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最美的繪本,最深的思念──《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圖文作者蘇西.李&帕特.澤特羅.米勒專訪

  • 字級

pat-zietlow-miller_Photography by Hillary Schave@BRAVE Magazine《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由帕特.澤特羅.米勒(Pat Zietlow Miller)擔任文字作者,談孩子的思念。pat-zietlow-miller_Photography by Hillary Schave@BRAVE Magazine


一本繪本,可以跨越多長的距離,傳遞多深的思念?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與暢銷書《善良》的作者帕特.澤特羅.米勒(Pat Zietlow Miller)攜手合作,以動人文字加上巧妙繪圖與設計,共同創作出《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帶你跨越漫漫距離,將殷殷想念傳遞給每一個最親愛、最思念的人。

在這本感人肺腑的繪本中,孩子為了與遠方祖母見面,想像各種方式:搭乘火箭、背上噴射背包、搭火車或飛機、甚至將自己塞到信封裡……。無論彼此之間的物理距離有多遙遠,這些親愛的人永遠在我們心上。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以巧妙新穎的軋型貫穿全書,為這個層次豐富、情感飽滿的故事,增添了超越平面的創意,打造了紙本書特有的美學。

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擔任《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繪者,是韓國插畫家和繪本作家,她的作品巧妙利用紙本書的特性,增添閱讀樂趣外,讓故事悠遊於想像與現實的界線之間。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擔任《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繪者,是韓國插畫家和繪本作家,她的作品巧妙利用紙本書的特性,增添閱讀樂趣外,讓故事悠遊於想像與現實的界線之間。


透過鏤空讓主角看見彼此

這本繪本的誕生,來自文字作者帕特有天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在結尾處寫下:「我很快就會見到你」,突然間有了靈感。她開始思考那些關心遠方親友的人,以及他們為了見到遠方親友會願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尤其前幾年的COVID-19疫情,使得見到遠方的人變得更加困難。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讓大家看見『愛』如何戰勝距離。」

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博客來獨家限量相親相愛明信片組+作繪者印刷簽名書名頁,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巧妙軋型設計驚喜之作)

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博客來獨家限量相親相愛明信片組+作繪者印刷簽名書名頁,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巧妙軋型設計驚喜之作)


出版社建議由蘇西.李擔任這本書的插畫家,帕特欣然接受。蘇西讀到這份稿子時,立刻被故事中溫暖而真摯的情感吸引。她回想起住在新加坡時,她的孩子非常想念遠在韓國的外婆。這個故事讓她重新感受到那種深刻的思念──想念一個你深愛卻身處遠方的人。

當時蘇西.李在忙其他案子,暫時擱置這本書。當她再次回到這個作品時,疫情已開始蔓延。「突然間,這本書變得格外貼近現實──它描繪了一段無法見面、無法擁抱、甚至無法靠近摯愛之人的時光。」在這個故事中,祖母與孫兒深深地思念彼此,卻因距離而分隔兩地。蘇西覺得很重要的是要「在視覺和實體上呈現出這段距離」,她想到可以運用「軋型鏤空」的設計,「在書中,頁面把祖孫隔開,但是透過挖鑿的孔洞,他們依然能看見彼此。」

蘇西.李試圖在視覺和實體上呈現出祖孫之間的這段距離。蘇西.李試圖在視覺和實體上呈現出祖孫之間的這段距離。


 


▌圖像讓故事提升至全新境界

就像大多數繪本作者和插畫家一樣,帕特和蘇西並沒有真正「一起工作」,而帕特提供的最終版文字檔裡,也沒有任何針對插畫的說明或建議。蘇西根據文字開始創作,提出了藝術風格、軋型和縮短部分頁面的想法。

帕特說:「書中這些超級酷的設計,都是蘇西的創意。我永遠也無法想出那樣令人驚豔讚嘆的藝術概念。當我看到完成的插畫時,只有完完全全、澈徹底底的敬畏與佩服。」

帕特舉例,文字裡有句話:「要怎麼做才可以忍住不要……打噴嚏?」蘇西讓「打噴嚏」這個詞出現在一個單獨的頁面上,並且使用了很酷的超大字型,不僅更具圖像感、也充滿動感。帕特說:「優秀的插畫家可以將文本提升到全新的境界,並添加一些文本無法表達的層次,這正是讓人反覆閱讀、多年之後依然記得的原因。」

「打噴嚏」這一頁的設計讓文字作者帕特非常驚豔。「打噴嚏」這一頁的設計讓文字作者帕特非常驚豔。


▌紙張乘載故事的深層意涵

在這本書中,軋型鏤空設計為閱讀增添了更多樂趣。很多人好奇蘇西是怎麼發想這些設計的?她說:「我一直對『因為書本的物理形式而變得有趣』的作品很感興趣。過去我參與過幾個讓書本結構成為故事一部分的案子。紙張這種材料非常迷人,它很薄、容易起皺、會撕裂,可以被裁切、被穿孔──能夠承載故事的深層意涵,同時也邀請人去玩、去探索。

一本書是由一頁頁紙緊密裝訂而成,每一頁就像一個獨立的小世界。但當你在頁面上挖洞,讓讀者得以窺見下一頁的畫面,那就是一種連結的暗示。當前一頁隱約可見的圖像,在翻頁後完整呈現時,總會帶來驚喜。我知道軋型鏤空設計很複雜、製作成本也較高,但我仍然向出版社提出這個想法,因為我真心相信這會為這本書增添一些意義。這麽做不只讓書本的物理結構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也是一種以獨特且深情的方式,來表現角色間的愛與思念。」

而蘇西自己認為特別具有挑戰性的,是後段有一個場景,即使反覆修改了好幾次,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最初的設計是讓畫面看起來像祖母和孫女正牽著手,但當翻頁後,讀者會發現其實他們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蘇西想透過這個設計表現孩子內心那種想觸碰、想擁抱真正祖母的渴望與悲傷,所以她嘗試了一些草稿版本。

蘇西‧李為同一場景多次嘗試的不同草稿。蘇西‧李為同一場景多次嘗試的不同草稿。

最後定案的版本最後定案的版本


▌令人感動又激動的結局

蘇西的作品相當多,且多為無字繪本。為別人的故事創作插畫,和她創作自己原創故事時,有什麼不同呢?她說:「當我創作自己的故事時,我待在自己建構出的世界裡。那是我熟悉的空間,可以慢慢琢磨在心中醞釀許久的想法。

但替別人的故事畫圖,就像突然有顆球掉進我的小小球場,我得迅速且有創意地接住它。如果它觸動了我,讓我產生『想參與這個故事』的念頭,多半就會答應合作。當然,我的任務是透過畫面呈現出文字的核心訊息,但不只是『照著畫』。即使故事的文字先完成,我也希望圖像能發展出自己的世界,與文字並肩而行。唯有這樣,才具備了創意探索的空間。」


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作繪者印刷簽名書名頁,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巧妙軋型設計驚喜之作)

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作繪者印刷簽名書名頁,國際安徒生大獎得主蘇西.李,巧妙軋型設計驚喜之作)


很有默契的是,兩位作者最喜歡的,同樣是.這本繪本的最後一幕。帕特說:「祖母在電腦前聽到門鈴響時那一頁,背景是灰色的,她正專心工作,然後彷彿聽到了敲門聲。下一頁背景是亮黃色的,只看到翻倒的椅子、鞋子遺落在地板上,以及當祖母衝到門口看望孫子時飛揚的紙張。那個畫面真是完美!讓人感動又激動。」

兩位作者都喜歡最後一幕。兩位作者都喜歡最後一幕。


蘇西則說明:「在文字裡,角色之間並沒有真正重逢。然而,整本書鋪陳了那麼多思念的情感,我真的無法把結局停留在他們就這樣分離兩地!即使現實中無法見面,我也希望他們能在書中相見。當我聽說帕特非常喜歡這幅最後的插畫時,我真的好開心。在許多合作中,故事從文字開始,但插畫往往能揭示出那些沒有被明說、更深層的意義。在成功的作品裡,你分不出是先有文字還是先有圖像──一切都融合得自然美麗。」

看更多精彩的《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內頁看更多精彩的《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內頁

看更多精彩的《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內頁看更多精彩的《好想好想(馬上)見到你》內頁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10月 #OKAPI編輯室選讀 書單出爐!(還有延伸閱讀)

    秋意漸涼的此刻,適合出遊、接近自然。10月的OKAPI編輯室選讀將目光轉向推動自身與世界變化的各種層面,從最世俗的理財觀念、生活難題、生命延續、人權爭取,到進一步思考自然與自身之間各種偶然與必然,有溫馨歡笑的繪本,也有社會寫實的教戰手則,編輯精挑10本選書推薦給您。

    690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10月 #OKAPI編輯室選讀 書單出爐!(還有延伸閱讀)

秋意漸涼的此刻,適合出遊、接近自然。10月的OKAPI編輯室選讀將目光轉向推動自身與世界變化的各種層面,從最世俗的理財觀念、生活難題、生命延續、人權爭取,到進一步思考自然與自身之間各種偶然與必然,有溫馨歡笑的繪本,也有社會寫實的教戰手則,編輯精挑10本選書推薦給您。

69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