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B | 扬州大学王梦芝组-​​反刍动物瘤胃原虫的分离培养与形态学分析

eec43436cfa69799ca336e1fd3cc7876.png

反刍动物瘤胃原虫的分离培养与形态学分析

Separation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Protozoa from Rumen Contents

高健,甄永康,王梦芝*,王洪荣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扬州,江苏

*通讯作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

引用格式:高健, 甄永康, 王梦芝, 王洪荣. (2021). 反刍动物瘤胃原虫的分离培养与形态学分析. // 微生物组实验手册. Bio-101: e2003581. DOI: 10.21769/BioProtoc.2003581.

How to cite: Yunyun Gao, Kai Peng, Defeng Bai, et al. 2024. The Microbiome Protocols eBook initiative: Building a bridge to microbiome research. iMeta 3: e182. https://doi.org/10.1002/imt2.182

摘要:反刍动物瘤胃中含有大量原虫,其在保持瘤胃微生态环境稳定、促进饲料分解与发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瘤胃原虫主要有内毛属、双毛属、等毛属、头毛属和前毛属,其胞核的数量与形态是分类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在厌氧工作站中,先通过显微镜进行原虫细胞分选,再培养瘤胃原虫,最后在显微镜下对瘤胃原虫进行形态学分析。

关键词:瘤胃原虫,微生物分离,形态学分析

材料与试剂

1.16 × 150-mm培养管 (配备橡胶塞)

2.毛细吸管

3.大口径吸管

4.载玻片

5.纱布

6.CO2气体,纯度为99.999%

7.磷酸氢二钾,K2HPO4

8.磷酸二氢钾,KH2PO4

9.硫酸铵,(NH4)2SO4

10.氯化钠,NaCl

11.硫酸镁,MgSO4

12.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

13.半胱氨酸盐酸盐

14.碳酸钠,Na₂CO₃

15.刃天青

16.乙酸钠,CH3COONa

17.碳酸氢钠,NaHCO3

18.小麦粉

19.鸭茅粉

20.无氧稀释液溶液 (见溶液配方)

21.培养液M (见溶液配方)

22.培养液SP (见溶液配方)

23.底物悬液 (见溶液配方)

仪器设备

1.40目筛

2.解剖显微镜

3.恒温水浴锅

4.厌氧工作站

5.离心机

实验步骤

1.晨饲后,采用负压装置从装有永久瘘管的反刍动物瘤胃中采集瘤胃液,经双层纱布过滤后,放入到充CO2并39°C预温保温瓶中带回实验室。

2.过滤的瘤胃液放入到厌氧工作站中,使用无氧稀释液依次进行十倍梯度稀释 (10-2、10-3或其他倍数,以每个计数格6~8只原虫为准),稀释后的瘤胃液放置于厌氧工作站中39 °C保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