却不明所以”的尴尬状态。

● 职场人士:了解AI发展的底层逻辑,有助于提前洞察行业趋势,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自己在未来职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例如,从事文案工作的人可以思考如何借助AI提升写作效率与创意,设计师则可探索AI辅助设计的新方法。

● 学生与研究者:梳理70年的AI技术发展脉络,宛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与挑战,从而启发新的研究思路,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在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中少走弯路。

● 家长: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培养孩子的未来视野至关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智能时代的底层逻辑,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雷军在序言中满怀期待地说道:“我们正跨过一道门槛,有无限想象空间的伟大新时代才刚刚开始。”如今,AI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元素,了解它的过去,才能精准把握它的现在,进而紧紧抓住它的未来。

现在,不妨翻开这本《人工智能70年:从达特茅斯会议到大模型时代》,或许你就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AI时代答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摘编自《人工智能70年:从达特茅斯会议到大模型时代》(书号:9787111784777),经出版方授权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来源。


《人工智能70年:从达特茅斯会议到大模型时代》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人工智能科普书,它用通俗的语言呈现了人工智能从被提出到当下这个大模型时代7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里程碑事件、传奇人物、传奇故事、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和产品……本书不仅会让你置身于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70年历史中,亲身体会人工智能从万众瞩目到被打入“冷宫”,然后从逆势而起到再度沉沦,终成璀璨明星的曲折命运,还会让你在看过所有传奇之后,能跟随作者的思路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逻辑,看透过去,领悟出永远不变的“底层逻辑”,并用其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为什么达特茅斯会议会带来人工智能黄金10年? 为什么人工智能会经历两次寒冬? 为什么“深度学习之父”却会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为什么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横空出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为什么我国能在这一波人工智能大潮中迎头赶上并大放异彩? …… 对于这些重要且有趣的问题,你都会直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而类似于“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潘多拉魔盒”“大模型时代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如何与智能机器和谐共生”等问题,就需要大家在理解本书的思路后,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了。


作者简介:陈宗周,科学作家,资深科技媒体人,中囯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电脑报》《环球科学》《知识经济》、天极网等知名科技媒体的创始人。长期关注、研究数字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写有大量相关文章。曾任《电脑报》、中科普传媒有限公司、天极网等媒体机构负责人,以及中国科技报研究会副理事长。

购买链接

当当: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923184.html
京东:https://item.jd.com/14496245.html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直达CPU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