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We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Web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6.03.2009

Uzbl browser

Uzbl 好像很有趣,是新的 lightweight browser也是用 webkit,但是 是用比較新版的 libwebkit-dev.

這一篇 有說安裝新版 libwebkit-dev的方法。
但是不知道安裝後,會不會和現有的衝突?還是會覆蓋掉現有的 version
Uzbl 的理念是..

先研究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

不是啦,,是

Uzbl follows the UNIX philosophy - "Write programs that do one thing and do it well. Write programs to work together. Write programs to handle text streams, because that is a universal interface."


12.09.2008

Google - native client

Google 的新計畫 : Native Client。

package包含一個 gcc compilation tool,firefox, chrome plug-in。

demo 是一個用 那個 tool compile 後的 code,讓 有裝 plug-in 的 browser run..
所以..是 run native code喔..

如果不用考慮 security 問題的話...以後 browser 乾脆就作成 loader 好了..

9.05.2008

more on Chrome - ARM version will be released.

一樣還是 Chrome的新聞,Chrome 將會 porint 到 ARM platform

據說 V8 很容易 porting 到其他 platform,而且目前 Android 內的browser 也是用 Webkit 作 render engine,所以整合起來很容易。

大概 3個多月後可以 release。

希望那個版本也會是 open source.

9.04.2008

IE8/9 , FF3.1 and Chrome

最近的 browser 大戰,FF3.1,Chrome 和 IE8:

IE 的負責人說了 (ref ZDNet) :

微軟IE負責人Dean Hachamovitch發表聲明說:「瀏覽器市場高度競爭,但民眾會選擇IE8,因為此瀏覽器讓使用者彈指間就取得想要的服務、尊重他們瀏覽方式的個人偏好,而且比其他任一種瀏覽器更能讓他們控制自己的線上個人資料。」
嗯,沒錯,IE8的確會有這些好處,.....只是慢一點而已,而且沒辦法讓你自由的增加功能。

Brin也指出,即使Chrome的影響只在於強化競爭,促成開發者在其他競爭者之間更快速地流動,Google也能得利。他說:「如果Chrome只是讓IE 9變得更快,我們也會將此視為成功。」
同樣來自 ZDNet.

嗯,沒錯,是讓 IE9 更快。

覺得有點可憐,辛辛苦苦的研發一項產品,將要推出時,卻發現...已經 phase out....

Chrome vs FF3.1 on javascript

Google Chrome 在執行 javascript上真的很快 (即使是心理上的...),因為他使用了 javascript virtual machine V8,那..跟 firefox 3.1 將要使用的 TraceMonkey 比起來如何呢?

馬上就有人作了 benchmarking...

整體來說,TraceMonkey 比 V8 快 1.19 或 1.28 (OS相關)。

哇!不知道執行起來會是什麼感覺,比 Chrome 快,又支援 firefox plug-in。firefox 3.1 真是令人期待。

9.03.2008

無聊的 chrome 初次使用心得

安裝完了,安裝很久,先是 Initialize 就花了 40 min,然後"連線到網際網路"又一陣子,然後告訴我 Error : 他的 Google update 沒辦法出去,要我檢查 firewall。

沒錯,公司是有 firewall,但是IE和其他ap 都出得去呀!

所以再 install 一次... OK,過了,終於是 "下載軟體"。然後就裝完了!

沒看教學,用起來大概跟一般 browser 一樣,感覺是有快一點(心理因素)。

但是用他來開 gmail, reader ,有一次就hang 住,但是把那個 tab 關掉 就 OK了。

這一篇就是用 Chrome  po 的.

9.02.2008

超無關的一篇

其實我只是看到 Google Release 頁面有 "Link to this Post",所以才寫這個,看看會不會被列在上面...


有嗎?

8.26.2008

anon-proxy

ubuntu 裡有一個蠻方便的 package : anon-proxy ,實際是甚麼我不清楚,是 JAP ? TOR 還是只是單一的 proxy ?

但是 run 起來就像是一般匿名 proxy 一樣,只要從自己的 4001 port 出去,就會是另一個 ip (但是每一次不一樣?)


安裝後啟動方式就像是一般的 service 一樣:
$sudo /etc/init.d/anon-proxy start

然後在 browser 中指定 proxy = 127.0.0.1 port=4001

但是重開機後,anon-proxy 好像就沒辦法啟動。

很神奇的,open source 社群就是這麼奇怪,這麼少人用的軟體,還是有人會用,而且問了,還會有厲害的人回答

這是因為 star. stop script 沒有 create folder,所以要自己修改 script:
$ sudo vi /etc/init.d/anon-proxy

然後在 '''PIDFILE=/var/run/anon-proxy/mix.pid''' 這一行後面加上:
mkdir /var/run/anon-proxy
chown anon-proxy:nogroup /var/run/anon-proxy

然後重新啟動就可以了。
然後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弄錯,就加裝一個 browser 吧!
我是選 opera,因為不知道為什麼,midori 在 ubuntu 上 run 不起來。
然後設定 opera 使用 anon-proxy 就可以了。

這樣,用 firefox 的就是真正的自己,在 opera 上的就是別人囉!
-- 我應該不會人格分裂吧!

ip 會變嗎? 還是先用個幾天好了....順便 log 一下 ip,今天的是.....

8.25.2008

TraceMonkey - JavaScript JIT for FF 3.1

這裡 看到的,Mozilla 好厲害,寫一個 JavaScript 的JIT,讓 FF3.1 執行 javascript 的速度比 3.0 快 2 ~ 40 倍 (這裡有 benchmark)

真是超厲害的,而且不是整個 script 都拿來轉,他只會找出 loop ,重複執行很多次的部份,把他轉成 native code,大概是因為要是都轉的話,花在做 compile 的時間反而不划算吧。

類似這個以前有一家公司 transmeta (Linus 有這在這一家公司上過班),有作過類似的技術,叫 code morphing,因為他的 core 是 VLIW,在 run x86 的 code時,會動態的把一些常常 run 的 code重新 compile成 native 的 Long Intruction Word。以此達到高效能低耗電。 (可惜結果好像不太好...)。

就和文章中說得一樣,這個技術要是 release 出來後,應該會讓很多 browser base 的 rich client AP 蓬勃發展 (雖然現在已經很多)。

這一篇有詳細說明這個 JIT 的作法,可以稍微瞭解如何決定要不要compile code。




要是真能成功就好了,這樣一些 原本就很熟習 JavaScript 的網頁設計師,就不用去學新的平台了 (SilverLight, AIR..etc)。

問題:因為是 compile 成 native code,所以....應該很難做到跨平台吧,要run 在 embedded system 也不容易吧...

7.24.2008

特價時告訴我

因為博客來有"7-11"取貨付款,所以常常在那裡買書。

他的 "下次再買" 功能挺不錯的。
要是能出一個 firefox extension,在網路上看到 喜歡的書,可以直接加到 "下次再買" 清單 ,應該挺不錯的。

結果書單中的書多了,也麻煩了起來,因為要訂書的時候,又要花時間在長長的 List 裡面找...

所以

要是有 "特價時告訴我" 的功能就好了。

在 "下次再買" 清單中的書,如果有特價時,就 email 給我,這樣我幾乎100% 會買吧。

總比現在一天到晚寄一些我不會買的書的特價通知給我,來得有效些。

7.01.2008

Wiki Comparison

原來Wiki 系統有很多,多到還出了一個專門作compare 的網站:

WikiMatrix

要決定採用哪一個Wiki 之前,可以到那個網站去看一下..

5.23.2008

Gooogle的Wiki ?

Google的新玩具:Google Site。

看起來好像是 Wiki.
有Google帳號就可以開啟

http://sites.google.com/site/sites/

5.01.2008

try safari

safari 已經到了實用階段。尤其他的字型顯示,是我看過所有browser里最漂亮的 (Robert還一度誤認為是 pdf reader...)。

但是..用了一陣子之後。還是不習慣呀。尤其是對firefox 的使用者而言。

先是.. 沒有同文堂,所以簡體沒辦法 轉成繁體。

然後..google toolbar 不支援,所以沒辦法直接翻譯。

然後..看到想紀錄下來,以後再看的網頁,也沒辦法用 taboo...

... 一堆,一堆... 都很不方便...


所以,最後還是用回firefox了。


我想,接下來的browser ,最好都能支援 firefox extension,否則,要達到像 firefox 這麼方便大概不可能吧..

4.23.2008

OLPC 快完蛋了?

TC_Chu's Point 看到的,到 "source"去看。

大概是說,OLPC 最近一次重組,一堆大頭都離職了。
接下來決定要使用 Windows XP 來取代現在的Linux + Sugar。
所以不需要資訊長跟一些軟體開發的職務。

新聞中還有提到,OLPC 將會用XP這件事,大概是真的了。

follow post 的link 可以看到... OLPC 由慈善事業漸漸轉為營利走向.... 出貨的一堆問題.... 還有  keyboard pattern 問題.... 真是問題不斷呀。



我的疑問是..要是Sugar run 起來都不夠快了,run Windows XP 不就更慢了?
還有,Windows XP 的cost down 版本,會夠便宜嗎?  在對cost斤斤計較的OLPC專案而言?

4.14.2008

JAP : anonymous browing

一個用來隱藏IP的tool : Jondos Anonymous Proxy

跟 TOR 一樣,是經過一堆 relay(?) 來隱藏 source 和 path。
但是 JAP 好像有作SSL,所以比 TOR 好(?)

是 OpenSource.

安裝方式是去download client。
----需要java (JRE)。

啟動後,如果要通過proxy,先到config 中去設置 network-proxy。
然後她就會開始找server。

JAP 有 free 和 payment 兩種服務,選 free (no-cost)的server。連線成功後,UI 會有顯示。

之後設定browser經由 JAP 的機器 -- 設定proxy:

如果沒有變更的話,port是4001。所以run JAP的機氣上就設 127.0.0.1, 4001。

在config中也可以設定供其他機器連線 (真的像proxy一樣)。這樣其他的機器就要設proxy在這一台run JAP的機器上。

JAP 也可以run在Linux上, 也可以run在console mode (意思就是說...) :
..$java -jar JAP.jar --console
但是設定部份最好先進UI mode設定好。選OK後就會save在~/.jap.conf 上,再啟動 JAP console mode。



實際測試的結果,到"What'sMyIP"去看,IP是真的改了,變成 德國 的IP。
公司鎖住的網站也可以上了..

... 就.. 讓她繼續run 在哪兒吧..

3.27.2008

The GPS party is about to End ?

雖然PND市場逐漸成長,Sirf 在前一陣子宣佈降低第一季的財測,並且將 解僱約50名員工。
主因是因為 客戶需求疲軟, 加上他們進入的Mobile TV市場 成長不如預期。
同時他們也宣佈將 停止Mobile TV 的部門。

這一篇,甚至以這個標題來報導: Why the GPS Party Is About to End.


有關這兩項:
  • 客戶需求降低。
  • Mobile TV 市場未成熟。
另外一篇有不同的看法:

broadcomm 就在mobile TV上接到大量訂單。在XX地區,mobile TV用戶也又大量成長。

而客戶需求降低...

會不會是因為其他 GPS chip vendor 的出現?



所以悲哀的結論是...目前的 PND市場,大部分客戶要的是"堪用的低價產品"?

3.20.2008

Browser Support Standard

browser要支援的:
  • HTML 4
  • XHTML
  • CSS 2
  • DOM Level 2
  • HTTP 1.1 with keep-alive and gzip support
  • JavaScript 1.6 (1.7?) with XMLHttpRequest (AJAX)
  • TLS 1.0/SSL 3.0
  • I-Frame
大概是這些..

3.12.2008

FreeBSD mirror site : Taiwan, with http:

FreeBSD 7.0 的kernel 針對 multi-processor 作大幅度修改,移除 kernel code中的giant-lock,所以在多cpu 的benchmark上,有很大的進步。-- 效能幾乎是與cpu數量等比例的增加。

從 presentation 中的一頁(p 18):
  • 2007/Feb FreeBSD Release 7.0,當時的Linux 2.6.20.1 在多cpu的效能上還是不太好。
  • FreeBSD 7.0 的benchmarking 公佈。
    ==> Linux 受到"刺激",開始修改kernel code,改善效能。
  • Linux 2.6.22發佈,比FreeBSD 低 15%。
  • Linux 2.6.23採用CFS Scheduler。
所以說,Linux前一陣子突然改變scheduler是因為受到FreeBSD 7.0刺激的關係 ?

這樣,因為那benchmarking 實在太誇張,忍不住想拿FreeBSD 7.0試試看 (雖然我沒有 8 cpu machine)。

找了一下,iso download site都是ftp,沒有http的。

後來在 這裡(http://www.freebsd.org/doc/en_US.ISO8859-1/books/handbook/
mirrors-ftp.html#HANDBOOK-MIRRORS-CHAPTER-SGML-MIRRORS-TW-FTP),找到所有Mirror Site的List,其中 Taiwan 的 這裡,有http download服務。

2.28.2008

keyboard shortcut in Google Reader

原來 Google Reader 按下 "?" 就會出現 keyboard shortcut:

2.27.2008

MS Office file formate so complicated

Why are the Microsoft Office file formats so complicated? (And some workarounds)
錢一陣子MS公佈了Office的文件規格。

然後就有上面Joel 的這一篇文章。
滴滴麵 的blog中有中文說明喔。

其實資質駑頓的我在MS的環境中一直有這樣的疑問:為甚麼這裡要作得這麼複雜?XXX這樣作不就好了嗎?

看來,深奧的MS世界還真不是我可以瞭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