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第六版
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定义的项目管理的关键方面,它们涵盖了项目从启动到收尾的全过程。
十大领域及其主要内容
1. 项目整合管理(Project Integration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各部分协调一致,整合项目计划和变更管理。
-
关键过程:
-
制定项目章程:正式批准项目,授权项目经理使用资源。
-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整合所有子管理计划和基线。
-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执行项目管理计划,完成项目目标。
-
监控项目工作: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查变更请求,批准或否决变更。
-
结束项目或阶段:正式关闭项目或阶段。
-
2. 项目范围管理(Project Scope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包含且仅包含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工作。
-
关键过程:
-
规划范围管理:制定范围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定义、维护和确认项目范围。
-
收集需求:收集和记录项目相关方的需求。
-
定义范围:详细描述项目和产品范围。
-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范围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
-
确认范围: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
控制范围:监控项目状态,确保项目范围不被蔓延。
-
3. 项目进度管理(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关键过程:
-
规划进度管理:制定进度管理计划,描述如何管理项目进度。
-
定义活动: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需采取的具体行动。
-
排列活动顺序:确定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完成每个活动所需的持续时间。
-
制定进度计划: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限制,创建项目进度模型。
-
控制进度:监控项目状态,更新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4. 项目成本管理(Project Cost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
-
关键过程:
-
规划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描述如何规划、估算、预算和控制项目成本。
-
估算成本:估算完成项目活动所需的资金。
-
确定预算: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成本绩效基准。
-
控制成本:监控项目状态,管理成本偏差,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
5. 项目质量管理(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和产品满足相关方的质量要求。
-
关键过程:
-
规划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实施适用的政策、程序和指南以实现质量目标。
-
管理质量:执行质量管理计划,确保项目和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控制质量:监控项目和产品质量,识别过程低效或产品质量低下原因,推荐必要措施。
-
6. 项目资源管理(Project Resource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团队和物理资源的可用性和适当分配。
-
关键过程:
-
规划资源管理:制定资源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分类、分配、管理和释放项目资源。
-
估算活动资源: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的团队和物理资源种类和数量。
-
获取资源:获取项目所需的团队和物理资源。
-
开发团队: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改善团队协作,管理团队动态。
-
管理团队:跟踪团队成员工作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
-
控制资源:确保项目资源的可用性和适当分配,管理资源变更。
-
7. 项目沟通管理(Projec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定义:确保项目信息及时、适当地生成、收集、分发、存储和最终处置。
-
关键过程:
-
规划沟通管理:制定沟通管理计划,描述沟通需求、方法和频率。
-
管理沟通:实施沟通管理计划,确保项目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
监督沟通:监控沟通的有效性,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
8. 项目风险管理(Project Risk Management)
-
定义:识别、分析和应对项目风险,以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
关键过程:
-
规划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
识别风险: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风险优先级。
-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对高优先级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
规划风险应对:制定应对策略,以提高机会、降低威胁。
-
实施风险应对:执行风险应对策略,监控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监督风险:监控项目风险,识别新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效果。
-
9. 项目采购管理(Projec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
定义:从项目团队外部获取货物、服务或成果的过程。
-
关键过程:
-
规划采购管理:制定采购管理计划,描述如何采购产品、服务或成果。
-
实施采购: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授予合同。
-
控制采购:管理采购关系,监控合同绩效,实施必要的变更和纠偏措施。
-
关闭采购:完成单次采购,解决未决事项,关闭合同。
-
10. 项目相关方管理(Project Stakeholder Management)
-
定义:识别项目相关方,分析其期望,制定管理策略,以有效沟通和满足其需求。
-
关键过程:
-
识别相关方:识别所有项目相关方,记录相关信息。
-
规划相关方参与:制定相关方参与计划,描述如何有效参与和管理相关方。
-
管理相关方参与:与相关方沟通和协作,满足其需求和期望,解决相关方问题。
-
监督相关方参与:监控项目相关方关系,调整策略和计划,确保相关方持续参与。
-
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完整框架。项目经理需要在项目全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项目成功完成。
PMBOK第七版
根据最新的搜索结果,PMBOK第七版对项目管理的十大领域进行了调整,引入了新的结构和概念。
八大绩效域及其关键过程:
1. 利益相关者绩效域
-
定义:理解和管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
关键过程:
-
识别利益相关者:早期识别所有利益相关者。
-
规划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策略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
-
管理利益相关者参与:通过有效沟通和参与策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持续参与。
-
监督利益相关者参与:监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调整策略以应对变化。
-
2. 团队绩效域
-
定义:组建、发展和管理高效的项目团队。
-
关键过程:
-
规划团队管理:制定团队管理计划。
-
获取团队资源:获取项目所需的团队成员。
-
建设团队: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和协作。
-
管理团队:跟踪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解决问题。
-
控制团队资源:确保团队资源的有效利用。
-
3. 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绩效域
-
定义:涵盖不同的项目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包括预测型、迭代型、增量型和敏捷型。
-
关键过程:
-
选择开发方法: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
-
管理项目生命周期:确保项目按选定的生命周期顺利进行。
-
4. 规划绩效域
-
定义:全面的规划过程,包括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详细计划。
-
关键过程:
-
规划项目管理: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规划范围管理:定义项目范围。
-
规划进度管理: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
规划成本管理:制定项目成本预算。
-
规划质量管理:制定项目质量标准。
-
规划资源管理:制定资源管理计划。
-
规划沟通管理:制定沟通管理计划。
-
规划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
规划采购管理:制定采购管理计划。
-
规划相关方管理:制定相关方参与计划。
-
5. 项目工作绩效域
-
定义:执行和管理项目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
关键过程:
-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工作。
-
管理项目知识:使用和生成项目知识。
-
管理质量:确保项目质量符合标准。
-
管理资源:确保项目资源的有效利用。
-
管理采购:管理项目采购活动。
-
管理沟通:确保项目信息的有效传递。
-
6. 交付绩效域
-
定义:关注项目产出的实际交付,包括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交付过程。
-
关键过程:
-
确认范围:正式验收项目可交付成果。
-
实施采购:执行采购合同。
-
交付成果:确保项目成果的顺利交付。
-
7. 测量绩效域
-
定义:涉及项目绩效的监控和测量,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s)和其他度量方法,确保项目在控制范围内并及时调整。
-
关键过程:
-
监控项目工作:跟踪项目进展,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
控制范围:管理项目范围变更。
-
控制进度:管理项目进度变更。
-
控制成本:管理项目成本变更。
-
控制质量:管理项目质量变更。
-
控制资源:管理项目资源变更。
-
控制沟通:管理项目沟通变更。
-
控制风险:管理项目风险变更。
-
控制采购:管理项目采购变更。
-
控制相关方参与:管理项目相关方参与变更。
-
8. 项目绩效域
-
定义:综合管理项目绩效,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
关键过程:
-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审查和批准项目变更请求。
-
结束项目或阶段:正式关闭项目或项目阶段。
-
总结
PMBOK第七版将传统的十大知识领域整合为八大绩效域,更加注重项目管理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这些绩效域涵盖了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从利益相关者管理到项目交付,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项目管理指导。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