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高齡駕駛該開車嗎?只看駕照、經驗根本不準!專家揭7大評估指標

高齡駕駛該開車嗎?只看駕照、經驗根本不準!專家揭7大評估指標。 示意圖/AI生成
高齡駕駛該開車嗎?只看駕照、經驗根本不準!專家揭7大評估指標。 示意圖/AI生成

臺灣逾65歲每13人有1人失智!照顧失智者是項充滿挑戰的工作,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且常孤立無援!本書給你建設性和同理心滿滿的實用建議,讓你在坎坷的長照之路中,可以高品質照顧患者,同時守護自己的身心健康!《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 聖經》精彩試閱:

熟練不代表安全!也許某一天,你會意識到自己的家人再也無法安全地開車 或騎車。

當我們的父母逐漸年邁,視力、反應力與判斷力可能逐步退化,特別是患有失智症 的長者,更容易忽略危險、做出錯誤決策。

本文從七個關鍵面向帶你判斷長者是否仍適合駕駛,雖以「失智症」為主題,但提到的判斷標準、駕駛行為變化、反應能力等,也適用於廣義上的高齡駕駛 者安全評估……

高齡駕駛到底該不該開車?

對於大部分經驗豐富的駕駛來說,開車是一門熟悉到幾乎是「自動」的技術,但也由於開車是一項熟練已久的技術,所以失智症患者可能看起來仍然駕駛得很好,但實際上卻已非安全駕駛了。

開車需要眼睛、大腦和肌肉錯綜複雜的配合,以及迅速解決繁複問題的能力,但看似仍能安全開車的人,也許已經喪失對交通突發狀況適當回應的能力。

他們也許只是慣性駕駛,卻無法在必要的時候從習慣性的反應模式迅速切換到不同的反應模式。

當人們覺得自己「不如以前那樣敏捷」時,通常會自行決定不再開車,但若你的家人不願放棄,你就有責任為他和別人謹慎地評估讓他們繼續開車的危險性,並且決定你何時應該介入。

編輯推薦》長輩突異常!是失智、老年憂鬱還是「譫妄症狀」?兩大觀察重點,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https://reurl.cc/zqLopy

不能單憑測驗分數來決定能不能開車

患病初期的失智症患者能不能繼續開車,的確有些爭議。我們不能單憑測驗分數來決定這點,要決定是否讓患者停止開車,必須先檢視安全開車所需的技巧,並且評估在開車時和其他情況中患者是否仍然具備這些技巧:

◆良好的視力:

不論裸視或戴眼鏡矯正,一人必須擁有良好的視力,才能開車,此外,不只前方,眼角餘光的地方(周邊視覺)也要能看得清楚,這樣他們才能看到從兩邊靠過來的東西。

◆良好的感知力:

大腦會把它接收到的感官資訊融合成可以了解的東西。舉例來說,一個人在開車時,大腦會整合所有接收到的視覺資訊,使它得以迅速分辨出異常狀況並發出警示,像是看到站在馬路邊的幼兒時,判斷幼兒是否可能會突然衝到馬路上,而造成失智症的疾病會損害大腦正確整合資訊的能力。

◆良好的聽力:

一個人必須有良好的聽力,或是至少以聽力輔助器矯正聽力,才能對靠近的車輛、喇叭聲等等有所警覺。

◆迅速的反應:

駕駛人必須能迅速地反應──轉彎、剎車、避免意外。年長者的反應時間比年輕人稍微慢一些,但就健康的年長者而言,通常不會慢到足以妨礙開車的程度。

然而,如果你覺得患者日常活動似乎變慢、反應遲緩或對環境的突然變化反應不良時,就應該警覺到他們在開車時也可能會有同樣的限制。

◆做決定的能力:

駕駛者必須能迅速、冷靜地做出適當的決定。一人必須要能迅速、鎮定地解決複雜、不熟悉的問題,才能在有兒童突然衝過車子前方、有人按喇叭和卡車朝他接近的同一時間裡,做出正確的判斷。

有些患者會在同時發生好幾件事時變得慌亂不安,這種不對勁你應該能看得出來──不論是發生在家裡或在車子上。

◆良好的協調性:

眼睛、手和腳必須同時協調合作,一個人才能安全地開車。

如果患者的動作變得笨拙或走路的方式改變了,你就應該要警覺到,他們在踩剎車時可能會出狀況。

◆對周遭情況的警覺性:

駕駛者必須清楚周遭所發生的事,但又不會因而變得焦慮或困惑。如果患者對發生在周遭的事物完全無感,他們也許不再是安全駕駛了。

編輯推薦》照顧失智症患者必看!「以人為本」照護3步驟輕鬆實現:https://reurl.cc/XAgpZg

「孫子測驗」──你願意讓他載你的孩子或孫子嗎?

有時候,駕駛時的行為也可以讓你警覺到有問題:

健忘者也許會在他們過去很熟悉的路線中迷路,迷路可能讓他們分心,進而干擾到他們迅速反應的能力;有時候車開得太慢是他們對自己開車技術沒把握──但這不表示每個謹慎的駕駛者都有腦損傷的問題;有失智症的駕駛可能在想踩剎車的時候誤踩了油門。

失智症患者也可能在開車時變得容易生氣或愛挑釁,或是誤以為其他駕駛都在找他的麻煩,這是很危險的情況。

此外,要留意患者飲酒的問題,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影響他們的開車能力。

如果這種危險的組合影響到你的家人,一定要介入。有個測驗叫「孫子測驗」,可以幫助你決定某人該不該繼續開車:

如果你不願意讓某人開車載你的孩子或孫子,那麼他就不應該繼續開車。

評估長輩開車能力時,不妨想想:你願意讓他載你的孩子或孫子嗎? 示意圖/AI生成
評估長輩開車能力時,不妨想想:你願意讓他載你的孩子或孫子嗎? 示意圖/AI生成

用能維護長輩自我形象和尊嚴的方式溝通

如果你對失智症患者的開車能力感到擔憂,應該要先開誠布公的和他們討論,一人的認知能力即便受損,仍能參與和他有關的決定。

不過,你開啟討論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回應,患者有時會比從前更無法容忍批評,所以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如果你說:「你的開車技術太可怕了,而且你會迷路,根本不可靠。」那麼,對方也許覺得應該為自己辯解而跟你大吵一架;相反的,如果你溫和地說:「你好像愈來愈不在意紅燈了呢。」也許能讓他們有臺階可下。

放棄開車代表承認自己的能力限制愈來愈多,在你為了安全考量而必須介入時,也要想方法替他們保留面子和維護形象。

試試用提供另一種選擇的方式開口:「今天我來開車吧,這樣你就能好好欣賞風景了。」有些家屬的最後手段是把車子賣掉,然後告訴患者說車子修不好了。

有時候不管你怎麼哄騙,對方就是堅決拒絕放棄開車,此時取得醫生或家庭律師的支持或許有用,有的醫生會在診斷書裡寫下「不要開車」。很多家屬都說,讓醫生扮「黑臉」能免除照顧者不少壓力。

患者也許會將你的忠告視為嘮叨,卻通常比較能遵守專業權威的指示。然而,若正面臨逼不得已的情況,也許你必須拿走車鑰匙或想辦法讓車子無法發動。

假如醫囑告知不要開車,但患者仍然開車並發生車禍,那麼照顧者便可能被指認有疏失;若有人在車禍中受傷或死亡,影響層面將難以估計。

《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聖經(高齡、退化、長照適用):領導失智護理...
《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聖經(高齡、退化、長照適用):領導失智護理40年,暢銷350萬冊!手把手教你高品質照顧家人,減輕你的壓力、疲累與無助感》。 圖/柿子文化

本文摘自《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聖經(高齡、退化、長照適用):領導失智護理40年,暢銷350萬冊!手把手教你高品質照顧家人,減輕你的壓力、疲累與無助感》,2023/10/30柿子文化

🍊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更多新聞報導

高齡駕駛 失智症 交通安全 開車 失智照護

腰痛只是前兆?醫揭8種疾病與腰痛有關:3症狀立刻就醫

「簡單不容易,就像身體的功課要慢慢累積。」雲門教室熟齡律動學員黃台生,從「走路」開始覺察的身體轉變

延伸閱讀

用AI寫訴狀打官司?律師批「GPT只是工具」:無訴訟預算可找2單位協助

囤房稅2.0來了!2025「多屋族」稅率大升?「這樣做」1年少繳幾十萬

2025新冠來勢洶洶!「這縣市」打疫苗可抽獎:鼓勵接種JN.1疫苗

雙效疫苗現身?研究顯示:打帶狀皰疹疫苗預防皮蛇,還可降低失智風險

相關文章

高齡駕駛該開車嗎?只看駕照、經驗根本不準!專家揭7大評估指標

政府殯葬補助擴大!火化、納骨免收費,低收入、中低收入戶受惠

超高齡社會長照人才難搶!日本政府推「這些政策」台灣可借鏡?

人生七十才開始!退休公務員樂當居服員,與八旬長輩相處像姊妹

黃仁勳超好奇!追問104歲羽球頑童如何長壽?林友茂全說了

太厲害!昆凌90歲爺爺參加世壯運,網讚:太強了吧

熱門文章

冷氣不涼、有異味?師傅教你「DIY冷氣清洗」4步驟 省錢又省時

有福了!9縣市打「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or免費:預約、申請懶人包

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丈夫外遇冷回「你當初也是這樣」讓她心碎離婚

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最新5症狀、預防方式曝光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