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自身携带痴呆高风险基因,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仍可显著延长认知健康寿命4—5年。」
这是由北京大学研究员姚尧、博士后任龙兵,解放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胡帆等高校学者共同完成的一项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上。这项研究为个体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源:新华社
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最难解的遗传风险因子,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两种不同亚型(APOEε4等位基因、APOEε2等位基因)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
研究发现,中国超过10%的老年人携带有APOEε4等位基因。这部分人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3%,且这种改变从中年时期就已发生。
而APOEε2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则不易被失智和死亡所威胁,研究人员推测这一基因或通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间接保护了认知功能。
「虽然基因给每个人的认知健康上了不同的保险,但生活方式却是决定『保险是否生效』的开关。」
姚尧研解释,「即使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仍能大幅延缓认知衰退;而APOEε2等位基因携带者若没有良好生活习惯,优势也会被抵消。」
基于对APOE的双重面孔和健康生活方式与其对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交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对我国6488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长达15年的追踪随访。
研究结果发现,坚持以下5种常见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显著延长寿命,还能有效推迟认知障碍的进程,实现延长「认知健康寿命年」。
其一,不吸烟或戒烟超过10年,避免烟草中有害物质对神经及血管的长期慢性损伤。
其二,不饮酒或戒酒超过10年,避免酒精对认知造成损伤。
其三,多样化饮食,每日摄入至少5类12种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鱼肉、坚果、豆类等,尤其注重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其四,规律体力活动,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广场舞、太极拳。
图源:新华社
其五,积极认知社交,每周至少2次阅读、下棋、串门聚会或参加社区有组织的活动,刺激大脑思考,激活大脑神经连接。
数据显示,与没有上述生活习惯的人相比,同时具备以上4—5项健康生活习惯的老年人,从「认知健康」转为「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27%,从「认知健康」到「直接死亡」的风险降低43%;
即使已表现出有认知损伤的老年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逆转回“认知健康”的概率也高出73%。
更让人振奋的是,65岁男性和女性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获得的「额外认知健康寿命年」分别达4.78年和5.26年,意味着可能将痴呆发病时间推迟近5年。
「这项科研成果让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角度,从『疾病治疗』转向『健康维护』,证实了『可控因素比不可控因素更重要』。」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唐毅指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众多,45%的患者可以通过多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疾病的发生每延迟1年,防控成本可降低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