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19岁大学生靠“简单一招”秒杀华尔街,狂赚12%!

新闻来源: 费城华人 于 2025-05-23 12:05:17

小散户靠逢低买进策略,4月获利表现优于避险基金。 (路透)

当华尔街的机构投资者在股市震荡中纷纷抛售时,一群“小散户”却展现出惊人的胆识和冷静。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名 19 岁大学生凭借“逢低买入”的简单策略,不仅逆势盈利,甚至在 4 月份的收益表现上超越了专业的对冲基金。这不禁让人思考,在人工智能和高频交易主导的市场中,散户的力量是否正在被重新定义?

关税冲击下的逆行者:年轻散户的“抄底”智慧

4 月份,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导致股市应声暴跌时,19 岁的大学生哈克特(Hackett)立刻通过 Robinhood 交易平台,分批买入了 500 美元的追踪美股的 ETF。他自信地表示:“我一点也不怕关税的长期影响,市场很快就会反弹。”他的同学也丝毫不理会媒体大肆渲染的“末日预警”,果断进场“抄底”。

值得一提的是,哈克特的父亲马克(Mark Hackett)正是美国保险巨头 Nationwide 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就在儿子买股两天后,马克还在财经节目中受访,警告市场情绪不稳定,震荡将持续。然而,他却支持儿子的买股决定,因为他认为“这是他的选择,年轻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强”。这种父子之间对市场看法的差异,恰恰反映了新一代投资者对风险和机会的独特理解。

散户力量崛起:500 亿买入,月收益跑赢对冲基金

财经网站 MarketWatch 报道的数据令人瞩目:在 4 月 8 日以来,机构投资者大举抛售股票的同时,像哈克特这样的散户投资者却疯狂“抄底”。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散户净买入了高达 500 亿美元的股票,在每日交易量中的占比有时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的胆量很快获得了丰厚回报。数据显示,那些坚持持仓的散户在短短一个月内平均获利高达 12%,而同期专业的对冲基金却遭遇亏损。这一结果无疑给华尔街的“精英们”上了一课,也让市场重新审视散户群体的投资智慧和影响力。

从英伟达到亚马逊:信念驱动的长期投资

这种“反向操作”的成功并非个例。在康涅狄格州一家饮料公司任职的 51 岁经理桑切斯(Sanchez)也从 4 月 4 日起大举买入英伟达(Nvidia)的股票。他认为关税政策可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因此恐慌抛售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他的 35 岁同事更是提前布局,早在 3 月科技股大跌时就买进了亚马逊(Amazon)和微软(Microsoft)。他坚信,只要确信五年后股价会更高,短期的下跌就是绝佳的买入机会。这种基于长期信念的投资策略,与机构投资者追逐短期波动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华尔街“情绪化”,散户更冷静?市场主导权悄然易主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曾警告市场对通胀和地缘风险过于乐观,但富兰克林坦伯顿分析师加利波(Gallipo)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当股价下跌时,市盈率(P/E ratio)随之降低,反而意味着投资风险更小,是更好的入场时机。

Nationwide 的市场策略师马克·哈克特不禁感叹:“现在的散户像机构投资者一样冷静,机构反而变得情绪化,历史似乎反过来了。”这种角色互换的现象,在过去的市场中是难以想象的。

华尔街研究公司 Bianco Research 总裁比安科(Bianco)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后抛售连一天都撑不住的原因在于:**散户才是股市的主导力量,机构(通常被称为“鲸鱼”)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暗示着,在信息扁平化、交易门槛降低的时代,散户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韭菜”,他们正以惊人的集体力量,悄然改变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