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计算机网络】课堂笔记3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_Data Link Layer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如滑动窗口协议;介质访问控制,如CSMA/CD与CSMA/CA的区别;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如以太网、IEEE 802.11、PPP协议和HDLC协议的比较;以及数据链路层设备如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文章目录: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组帧

三:差错控制(检错编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

2.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4.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

五:介质访问控制

1.概要

2.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3.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4.CSMA/CD协议

5.CSMA/CA协议

6.CSMA/CD与CSMA/CA区别

7.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1.基本概念

2.以太网与IEEE 802.3

3.高速以太网

4.IEEE 802.11

5.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

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2.广域网与局域网对比

3.PPP协议

4.HDLC协议

 5.PPP协议&HDLC协议异同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1.网桥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路径选择算法(网桥分类)

3.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1.链路层的功能
2.链路层的两种信道(点到点-广播)
3.局域网、广域网及相关协议
4.链路层的设备
【本章知识】

1.概述和功能
2.封装成帧和透明传输
    2.1 字符计数法
    2.2 字符(节)填充法
    2.3 零比特填充法
    2.4 违规编码法
3.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
    3.1 停止等待协议
    3.2 GBN    
    3.3 SR
4.差错控制:检错、纠错
5.介质访问控制
    5.1 静态划分信道
    5.2 动态分配信道
        5.2.1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5.2.2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6.局域网、以太网802.3、无线局域网802.11
7.广域网使用的链路层协议:PPP协议、HDLC协议
8.链路层设备:网桥、交换机、冲突域和广播域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概要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    
    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


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刘鑫磊up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