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学中国籍研究生“口罩下藏微型麦克风”被日本警察逮捕!

新闻来源: 日本这些事 于 2025-05-23 21:10:06

5月18日,日本东京一场TOEIC英语考试现场,27岁的中国留学生、京都大学研究生王立坤,拿着别人的准考证走进考场,还没坐下就被请了出去——警方当场将他逮捕。

原因简单粗暴:替人考试。

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他不仅持假证件,还在口罩里藏了一个小型无线麦克风。技术装备齐全,不是考生,更像是“执行任务的专业选手”。

警方后续调查发现,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场”。去年6月、今年3月,他曾多次替疑似中国留学生参加TOEIC考试,每次都拿下了超过900分的高分。要知道,这种分数即便在日企求职者中也属于顶尖,早已引发业内怀疑。

而这次考试原本计划有50人参加,却有15人临时缺考。警方怀疑,一些与代考团伙有关的考生得知风声,选择临阵“跑路”。

这起事件的爆发,不只是一个人走偏了路,更是撕开了留学生圈里那条灰色产业链的黑布。

谁在制造“代考”的幻象?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TOEIC考试在日本是刚需型“硬通货”。

求职、升学、进研究所、签证延期,甚至一些奖学金评选都把它当做评判标准。成绩就是通关门票,一分之差就可能决定前程。

于是,在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一种“快捷通道”在某些人心中悄然滋生:与其苦学三个月,不如花钱让人代考,轻松拿下900分。

日本媒体称,在国内社交平台上,“TOEIC代考”“托福包过”“成绩定制”广告多得像商场促销贴纸。甚至有人晒出带水印的高分成绩单,配文:“原价两万,托福保底110。”

这已经不是简单作弊,而是一场标准化、流程化的灰色生意。

某代考机构客服在与媒体记者通话时语气镇定得像业务经理:“您要800分、900分,还是满分?我们都可以安排。耳机、话筒、准考证,我们都搞定,您就负责付款。”

另一家“服务商”更讲究,“提醒客户警惕低价骗子”,说什么“便宜的合成照片根本通不过核验”“口罩藏耳机的技术不到位”等等,把作弊做成了工艺品的感觉。

一个“学术顶流”的堕落,不只是丢人

王立坤的身份原本是光鲜的:京都大学研究生。

这所学校不用多说,长期稳居日本前三,亚洲排名前列,诺贝尔奖得主众多,是日本最顶级的学术殿堂之一。能够考上这里的研究生,本应是中国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但他却用行动打碎了“优等生”的人设,亲手把自己的履历写成了“警局报告”。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被利用”,而是涉嫌主动参与商业化代考项目。他的成绩高、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很可能早就是代考链条中的核心一环。

一边在顶级学府读书,一边替人应试赚钱,这种反差让人五味杂陈。

作弊的“链条”,已不是地下操作

这类“代考服务”早已不是偷偷摸摸、几个人搞的小作坊,而是一整条横跨中日的产业链:

前端拉客:通过微信群、小红书、留学论坛招募“想刷高分”的考生; 中端制作:负责伪造证件、修改照片、布置作弊设备; 后台运作:雇佣有考试经验的“高手”充当枪手,安排路线、考场计划; 考试现场:配合使用隐蔽设备,如微型耳机、口罩内麦克风,实现远程传题或实地答题; 事后清账:按分数结算费用,900分起价约2万元人民币。

这些操作,已经工业化到连日本媒体都震惊:“这简直是黑市考试服务。”

作弊,不只是违法,更是毁未来

这次事件给人的最大警示是:你作弊拿到的分数,迟早会反噬你的人生。

在日本,伪造证件、替考等行为不仅违反考试规则,还构成刑事犯罪,轻则拘留重则遣返、永久禁止入境。

对王立坤来说,等待他的不仅是学业被中止、签证被吊销、身份被驱逐,还有可能是牢狱之灾。

而那些付钱找人代考的“客户”,也别指望能躲过——警方已经开始“顺藤摸瓜”,追查到底是谁安排、谁指使、谁参与。只要查到,考试成绩会被作废,个人记录留案底,未来留学申请、签证续签都有可能被影响。

表面上“花钱省事”,实际上是花钱埋雷。

留学生的焦虑,不该靠“走捷径”来缓解

我们理解很多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压力——语言、学业、社交、文化差异,甚至未来就业的恐惧。但这不该成为铤而走险的借口。

一个用作弊获得的分数,也许能帮你短期混入某家公司,某项目,但真遇到实战、真遇到审查时,你靠什么?

你以为你是绕过了体制,其实你是把自己推向了系统性失信者的位置。

 
(0)
(0)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

敬请注意: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