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磁盘瓶颈 - I/O调度器与文件系统调优
你是否也曾升级过服务器的硬件,却遇到了这样的困惑:
- “我刚把老旧的机械硬盘(HDD)换成了顶级的NVMe固态硬盘(SSD),为什么数据库的随机读写性能,并没有像宣传中那样提升十倍、百倍?”
- “服务器后台只是在做一个大文件拷贝,为什么我的网站响应就变得断断续续,SSH远程操作也一卡一卡的,整个系统好像被‘冻住’了?”
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Linux内核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角色——I/O调度器 (I/O Scheduler)。
1. I/O调度器:管理磁盘读写的“电梯调度算法”
当多个程序(进程)同时请求读写磁盘时,内核不会把这些请求直接扔给硬盘。相反,它会像一个智能电梯的调度员一样,将这些请求(等电梯的人)在“等待队列”里进行排序和合并,目标是让磁盘(电梯)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行。
不同的调度算法,适应不同的“电梯”(磁盘硬件)和“客流”(工作负载)。选对了调度器,事半功倍;选错了,再好的硬件也可能性能平平。
Linux内核提供了多种I/O调度器,我们重点了解以下几种:
-
noop (或 none)
- 电梯比喻: “佛系”调度员,完全遵循“先来后到”。它不对请求进行任何排序,只是简单地将它们合并后,直接传递给硬件。
- 适用场景: 高速固态硬盘 (SSD/NVMe) 和虚拟机环境。因为SSD的随机读写速度极快,几乎没有“寻道时间”这个概念,不需要内核去费心排序。在虚拟机中,底层的Hypervisor(物理机)已经在做调度了,虚拟机层面再做一次调度纯属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