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all机制——一种有效运维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On-call机制在运维中的重要性,强调了监控告警集中化、建立支撑流程、多渠道通知响应、告警风暴规避及根因定位的重要性。通过集中化告警、层次化支撑团队和智能化管理,提升故障处理效率,确保业务稳定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于On-cal这一词,国内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说法,因为这是个欧美流传过来的叫法。国内与之相接近的意思大致就是值班,再详细一些的说法便是指企业为了快速相应生产故障或者重大事件,在某段时间内指定某个人或者某组人随时待命(类似值班)。在故障发生的一瞬间,会以邮件、短信、电话等形式通知到负责人,以保障第一时间的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所谓,没有零bug的程序,没有零问题的系统,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是时刻离不开运维的支撑,与此同时,On-call机制的理念也逐渐流行开来,但依旧会存在没能有序的处理:

  • 海量的事件淹没了重要事件,没有及时的跟进处理,对后续业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 突发事件过多,团队成员疲于应对,整体士气低下,处理效率低。
    如何快速精准的定位到主告警,做好紧急处理工作,维持业务的稳定运营,成为了运维人员(尤其是运维主管)的关键。我们接触过各行各业的公司的运维工作,从初创、中小再到大型公司,总结了一套大多公司通用的On-call机制,这边分享出来,帮助大家有序的处理紧急事件:
  • 监控告警时间集中化;
  • 建立多层次的,分工明确的支撑团队;
  • 多渠道通知,及时响应;
  • 告警风暴的规避处理;
  • 根因定位和团队记录。
    以上五点基本围绕着人、流程、工具三方面进行,参考了ITIL的管理思路,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参考一下,特别是其中的ITIL V3的运营管理。

监控告警集中化

zabbix、prometheus等是大多公司都会使用的监控工具。但是同一家公司在硬件、网络等不同的应用层面上应用的监控工具不一定会是同一种,这就存在监控分散的问题。这些监控工具之间的信息并没有关联性,这就导致一旦发生了故障,运维人员就需要多平台的跳转,不仅延长了告警处理的时长,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更是为找到告警根因增加了难度。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告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