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文化崛起的藝術結晶,浮世繪在江戶時代如何掀起潮流?

文/吳奇嬴
浮世繪的興起
浮世繪是一種暢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浮世」原意為人們所生活的俗塵,人世間的生活漂浮不定,後延伸為一種享樂的人生態度,人們可以盡享浮世繪描繪的歡樂場景。浮世繪起源於17世紀,並在18和19世紀以江戶為中心進入創作與商業上的全盛時期,它主要描繪日常生活、風景和戲劇。江戶時代之所以會興起浮世繪藝術,與當時經濟高度發達密切相關。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開始,到慶應三年(1867年)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在江戶幕府時期,征夷大將軍是實際上的政權控制者、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號稱日本國大君。日本天皇朝廷成了被幕府架空和監控的象徵性元首。
江戶幕府中期,隨著地方性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逐漸蔓延為全國性的元祿盛世,江戶的人口已經高達一百萬,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國城市化比例也不斷增長。在文化方面興起了町人文化,在寺子屋制度下民眾識字率快速提升,江戶時代的民眾教育水準在封建國家中出奇地高。這些都為浮世繪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經濟的繁榮提高了商人的地位。要知道在江戶時代,全體民眾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四個階層。得益於江戶時代迅速發展的經濟,處在最末端的商人階層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商人建立了一些供人休閒娛樂的聲色場所。通常他們享樂的地方為隅田川畔吉原附近的劇院。經歷安土桃山時代的戰亂後,吉原慢慢變得市民化。
德川家康得政之初,一支來自京都的改良巡迴劇團因在江戶演出成功而在此生根,未料竟繁衍成今日猶存的歌舞伎場所。開始是男女藝員(日文稱役者)同台演出,但1652年後幕府管理當局明令一律只能由成年男子擔任各種角色。吉原青樓與歌舞伎座之林立本來就是一些有錢的常客和戲迷所促成的,因此他們的豪華宅第裡也懸飾著新潮的江戶美人畫和風俗畫,亦即後世所謂的「肉筆浮世繪」。肉筆畫乃中文的手繪孤本,並非普通市井小民的經濟能力所負擔得起。於是,大眾消費得起的可以無限複製的浮世繪木版畫便應運而生。
商人們會用一些浮世繪來裝飾自己的房屋。城市中的娛樂場所面向有足夠財富和受過教育的人開放。這些享樂的歡快情景,就成了浮世繪畫家們熱衷於描繪的主題。據說「浮世」一詞是在江戶時代的作家淺井了意的《浮世物語》中第一次出現。他在書中的前言寫道:「享受當下,品味月亮、雪、櫻花和楓葉,唱歌,喝酒,忘卻眼前的煩惱,不去擔心即將面對的貧窮,無憂無慮,就像葫蘆漂浮在流淌的河水裡一樣,這就是我們的浮世。」最早的浮世繪藝術家來自日本繪畫界。浮世繪畫師以狩野派、土佐派出身者居多,這是因為當時這些畫派非常顯赫:狩野派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畫派,土佐派屬於大和繪的一個流派。
而被這些畫派所驅逐、排斥的畫師很多都轉行去畫浮世繪,這才有了初期浮世繪畫壇的雛形。這些從繪畫界出走的畫師描繪現實生活,而不是進行官方規定的主題創作。初期的浮世繪以手繪及墨色單色木版畫印刷(稱為墨折繪)為主。
17世紀後半葉,有「浮世繪之祖」稱號的菱川師宣(1618年—1694年)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製作了第一批浮世繪木版畫。1672年的時候,他開始在作品中簽署自己的名字。菱川師宣是一位多產的浮世繪畫家,接受各種各樣的委託,並逐漸確立了具有影響力的描繪女性美的風格。更重要的是,他開始製作插圖,不僅是書籍中的,而且有單頁圖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用作系列作品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菱川師宣開設學校廣收門徒,吸引了大批追隨者,浮世繪開始慢慢普及。〈回眸美人圖〉為其傳世的浮世繪代表作。
18世紀,懷月堂安度以美人畫一舉成名。不論是黑白版畫或是彩色肉筆畫,畫中女人豐滿活潑的姿態都借著和服線條表現得淋漓盡致。以鳥居清元(1645年—1702年)為首的鳥居派以創作役者繪而聞名於世。到了鳥居清信時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顏色創作的作品開始出現,主要是以紅色為主。使用丹色(紅褐色)的稱丹繪,使用紅色的稱紅繪,也有在紅色以外又增加兩三種顏色的作品,稱為紅折繪。紅折繪使浮世繪印刷用到三或四種顏色,但當時已經可以在一張紙上印刷大約十種不同的顏色。
18世紀80年代,鳥居學校的鳥居清永(1752年—1815年)描繪了傳統浮世繪的主題:美女和城市風光。他將它們印刷在大張紙上,通常是多幅水平雙聯畫或三聯畫。他的作品沒有延續菱川師宣作品的詩意夢境,取而代之的是寫實地描繪理想化的女性美。這些女性衣著鮮亮地站在秀麗的風景下。他還以寫實風格製作了歌妓的肖像,其中包括伴奏樂隊。
德川吉宗主政的三十年間(1715年—1745年),除了菱川、鳥居、懷月堂諸派別外,追求寫實又糅合西洋透視的奧村政信(1686年—1764年)與崇尚中國風格的西春重長(1696年—1756年)對浮世繪展開了深入探索,各自有所成就。奧村政信自幼投靠鳥居派門下,1700年首次發行的《藝妓繪本》插圖可能是他少年時的作品,只不過署名是鳥居清信。這本書三年內連續出了四版。18世紀下半葉初期,鳥居清滿、鈴木春信等畫家占據了浮世繪藝術的領導地位。鳥居派傳至清滿已不再只畫役者繪,受奧村政信影響的〈美人出浴圖〉已顯示出其藝術上的獨到之處。
●本文摘選自大旗出版之《極致浮世繪:從江戶到明治時代,日本美學的再發現!》。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 寫給女兒的投資書:儘早學習理財!唯有財富能守護妳的人生
📰 比爾・蓋茲的社交能力從小鍛鍊 父母如何培養他的溝通技巧
📰 別兇正在哭鬧的孩子,坦率的對話能讓育兒變得更輕鬆!
📰 如何培養孩子強大韌性?有時必須捨得讓子女獨立面對可能的失敗
📰 青春期叛逆其實是求救訊號,當孩子生氣時,先同理、再講理
📰 小孩學習很被動?心理師四招迎刃而解孩子們的無助感
逛書店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