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在 R40e 上 還有 Debian 在 Sempron 2600 上

顯示具有 raspberry_p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raspberry_pi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Banana Pi, android image test

ref: http://www.botsheet.com/cht/banana-pi-install-android-4-2/
是 4.2 版。

主要是使用 PhinexCard 燒錄工具有點不直覺。
而且要分城幾部份..

write Mode 選 Startup.
然後 Format to Norma.
再 Burn

開機,接 HDMI 就可以,但是..接在 monitor 上,monitor 顯示 Signal Out of Range.
所以只好接在 1080P 的 display 上。

開機,接在 CON上的 tty pin會顯示 boot log..到 ..
還是沒有出現 shell prompt..

Wifi 使用上次 raspberry pi 做 miracast 的 dongle 就可以正常動作。
adb 也可以正常動作。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Banana Pi.

google 了一下,好像是這樣:

台灣人'想要' 學 raspberry pi 做一個 open hardware.
可能應繼架構和名稱都設計好了,然後請 大陸人代工。
硬體找人代工,軟體也是,找了另一個大陸公司代工。

因為軟體是找人代工的,support 也就一樣是那個人負責囉。
然後...

東西好像熱起來,台灣人有點高興。
大陸人可能覺得support 做這麼久,community. 也是我搞起來的。
所以就去註冊了 banana pi 商標。

這下台灣人不開心,可能有威脅說要怎樣怎樣,
但是, 裁判,球證都是我的人,你能拿我怎樣!
阿,不對, hardware, software 都是我做的,你有什麼?

所以鬧了一陣子,大陸人也改了名字。
台灣這邊才警覺到,自己要 mantain software 和 community, 所以開始設forum, github...


所以..
有關 bananpi 的 資源很亂。

有allwiner 原廠的,
有 lemaker 的,
也有 bananapi org 的。

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wifi on banana pi -- TP-LINK TL-WN725N

banana pi 的 kernel 有內建這個 module driver.
所以插入後,lsusb (package: usbutil):
Bus 002 Device 002: ID 0bda:8179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lsmod 的話:
Module  Size   Used by
8188eu  506733 0

這時候,用 ifconfig -a 來看,已經可以看到 wlan0 這個 interface. 只是還沒啟動。
所以 follow : http://www.fars-robotics.net/ 其中,不用 wpa_supplicant (package: wpasupplicant) 的方法。
修改 /etc/network/interfaces: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iface eth0 inet dhcp

allow-hotplug wlan0
iface wlan0 inet dhcp
wpa-ssid "Your-Network-Name"
wpa-psk "Your-Network-Password"
然後,用command: ifup wlan0...
就可以看到 wlan0 起來了 .. 拿到 ip 了。


補一下http://www.fars-robots.net 中,用 wpa_supplicant 的作法:
-- copy..

Configuring your wifi network for Raspbian Jessie.

Default /etc/network/interfaces file as supplied in the raspbian jessie image - do not 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 interfaces(5) file used by ifup(8) and ifdown(8)

# Please note that this file is written to be used with dhcpcd
# For static IP, consult /etc/dhcpcd.conf and 'man dhcpcd.conf'

# Include files from /etc/network/interfaces.d:
source-directory /etc/network/interfaces.d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iface eth0 inet manual

allow-hotplug wlan0
iface wlan0 inet manual
    wpa-conf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allow-hotplug wlan0
iface wlan0 inet manual
    wpa-conf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Edit the file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and add the network={.....} section. Use the command sudo nano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to open and edit the file. Exit the editor and save the file using keys cntl-X, Y, Enter.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 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network={
    ssid="Your-Network-Name"
    psk="Your-Network-Password"
}
You may add additional network={.....} sections defining different networks if your Pi is mobile and you carry it around with you. This will allow you to connect to these other networks at various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out needing to change your set up.

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build image for banana pi

就 follow wiki.. http://wiki.lemaker.org/Building_u-boot,_script.bin_and_linux-kernel
- 換位置了:(http://wiki.lemaker.org/BananaPro/Pi:Building_u-boot,_script.bin_and_linux-kernel)
這是在 x86 pc 上做的,不是在 banana pi 上。
-- 我在 pi 上做,發現make script 直接寫死 toolchain 名子,所以找不到。
做完config 後,出現訊息叫你 make, 就 make了。

結果會放在 build 目錄。
build 目錄好像是所有 project, subproject 的 output 目錄,
kernel, uboot, tools, boot script 都output 在這裡。

然後就 follow link 到 .. http://wiki.lemaker.org/Setting_up_the_bootable_SD_card
- 換位置了。(http://wiki.lemaker.org/BananaPro/Pi:Setting_up_the_bootable_SD_card)

大慨是為了模擬 raspberry pi ,所以把sd card 分成兩個partition:
  • 1 : FAT : 放 kernel, uboot command.
  • 2 : EXT4, rootfs

但是和 raspberry pi 不一樣,raspberry pi 因為 gpu 有讀取 vfat 能力,所以用 gpu 做 bootloader.
因次 uboot, kernel 都被放在 fat partition.

banana pi 內部的 bootloader 不認識 filesystem,
所以還是要把 uboot + spl 放到某個 sector (1024x8). 讓 A20 bootrom 去 load.
然後 uboot 再到 第一個 partition 去 loader kernel


所以第一個 partition 就是做這些 boot script 和 copy kernel.

第二個 partition 就是 root, 所以利用 debootstrap 來做。
因為用 wget 來抓檔,所以在 proxy 後面的時候,要另外指定。

修改 /etc/wgetrc
把 http_proxy 和 https_proxy 打開。
就可以看到抓 package 的 log..

follow intruction 都做玩,開機。沒有 network, eth0 沒有 config.
所以修改 /etc/network/interfaces: 加上: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之後,在用 ifup eth0.. 就出現了。

然後啟動 ssh server:
services ssh start
因為 ssh 不允許 root login. 所以要 add 一個 user pi/raspberry
這樣,就可以用 pi ssh 進來。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ntp server.. sync to hw clock

只是想讓一些像 raspberry pi, banana pi 這樣沒有 RTC 的板子在每次斷電開機後,可以有正常的時間。
(這樣做 file operation, make 等才不會有 complain).

所以想在 lan 中放一個 ntp server.
因為很倒楣的是,firewall 屏蔽掉 ntp udp port。
所以只能以某台server 的 hw clock 作為 ntp server 的同步時間。

server:

就莊 ntp 就可以。
然後修改 /etc/ntp.conf

因為會被 blocking, 所以 sync 的 ntp server 隨便寫。
但是要使用自己的 hwclock 作為 sync time,
就要加上:
server 127.127.1.0
fudge 127.127.1.0 stratum 9
server 127.127.1.0 說明自己也是 time server.
其中的 fudge 說明自己是 stratum 9.
這樣,自己的 hw clock 就會是一個stratum (位階) 9 的 ntp server.

ntp.conf 的修改,基本上不需要動。
只有 server list 要調整。
因為已經有各 distribution 基本的 server list, 所以不用動也可以。

在local lan 因為 firewall 擋住,所以所有的 ntp server 都無法 sync..
所以只會sync 到 LOCAL.



ref:
  • http://www.satsignal.eu/ntp/Raspberry-Pi-NTP.html
  • http://en.linuxreviews.org/NTP_-_Howto_make_the_clock_show_the_correct_time#What_the_fudge.3F

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banana pi..

網路上買banana pi, 很便宜,只要 800

然後要download image.. 發現...http://www.bananapi.com/index.php/download
有四種,在 http://www.bananapi.com/index.php 有說明。
所以應該是 M1, 這款 connector 位置都跟 raspberry pi 一樣。

結果 download 了 rasbian image,dd 完啟動直接進 X...

所以,一樣,先改 apt proxy, 然後 update, upgrade.
--- 會出現 out of space...
.. 但是這次 mirrordirector 竟然沒有上次的問題.

重新 dd, 先做 raspi-config 看看..

ctrl-alt-F1.. 先switch 到 console mode 看看..
-- F7 是 GUI

切到 console, sudo raspi-config
把 space expand..,
重開機,
df 看一下是不是已經 expane.

修改 apt.conf.d 加上 02proxy
apt-get update, upgrade..

發現 config 成 boot to consol 後,reboot. upgrade, 再進 desktop mode 後 fail
畫面跳動。



原來有一個較 banania 的 os image..
一樣,dd 後開機。
開機進 console.
login : root
passowrd: pi
之後 run : banana-config
採用問答式,跟 raspi-config 類似。

然後修改 apt proxy, 再依照說明 run banana-update. 出現 fail, 好像不吃 proxy.
只好手動..apt-get update

連 sudo 都沒有,所以 apt-get install sudo

create new user..pi/raspberry. 把他加入 sudo group

可以用 pi/raspberry login 了。sudo 也 OK

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

raspberry pi, apt-get update slow

很奇怪,超慢,竟然要 17hr...

所以 follow : http://allaboutraspberrypi.blogspot.tw/2014/12/slow-apt-get-on-raspberry-pi.html

參考: http://www.raspbian.org/RaspbianMirrors

#deb http://mirrordirector.raspbian.org/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 http://free.nchc.org.tw/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這樣就OK 了。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raspberry pi, airplay mirror -- xbmc-gamebox

上次測試 raspbmc 已經可以 support airplay 了 (不含 mirror)
現在令一個公司 xbmc-gamebox 補足了 mirro 的功能: ref: http://www.xindawn.com/bbs/viewtopic.php?f=5&t=8&sid=c0e5ff300675e69e30139605d2632cee

就 download sd card image, run 企來,
其他就 follow 上次 raspbmc 就可以。

實測是真的有 mirror 功能。
但是 lag (delay) 大了一些,
所以像一些跑庫,racing 的 game 都不能玩,控制會 delay

還有上次 raspbmc 的 youtube 問題一樣存在。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try raspbmc

因為download 了 install.img 也不知道怎麼作,
所以還是 follow http://www.raspbmc.com/wiki/user/os-x-linux-installation/

這個 python script 是會從網路下載 image,並且dd 到 SDCard,
所以:
  1. 要有 root 權限
  2. 要有 網路連線
因為要經過 proxy,所以該頁面下有一個 comment 是修改 script,加上 proxy support:
diff --git a/install.py b/install.py
index 71f5926..b8a2557 100755
--- a/install.py
+++ b/install.py
@@ -73,7 +73,10 @@ def chunk_read(response, file, chunk_size, report_hook):
 
 def download(url):
     print "Downloading, please be patient..."
-    dl = urllib2.urlopen(url)
+    proxy_support = urllib2.ProxyHandler({'http':'192.168.11.1:8080'})
+    opener = urllib2.build_opener(proxy_support)
+    urllib2.install_opener(opener)
+    dl = opener.open(url)
     dlFile = open('installer.img.gz', 'w')
     chunk_read(dl, dlFile, 8192, chunk_report)
     #dlFile.write(dl.read())
這樣就可以,
run 完,插入 board 開機....到:
Starting dropnbear sshd: generating rsa key... generating dsa key... NET: Registered protocol family 10
OK
然後就...
所以只好改 download full image : image.gz, 解開後直接 dd...

開機進入 OK, 是接有線
但是因為找不到 proxy 設定,所以無法連上 internet 作 update.
只好設法改用 iPhone 的 Wifi AP..

從 install.py 做起,,, Advance 選 Yes,
到 Wifi 選 Wireless, SSID ,password 設好。
開機,一樣卡住,看起來連 Wifi Dongle (TP-LINK TL-WN725N) 的 driver (8818eu) 都沒找到。
只好再從 full image 開始做起,,,

開機,到 program -- Raspbmc 設定,Wifi. SSID, password 都要設好,用 Search AP 沒用。
apply 後,可以正確連上了。

連上後,到 System Info 去看,就開始自動 update....
kernel, module, 重開機,..然後是 security patch... XBMC build (這個很久..)

開機後已經是 3.12, 10/29 build, 應該是很新了...

在 System Service 開啟 AirPlay ,之後,
開啟 iphone 的 Wifi Ap.
讓 raspbmc 連上
在 iphone 的上拉menu 出現 Airplay 選擇。
選這個 RASPBMC, 不能選 mirroring.

之後在一些影片播放的 ap 都會有這個選項出現,

選後,影片會自動在 raspbmc 上播放。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test piracast ..

上一篇文章其實是為了試這個: https://github.com/codemonkeyricky/piracast

mircast 真的就是Wifi Direct 連線,然後 streaming H264.

有關 Wifi Direct 連線,跟 Wifi Module 有關。
ref: http://rtl8192cu.googlecode.com/hg-history/bdd3a2265bdd6a92f24cef3d52fa594b2844c9c1/document/RTK_Wi-Fi_Direct_Programming_guide.pdf

換位子了...RTK_WiFi_Direct_Programming_guide.pdf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wifi dongle on Raspberry Pi

ref: http://www.fars-robotics.net/ dongle 就是piracast 唯一支援的 TP-LINK TL-WN725N

安裝 driver..
lsusb:
Bus 001 Device 011: ID 0bda:8179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uname -a:
Linux raspberrypi 3.12.20+ #687 PREEMPT Fri May 30 16:39:11 BST 2014 armv6l GNU/Linux
所以屬於:
rtl8188eu drivers for 3.12.18+ to 3.12.25+

3.12.20+ #687       - 8188eu-20140509.tar.gz

所以我要 download 的是...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80256631/8188eu-20140509.tar.gz

ko 裝完後,用 wpa_supplicant 的方式。
修改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加上 ssid 和 psk 後,重新開機。

OK.


為防止page 不見,copy 一下:
Installing rtl8188cus and rtl8188eu based wifi adaptors for raspbian using wpa_supplicant.

Default /etc/network/interfaces file as supplied in the raspbian image - do not edit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iface eth0 inet dhcp

allow-hotplug wlan0
iface wlan0 inet manual
wpa-roam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iface default inet dhcp

Edit the file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and add the network={.....} section. Use the command sudo nano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to open and edit the file. Exit the editor and save the file using keys cntl-X, 
Y, Enter.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 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network={
    ssid="Your-Network-Name"
    psk="Your-Network-Password"
}

You may add additional network={.....} sections defining different networks if your Pi is mobile and you carry it 
around with you. This will allow you to connect to these other networks at various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out needing 
to change your set up.


變成 4.1 版了。所以根據https://www.raspberrypi.org/forums/viewtopic.php?p=462982#p462982, uname -a 是 4.1.19+ #858
要 download 的就是..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80256631/8188eu-4.1.19-858.tar.gz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raspberry pi, 更改 keyboard layout

裝完官方 wheezy image 後,keyboard 的 layout 是英國的,所以打 '|' 會出現 '~'

修改的方式,就是手動 edit /etc/default/keyboard
其中有一行:
 XKBLAYOUT="gb"
改成
 XKBLAYOUT="us"
然後重開機就可以了。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Pi 能用嗎? - Bt and Wifi Dongle


IOGEAR GBU521 迷你型藍牙傳輸器 A2DP 藍芽接收器
這個好像是網路上唯一有寫出明子,pi support 的 bt dongle

http://www.ioncannon.net/linux/1570/bluetooth-4-0-le-on-raspberry-pi-with-bluez-5-x/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raspberry pi, usb-uart, console

raspberry pi 有提供 serial console。
但是是 TTL level 的,所以不能直接接 usb-uart cable。

露天有一堆 TTL level 的 usb-uart , 我找這一家,有附 度幫 線的...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10299701205

raspberry pi 的盒子裡其實有附一張 gpio list。
可惜我掉了。
ref : http://benosteen.wordpress.com/2012/04/24/raspberry-pis-onboard-serial-connection/

這一篇比較清楚: Raspberry Pi Serial Communication: What, Why, and a Touch of How

買的是 3.3 volt版。
接上 GND. TX. RX

插進 pc 後, kernel messge 有顯示 /dev/ttyUSB0。
啟動 minicom。
雖然 default 就是 用 8N1 115200, /dev/ttyUSB0。
但是開啟後是亂碼。
再設定一次 minicom 的通訊參數後,就 OK了。
出現 raspberry pi 的 login prompt...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raspberry pi 又無法連線

大概是wifi ap 的問題 因為正常開機。

還有順便作update,,,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raspberry 沒有 console 這一點挺麻煩的。

查,那個 usb device 頭,只有供電 pin,D+/- 是空接,所以不可能當作 usb device。
gpio 的 uart tx/rx 是從 cpu 直接拉出來,所以是 TTL level,要接到標準的 RS232 cable,還要作 level shift ic

另外,就只能用 bluetooth 作 spp 連接了。這個沒試過。

挺複雜的:http://gregrob.ca/blog/2012/07/pi-geek/
看來拆一個 usb-serial cable 可能是最簡單的方法..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raspberry_pi, samba share

samba 的話,也跟一般 linux distro 一樣: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bin 然後用 default 的 /etc/samba/smb.conf 就可以。 .. 或是修改,home share, browseable = yes readonly = false

之後要把 user 加進 sambs 中。
因為 default smb.conf 是 sync user account,所以只能加這個系統上有的 user。 $sudo smbpasswd -a pi
輸入 password 兩次後,再 run service samba reload 就可以了。

在 windows 機器上 file browser 輸入 \\ip-address\pi
就會出現 account login 畫面,使用 pi, raspberry 就可以 看到 /home/pi 目錄了。



配上前一篇,可以把 transmission-daemon 的 download path 改到 /hom/pi/downloads 中。


raspbere pi 壞了

不能開機了,ok燈不會亮,console 顯示的是
要Fsck 一下。
看來是sd card 壞掉。
便宜的sd 果然沒好貨。


這次使用標準系統再run 一次,看看還會不會有問題。

如果還有,就要隔開 root/system 和 download parition 了。
-- swap 搞不好也要開一個,不開的話,系統好像會在 /var 下開一個約 100M 的 swap file.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Raspberry pi -- ssh 檔案名稱亂碼

上次用 transmission-daemon download 下來的檔案,有些是亂碼,導致在 ssh 下 無法刪除。
這是因為 locale 沒設定正確。

所以 follow 這一篇,設定 :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我好像只有選中文, 中文 utf8,和簡體,簡體 utf8。
然後 default 選中文 utf8。

之後就可以在 ssh 中正常顯示了。

然後發現每次 apt-get install 都會有 error message 出現,用 locale 看一下也有 error message: locale: Cannot set LC_CTYPE to default loca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ocale: Cannot set LC_MESSAGES to default loca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ocale: Cannot set LC_ALL to default loca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ANG=en_US.utf8 LANGUAGE= LC_CTYPE="en_US.utf8" LC_NUMERIC="en_US.utf8" LC_TIME="en_US.utf8" LC_COLLATE="en_US.utf8" LC_MONETARY="en_US.utf8" LC_MESSAGES="en_US.utf8" LC_PAPER="en_US.utf8" LC_NAME="en_US.utf8" LC_ADDRESS="en_US.utf8" LC_TELEPHONE="en_US.utf8" LC_MEASUREMENT="en_US.utf8" LC_IDENTIFICATION="en_US.utf8" LC_ALL= 所以重新 run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把 en_US.utf8 加進來。這樣就可以了。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Raspberry Pi : Minimal system & preparation

只是要作一個 bt download server.
又因為沒有 dvi/hdmi moditor,所以只能用 ssh.


1. dd minimal system

先到 這裡 download armhf 的 minimal debian distribution. (without X).

dd 完後,開機,果然 sshd 就自動啟動了。
但是這只有 root account,password 是 raspberry
-- 沒有原來的那個 pi 帳號。


2. resize/enlarge the root partition

因為download 的 image 是 2G 系統,所以使用 4G SD 的話,會有 2G 沒用到,

follow 這一篇,resize 的作法就是用 fdisk 把最後一個 partition 砍掉 (p3/swap),然後把 p2(root) 砍掉再重新new 一個包含整個剩下區域的 partition。(root+swap)

-- 很有趣,這樣resize (new) 完後,重新開機 (shutdown -r now)。 再作 resize2fs 就可以了。
-- 東西竟然不會不見。

嗯,沒錯,沒有留 partition。

3. 安裝, config transmission-daemon

就 follow 上一篇就可以囉。

!! 真的動了!!
結果ip 是 20

*接下來就要開啟samba囉...



後來system 有死掉一次,不知道是不是這個 minimum 系統的原因,所以用回標準系統。
標準系統啟動後,會自動 run raspi-config。
讓你從選單作 systemconfig。

  • 先 expand_rootfs, 然後 reboot
  • 再手動叫起 sudo raspi-config
  • change_timezone
  • memory_split (16)
  • ssh (enable)
  • boot_behaviour (boot into console)
然後就可以 run apt-update, apt-upgrade。
之後再 run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這個版本也沒有 enale uart login

要 enable 的話,要改 /etc/inittab , 加上(uncomment 掉):
#Spawn a getty on Raspberry Pi serial line
T0:23:respawn:/sbin/getty -L ttyAMA0 115200 vt100

標籤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