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 | 功能 | 调用参数 | 返回参数 |
00 | 程序终止(同INT 20H) | CS=程序段前缀 | |
01 | 键盘输入并回显 | AL=输入字符 | |
02 | 显示输出 | DL=输出字符 | |
03 | 异步通迅输入 | AL=输入数据 | |
04 | 异步通迅输出 | DL=输出数据 | |
05 | 打印机输出 | DL=输出字符 | |
06 | 直接控制台I/O | DL=FF(输入) DL=字符(输出) | AL=输入字符 |
07 | 键盘输入(无回显) | AL=输入字符 | |
08 | 键盘输入(无回显) 检测Ctrl-Break | AL=输入字符 | |
09 | 显示字符串 | DS:DX=串地址 '$'结束字符串 | |
0A | 键盘输入到缓冲区 | DS:DX=缓冲区首地址 (DS:DX)=缓冲区最大字符数 | (DS:DX+1)=实际输入的字符数 |
0B | 检验键盘状态 | AL=00 有输入 AL=FF 无输入 | |
0C | 清除输入缓冲区并 请求指定的输入功能 | AL=输入功能号 (1,6,7,8,A) | |
0D | 磁盘复位 | 清除文件缓冲区 | |
0E | 指定当前缺省的磁盘驱动器 | DL=驱动器号 0=A,1=B,... | AL=驱动器数 |
0F | 打开文件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文件找到 AL=FF 文件未找到 |
10 | 关闭文件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目录修改成功 AL=FF 目录中未找到文件 |
11 | 查找第一个目录项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找到 AL=FF 未找到 |
12 | 查找下一个目录项 | DS:DX=FCB首地址 (文件中带有*或?) | AL=00 找到 AL=FF 未找到 |
13 | 删除文件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删除成功 AL=FF 未找到 |
14 | 顺序读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读成功 =01 文件结束,记录中无数据 =02 DTA空间不够 =03 文件结束,记录不完整 |
15 | 顺序写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写成功 =01 盘满 =02 DTA空间不够 |
16 | 建文件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建立成功 =FF 无磁盘空间 |
17 | 文件改名 | DS:DX=FCB首地址 (DS:DX+1)=旧文件名 (DS:DX+17)=新文件名 | AL=00 成功 AL=FF 未成功 |
19 | 取当前缺省磁盘驱动器 | AL=缺省的驱动器号 0=A,1=B,2=C,... | |
1A | 置DTA地址 | DS:DX=DTA地址 | |
1B | 取缺省驱动器FAT信息 | AL=每簇的扇区数 DS:BX=FAT标识字节 CX=物理扇区大小 DX=缺省驱动器的簇数 | |
1C | 取任一驱动器FAT信息 | DL=驱动器号 | 同上 |
21 | 随机读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读成功 =01 文件结束 =02 缓冲区溢出 =03 缓冲区不满 |
22 | 随机写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写成功 =01 盘满 =02 缓冲区溢出 |
23 | 测定文件大小 | DS:DX=FCB首地址 | AL=00 成功(文件长度填入FCB) AL=FF 未找到 |
24 | 设置随机记录号 | DS:DX=FCB首地址 | |
25 | 设置中断向量 | DS:DX=中断向量 AL=中断类型号 | |
26 | 建立程序段前缀 | DX=新的程序段前缀 | |
27 | 随机分块读 | DS:DX=FCB首地址 CX=记录数 | AL=00 读成功 =01 文件结束 =02 缓冲区太小,传输结束 =03 缓冲区不满 |
28 | 随机分块写 | DS:DX=FCB首地址 CX=记录数 | AL=00 写成功 =01 盘满 =02 缓冲区溢出 |
29 | 分析文件名 | ES:DI=FCB首地址 DS:SI=ASCIIZ串 AL=控制分析标志 | AL=00 标准文件 =01 多义文件 =02 非法盘符 |
2A | 取日期 | CX=年 DH:DL=月:日(二进制) | |
2B | 设置日期 | CX:DH:DL=年:月:日 | AL=00 成功 =FF 无效 |
2C | 取时间 | CH:CL=时:分 DH:DL=秒:1/100秒 | |
2D | 设置时间 | CH:CL=时:分 DH:DL=秒:1/100秒 | AL=00 成功 =FF 无效 |
2E | 置磁盘自动读写标志 | AL=00 关闭标志 AL=01 打开标志 | |
2F | 取磁盘缓冲区的首址 | ES:BX=缓冲区首址 | |
30 | 取DOS版本号 | AH=发行号,AL=版本 | |
31 | 结束并驻留 | AL=返回码 DX=驻留区大小 | |
33 | Ctrl-Break检测 | AL=00 取状态 =01 置状态(DL) DL=00 关闭检测 =01 打开检测 | DL=00 关闭Ctrl-Break检测 =01 打开Ctrl-Break检测 |
35 | 取中断向量 | AL=中断类型 | ES:BX=中断向量 |
36 | 取空闲磁盘空间 | DL=驱动器号 0=缺省,1=A,2=B,... | 成功:AX=每簇扇区数 BX=有效簇数 CX=每扇区字节数 DX=总簇数 失败:AX=FFFF |
38 | 置/取国家信息 | DS:DX=信息区首地址 | BX=国家码(国际电话前缀码) AX=错误码 |
39 | 建立子目录(MKDIR) | DS:DX=ASCIIZ串地址 | AX=错误码 |
3A | 删除子目录(RMDIR) | DS:DX=ASCIIZ串地址 | AX=错误码 |
3B | 改变当前目录(CHDIR) | DS:DX=ASCIIZ串地址 | AX=错误码 |
3C | 建立文件 | DS:DX=ASCIIZ串地址 CX=文件属性 | 成功:AX=文件代号 错误:AX=错误码 |
3D | 打开文件 | DS:DX=ASCIIZ串地址 AL=0 读 =1 写 =3 读/写 | 成功:AX=文件代号 错误:AX=错误码 |
3E | 关闭文件 | BX=文件代号 | 失败:AX=错误码 |
3F | 读文件或设备 | DS:DX=数据缓冲区地址 BX=文件代号 CX=读取的字节数 | 读成功: AX=实际读入的字节数 AX=0 已到文件尾 读出错:AX=错误码 |
40 | 写文件或设备 | DS:DX=数据缓冲区地址 BX=文件代号 CX=写入的字节数 | 写成功: AX=实际写入的字节数 写出错:AX=错误码 |
41 | 删除文件 | DS:DX=ASCIIZ串地址 | 成功:AX=00 出错:AX=错误码(2,5) |
42 | 移动文件指针 | BX=文件代号 CX:DX=位移量 AL=移动方式(0:从文件头绝对位移,1:从当前位置相对移动,2:从文件尾绝对位移) | 成功:DX:AX=新文件指针位置 出错:AX=错误码 |
43 | 置/取文件属性 | DS:DX=ASCIIZ串地址 AL=0 取文件属性 AL=1 置文件属性 CX=文件属性 | 成功:CX=文件属性 失败:CX=错误码 |
44 | 设备文件I/O控制 | BX=文件代号 AL=0 取状态 =1 置状态DX =2 读数据 =3 写数据 =6 取输入状态 =7 取输出状态 | DX=设备信息 |
45 | 复制文件代号 | BX=文件代号1 | 成功:AX=文件代号2 失败:AX=错误码 |
46 | 人工复制文件代号 | BX=文件代号1 CX=文件代号2 | 失败:AX=错误码 |
47 | 取当前目录路径名 | DL=驱动器号 DS:SI=ASCIIZ串地址 | (DS:SI)=ASCIIZ串 失败:AX=出错码 |
48 | 分配内存空间 | BX=申请内存容量 | 成功:AX=分配内存首地 失败:BX=最大可用内存 |
49 | 释放内容空间 | ES=内存起始段地址 | 失败:AX=错误码 |
4A | 调整已分配的存储块 | ES=原内存起始地址 BX=再申请的容量 | 失败:BX=最大可用空间 AX=错误码 |
4B | 装配/执行程序 | DS:DX=ASCIIZ串地址 ES:BX=参数区首地址 AL=0 装入执行 AL=3 装入不执行 | 失败:AX=错误码 |
4C | 带返回码结束 | AL=返回码 | |
4D | 取返回代码 | AX=返回代码 | |
4E | 查找第一个匹配文件 | DS:DX=ASCIIZ串地址 CX=属性 | AX=出错代码(02,18) |
4F | 查找下一个匹配文件 | DS:DX=ASCIIZ串地址 (文件名中带有?或*) | AX=出错代码(18) |
54 | 取盘自动读写标志 | AL=当前标志值 | |
56 | 文件改名 | DS:DX=ASCIIZ串(旧) ES:DI=ASCIIZ串(新) | AX=出错码(03,05,17) |
57 | 置/取文件日期和时间 | BX=文件代号 AL=0 读取 AL=1 设置(DX:CX) | DX:CX=日期和时间 失败:AX=错误码 |
58 | 取/置分配策略码 | AL=0 取码 AL=1 置码(BX) | 成功:AX=策略码 失败:AX=错误码 |
59 | 取扩充错误码 | AX=扩充错误码 BH=错误类型 BL=建议的操作 CH=错误场所 | |
5A | 建立临时文件 | CX=文件属性 DS:DX=ASCIIZ串地址 | 成功:AX=文件代号 失败:AX=错误码 |
5B | 建立新文件 | CX=文件属性 DS:DX=ASCIIZ串地址 | 成功:AX=文件代号 失败:AX=错误码 |
5C | 控制文件存取 | AL=00封锁 =01开启 BX=文件代号 CX:DX=文件位移 SI:DI=文件长度 | 失败:AX=错误码 |
62 | 取程序段前缀 | BX=PSP地址 |
01H:设置光标形状
02H:设置光标位置
03H:读取光标信息
04H:读取光笔位置
05H:设置显示页
06H、07H:初始化或滚屏
08H:读光标处的字符及其 属性
09H:在光标处按指定属性显示字符
0AH:在当前光标处显示字符
0BH:设置调色板、背景色或边框
0CH: 写图形象素
0DH:读图形象素
0EH:在Teletype模式下显示字符
0FH:读取显示器模式
10H:颜色
11H: 字体
12H:显示器的配置
13H:在Teletype模式下显示字符串
1AH:读取/设置显示组合编码
1BH: 读取功能/状态信息
1CH:保存/恢复显示器状态
入口参数:AH=00H
AL= 显示器模式,见下表所示
出口参数:无
可用的显示模式如下所列:
00H:40×25 16色 文本
01H:40×25 16 色 文本
02H:80×25 16色 文本
03H: 80×25 16色 文本
04H:320×200 4色
05H:320×200 4 色
06H:640×200 2色
07H:80×25 2色 文本
08H:160×200 16色
09H:320×200 16 色
0AH:640×200 4色
0BH:保留
0CH:保留
0DH:320×200 16色
0EH:640×200 16 色
0FH:640×350 2(单色)
10H:640×350 4色
10H:640×350 16色
11H:640×480 2 色
12H:640×480 16色
13H:640×480 256色
对于超级VGA显示卡,我们可用AX=4F02H和下列BX 的值来设置其显示模式。
BX显示模式属性
100H:640×400 256色
101H:640×480 256色
102H:800×600 16 色
103H:800×600 256色
104H:1024×768 16色
105H:1024×768 256色
106H:1280×1024 16 色
107H:1280×1024 256色
108H:80×60 文本模式
109H:132×25 文本模式
10AH:132×43 文 本模式
10BH:132×50 文本模式
10CH:132×60 文本模式
入口参数:AH=01H
CH低四位=光标的起始行
CL低四位=光标的终止行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数:AH=02H
BH=显示页码
DH=行(Y坐标)
DL= 列(X坐标)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 数:AH=03H
BH=显示页码
出口参数:CH=光标的起始行
CL=光标的终止行
DH=行(Y坐标)
DL=列 (X坐标)
入口参数:AH=04H
出口参 数:AH=00h——光笔未按下/未触发,01h——光笔已按下/已触发
BX=象素列(图形X坐标)
CH=象素行(图形Y坐标,显示模 式:04H~06H)
CX=象素行(图形Y坐标,显示模式:0DH~10H)
DH=字符行(文本Y坐标)
DL=字符列(文本X坐 标)
入口参数:AH=05H
AL=显示页
对 于CGA、EGA、MCGA和VGA,其显示页如下表所列: 模式页数显示器类型
00H、01H0~7CGA、EGA、MCGA、VGA
02H、 03H0~3CGA
02H、03H0~7EGA、MCGA、VGA
07H0~7EGA、VGA
0DH0~7EGA、VGA
0EH0~3EGA、 VGA
0FH0~1EGA、VGA
10H0~1EGA、VGA
对于PCjr:
AL=80H——读取CRT/CPU页寄存 器
81H——设置CPU页寄存器
82H——设置CRT页寄存器
83H——设置CRT/CPU页寄存器
BH=CRT页(子 功能号82H和83H)
BL=CPU页(子功能号81H和83H)
出口参数:对于前者,无出口参数,但对PCjr在子功能80H~83H 调用下,有:BH=CRT页寄存器,BL=CPU页寄存器
入口 参数:AH=06H——向上滚屏,07H——向下滚屏
AL=滚动行数(0——清窗口)
BH=空白区域的缺省属性
(CH、CL)= 窗口的左上角位置(Y坐标,X坐标)
(DH、DL)=窗口的右下角位置(Y坐标,X坐标)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数:AH=08H
BH=显示页码
出口参数:AH=属性
AL=字 符
入口参数:AH=09H
AL=字符
BH= 显示页码
BL=属性(文本模式)或颜色(图形模式)
CX=重复输出字符的次数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数:AH=0AH
AL=字符
BH=显示页码
BL=颜色 (图形模式,仅适用于PCjr)
CX=重复输出字符的次数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数:AH=0BH
设置颜色:BH=00H,01=颜色
选择调色板:BH=01H,BL=调色板 (320×200、4种颜色的图形模式)
出口参数:无
功能描述:写图形象素
入口参 数:AH=0CH
AL=象素值
BH=页码
(CX、DX)=图形坐标列(X)、行(Y)
出口参数:无
入口参数:AH=0DH
BH=页码
(CX、DX)=图形坐标列(X)、行(Y)
出 口参数:AL=象素值
入口参数:AH=0EH
AL= 字符
BH=页码
BL=前景色(图形模式)
出口参数:无
入 口参数:AH=0FH
出口参数:AH=屏幕字符的列数
AL=显示模式(参见功能00H中的说明)
BH=页码
其子功能说明如下:
00H — 设置调色板寄存器
01H — 设置边框颜色
02H — 设 置调色板和边框
03H — 触发闪烁/亮显位
07H — 读取调色板寄存器
08H — 读取边框颜色
09H — 读取调 色板和边框
10H — 设置颜色寄存器
12H — 设置颜色寄存器块
13H — 设置颜色页状态
15H — 读取颜色寄 存器
17H — 读取颜色寄存器块
1AH — 读取颜色页状态
1BH — 设置灰度值
其子功能说明如下:
00H装入用户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10H装入用户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01H装入 8×14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11H装入8×14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02H装入8×8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12H 装入8×8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03H设置块指示器
04H装入8×16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14H装入 8×16 ROM字体和可编程控制器
20H设置INT 1Fh字体指针
21H为用户字体设置INT 43h
22H为 8×14 ROM字体设置INT 43H
23H为8×8 ROM字体设置INT 43H
24H为8×16 ROM字体设置INT 43H
30H 读取字体信息
其子功能说明如下:
10H — 读取配置信息
20H — 选 择屏幕打印
30H — 设置扫描行
31H — 允许/禁止装入缺省调色板
32H — 允许/禁止显示
33H — 允许/ 禁止灰度求和
34H — 允许/禁止光标模拟
35H — 切换活动显示
36H — 允许/禁止屏幕刷新
入口参数:AH=13H
BH=页码
BL=属性(若AL=00H或 01H)
CX=显示字符串长度
(DH、DL)=坐标(行、列)
ES:BP=显示字符串的地址 AL=显示输出方式
0—— 字符串中只含显示字符,其显示属性在BL中。显示后,光标位置不变
1——字符串中只含显示字符,其显示属性在BL中。显示后,光标位置改变
2 ——字符串中含显示字符和显示属性。显示后,光标位置不变
3——字符串中含显示字符和显示属性。显示后,光标位置改变
出口参数:无
INT 10H 是由 BIOS 对屏幕及显示器所提供的服务程序,而后倚天公司针对倚天中文提供了许多服务程序,这些服务程序也加挂在 INT
10H 内。使用 INT 10H 中断服务程序时,先指定 AH
寄存器为下表编号其中之一,该编号表示欲调用的功用,而其他寄存器的详细说明,参考表后文字,当一切设定好之后再调用 INT
10H。底下是它们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