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录
学习路线:C++从入门到NOI学习路线
学习大纲:C++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入门级-大纲
文章目录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编程已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技能。无论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还是参与各类竞赛,掌握一门编程语言都是非常有益的。C++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且应用广泛的编程语言,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的指定语言之一。
本篇内容专为初学者量身打造,旨在引领大家轻松踏入 C++ 编程的大门。无论你是完全没有编程基础的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学习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通过本篇内容,你将了解到计算机的历史、程序的概念、C++ 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体验 C++ 编程的魅力。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解计算机的历史、了解程序的概念、C++知识和体验用C++当作计算器。
1.计算机历史
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计算机肯定不陌生,毕竟大家都正在使用它学习,但是你们真的了解它吗?
换个问题,你们知道现在普遍使用的计算机是第几代计算机吗?
目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元件。
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指的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几千、几万、几十万到几百万甚至更多晶体管的集成电路。集成度非常高,可以实现极其复杂的电路功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相信大家看完以后就不感兴趣了。
其实现在已经有了第五代计算机,但它更多地指向研究和发展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并行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别看现在各位的正在使用的电脑小巧玲珑,其实早期的计算机非常的大。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长30.48米,宽6米,高2.4米,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达30英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来自百度百科)
170平方米大家可能无法想象出有多大,学校里的教室大概是60-80的平方米,也就是差不多2个或者2个半教室才能装下ENIAC。
这么大的计算机能做什么呢?
ENIAC:我能每秒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
各位心里可能想就这啊,我以为多狠呢。
确实这个速度给老年机提鞋都不配,更别说智能手机和咱们的计算机了。
但是在1946年,绝对的no.1。
百度百科显示,它是使用继电器运转的机电式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同学们可能对1946年没什么概念,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新中国都还没有成立,正在解放战争。隔壁美国已经造出了计算机。
要知道计算机被造出来的用途是做什么的?ENIAC最初是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轨迹而设计的。
我们还在“我的眼睛就是尺”的时候,别人已经实现GPS定位了。
虽然我们还是在抗美援朝中打败了美国,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其实各位学习编程并不是要成为“程序猿”,而是学习时代前端的技术,了解相关信息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扯远了。
扩展一点,实际上在eniac之前还有一个abc的计算机,在1937年开始设计,1942年成功。为什么它不是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呢?它不能编程,他只能计算线性方程。
那这么厉害的计算机是由谁发明的呢?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他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