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mer Group 记住下面这三个特性就好了。
- Consumer Group 下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Consumer 实例。这里的实例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进程,也可以是同一进程下的线程。在实际场景中,使用进程更为常见一些。
- Group ID 是一个字符串,在一个 Kafka 集群中,它标识唯一的一个 Consumer Group。
- Consumer Group 下所有实例订阅的主题的单个分区,只能分配给组内的某个 Consumer 实例消费。这个分区当然也可以被其他的 Group 消费
当 Consumer Group 订阅了多个主题后,组内的每个实例不要求一定要订阅主题的所有分区,它只会消费部分分区中的消息。
Consumer Group 之间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它们能够订阅相同的一组主题而互不干涉。再加上 Broker 端的消息留存机制,Kafka 的 Consumer Group 完美地规避了上面提到的伸缩性差的问题
Kafka 仅仅使用 Consumer Group 这一种机制,却同时实现了传统消息引擎系统的两大模型:如果所有实例都属于同一个 Group,那么它实现的就是消息队列模型;如果所有实例分别属于不同的 Group,那么它实现的就是发布 / 订阅模型。
理想情况下,Consumer 实例的数量应该等于该 Group 订阅主题的分区总数。
假设一个 Consumer Group 订阅了 3 个主题,分别是 A、B、C,它们的分区数依次是 1、2、3,那么通常情况下,为该 Group 设置 6 个 Consumer 实例是比较理想的情形,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伸缩性。
你可能会问,我能设置小于或大于 6 的实例吗?当然可以!如果你有 3 个实例,那么平均下来每个实例大约消费 2 个分区(6 / 3 = 2);如果你设置了 8 个实例,那么很遗憾,有 2 个实例(8 – 6 = 2)将不会被分配任何分区,它们永远处于空闲状态。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不推荐设置大于总分区数的 Consumer 实例。设置多余的实例只会浪费资源,而没有任何好处。
Consumer Group :Kafka提供的可扩展且具有容错性的消息者机制。
1,重要特征:
A:组内可以有多个消费者实例(Consumer Instance)。
B:消费者组的唯一标识被称为Group ID,组内的消费者共享这个公共的ID。
C:消费者组订阅主题,主题的每个分区只能被组内的一个消费者消费
D:消费者组机制,同时实现了消息队列模型和发布/订阅模型。
2,重要问题:
A:消费组中的实例与分区的关系:
消费者组中的实例个数,最好与订阅主题的分区数相同,否则多出的实例只会被闲置。一个分区只能被一个消费者实例订阅。
B:消费者组的位移管理方式:
(1)对于Consumer Group而言,位移是一组KV对,Key是分区,V对应Consumer消费该分区的最新位移。
(2)Kafka的老版本消费者组的位移保存在Zookeeper中,好处是Kafka减少了Kafka Broker端状态保存开销。但ZK是一个分布式的协调框架,不适合进行频繁的写更新,这种大吞吐量的写操作极大的拖慢了Zookeeper集群的性能。
(3)Kafka的新版本采用了将位移保存在Kafka内部主题的方法。
C:消费者组的重平衡:
(1)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协议,规定了消费者组下的每个消费者如何达成一致,来分配订阅topic下的每个分区。
(2)触发条件:
a,组成员数发生变更
b,订阅主题数发生变更
c,定阅主题分区数发生变更
(3)影响:
Rebalance 的设计是要求所有consumer实例共同参与,全部重新分配所有用分区。并且Rebalance的过程比较缓慢,这个过程消息消费会中止。
常见问题
- 消费组中的消费者个数如果超过topic的分区数,就会有消费者消费不到数据。但如果是同一个消费组里的两个消费者通过assign方法订阅了同一个TopicPartition,是不是会有一个消费者不能消费到消息?
如果使用assign,则表明该consumer是独立consumer(standalone consumer),它不属于任何消费者组。独立consumer可以订阅任何分区,彼此之间也没有关系,即两个独立consumer可以订阅并消费相同的分区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