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撐世衞展現大國擔當 全球衞生中國責任重大

中美博奕在貿易、尖端科技、應對全球暖化等領域都能體現出來,最新例子是公共衞生。世界衞生大會近日在瑞士舉行,一如所料,美國又再利用這種國際場合宣洩自身忿懣,除了斥責中國對世衞施加所謂「不當影響」,還批評世衞向中國的所謂「政治壓力」屈服。人們不難從這些高度情緒化的指責中,看到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已經失去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模樣,連公共衞生這種超越國界的全球議題,也要將其政治化。美國兩度宣布退出世衞  特朗普執政風格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高舉單邊主義旗幟,對世衞這種有多個國家參與、不可能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國際組織,抱以強烈的質疑。早於2020年7月初,特朗普便宣布退出世衞,只因相關程序設有一年通知期,結

2025-05-23 00:00:00

的士業界自陷泥沼 莽行難獲公眾支持

香港的士服務質素一直為人詬病,舉凡揀客、拒載、濫收車資等亂象層出不窮。假如業界反躬自省、勇於改革,不失為一個浴火重生的機會。可惜,部分人士執迷不悟,三番四次以「反白牌車」之名,要脅發動示威、罷駛,甚至揚言要進行司法覆核。這些人妄圖將營運困境「甩鍋」政府,將後者塑造成「無能」的稻草人,轉移焦點,掩蓋自身服務缺失。如此拙劣的把戲,不但與民意作對,更曝露既得利益者抗拒改革的醜態,逆潮流而動,必遭社會唾棄。「抗議」行動綁架公眾利益  最近幾年,業界已多次發起所謂「抗議」——2023年曾醞釀在大埔林村許願廣場發起罷工,號召500輛的士參加,最終因林村許願廣場拒絕租借場地,而的士團體未有向警方申請不反

2025-05-22 00:00:00

熱點項目順應需求變化 政策落地營造旅遊氛圍

政府公布了9個旅遊熱點項目,它們遍布香港各區,涵蓋特色遊、生態遊、文化遊、深度遊、地道美食遊。根據主事官員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當局正在加速落實發掘香港旅遊資源的理念,政策亦逐步成型落地。大體上,政府的做法是將那些充滿「港味」的景點整合和串連起來,因應旅遊業形態的轉變,營造一個能夠滿足遊客口味的氛圍。這種策略上的調整,頗有打破思維框架之意味。彈丸之地旅遊資源豐富  近年來,訪港旅客的行為確實變了很多,熱衷於「血拼」者越來越少,喜歡在大街小巷徜徉、在郊野行山尋幽探秘者卻越來越多。這些客人未必能夠為香港貢獻巨大的消費額,卻可創造不少隱性收益,因為他們會直接間接宣揚香港的軟實力。既然這些遊客旨在體

2025-05-21 00:00:00

拖欠積金須重罰 破欠基金可兜底

近年香港經濟大環境欠佳,僱主拖欠強積金供款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積金局發出的繳款通知書,已由2022年34萬張,大增至去年逼近40萬張,去年無法追回的款項甚至高達1300萬元!  2000年開始實施的強積金制度,旨在為數百萬打工仔的退休生活作準備,所以僱主拖欠供款必然背離了制度初衷。有見及此,政府應當負起責任,在看到相關機制有完善空間的時候,主動改革,補齊短板,切實保障僱員權益,讓他們安心退休。  客觀而言,僱主拖欠供款的原因很難一概而論,可以是僱主資金周轉暫時出問題,待財政好轉後便會繳交,但也可以是僱主根本不缺錢,只是將現金流優先撥作其他用途。前一個情況雖然不對,但起碼情有可原;後一個情況

2025-05-20 00:00:00

加強統籌 善用科技 積極解決民生「小事」

過去一周的輿論、新聞焦點,集中於中美關稅貿易戰、俄烏恢復和談,以及本港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附屬法例等「國家大事」。但對一般老百姓而言,在許多舊樓和舊區經常出現的樓宇滲水、冷氣機滴水、「垃圾屋」及蟲鼠滋生問題,還有店舖阻街、雜物霸佔屋苑公共地方、非法展示或張貼街招、海報等「民生小事」,才是最困擾市民的日常生活,影響社會和諧與「幸福感」,增加怨氣及對政府的不滿。修訂衞生條例  加強部門執法權力  立法會日前三讀通過的《2024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草案》,正是為了增強政府處理上述民生問題的能力。例如現行法例只容許相關部門人員在每日上午7時至傍晚7時之間,進入被投訴出現滲水、滴水或蟲鼠滋

2025-05-19 00:00:00

特朗普訪中東只求財 棄價值觀外交

特朗普再次出任美國總統,首次外訪選擇中東3國,實踐其交易哲學,一心求財,與中東國家做重大交易,且狠批美國一直以民主自由等名義插手別國政治,即所謂價值觀外交。特朗普這種只談經濟而不干涉別國意識形態的外交政策,表面與中國甚為相似,然而本質卻極大不同,中國推動的是與別國平等互利雙贏,特朗普則只講美國獨贏,並以經濟、軍力作要脅,損人以自肥。插手別國內政 以制裁改變政權  特朗普一如首任時,首次外訪選擇中東,而非如其前任般選擇西方盟友。特朗普以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為首訪對象,因中東國家有錢,並願意用錢換取美國友好,可成特朗普推翻價值觀外交,落實與全球做大交易的最佳示範。  美國幾十年來外交策略

2025-05-18 00:00:00

超常經濟增幅難持續 關稅回馬槍要提防

關稅戰陰霾下,香港首季GDP按年增長3.1%。開局不俗,主因是貨物出口和服務輸出顯著上升,投資開支也錄得溫和增長,但最關鍵的,還是關稅戰前夕加緊出貨這一因素。如此情況顯然是超乎尋常的,沒有理由假設它會一直持續。儘管政府維持全年增幅2%至3%的預期,但我們要對後勁不繼的可能性作較充分的估算,找方法減輕關稅戰的負面影響。貨物提前付運助谷出口  香港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開門做生意,外部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我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次關稅戰的衝擊可能較特朗普1.0那次還要大,因為稅率更高、覆蓋面更廣。由於業界年初已預計關稅即將殺到,所以「醒目」地將貨物提前付運,造就整體貨物出口增長爆升8.4%。第

2025-05-17 00:00:00

IPO回暖提振市場活力 香港金融中心有序復甦

受惠於外部形勢變化、政策利好等積極因素,香港金融市場今年以來好事頻頻,蜜雪集團、滬上阿姨等企業已先後上市,而昨日截止認購、超額達119倍的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很快亦會掛牌,預料將憑藉300多億元(港元,下同)的集資額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與此同時,本港投資銀行家職位、私銀和家辦牌照數目亦有所增加。綜合這些客觀事實,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香港金融市場正處於有序而健康的復甦軌道。  過往幾年,港股表現確實慘不忍睹,IPO集資額在全球一跌再跌,所以「遺址論」「玩完論」才有炒作的空間。但歷史經驗證明,金融市場總是有起有落。今年以來港股反彈兩成,復甦態勢相當明顯,但好戲還在後頭,

2025-05-16 00:00:00

適度縮短貓狗檢疫期 飼主北上南下添便利

漁農自然護理署近日更新從內地進口貓狗的檢疫安排,自6月3日起,貓狗只要符合相關檢疫規定,持有內地官方獸醫簽發的動物衛生證書,抵港後檢疫期將由現時120日大幅縮減至30日。近年中港融合速度加快,但明顯過長、不合情理的檢疫期,卻為那些北上南下的貓狗主人製造很大困難。如今貓狗檢疫安排大幅放寬,肯定令他們喜出望外。  關於進口貓狗的檢疫安排,本港原先將出口國家或地區劃分為3個組別,其中,第1組、第2組別主要是發達國家,來自當地的貓狗是不須隔離的;來自第3組別的則須隔離至少120天,內地屬於這個組別。但隨着漁護署去年底增設第3A組別國家/地區,將來自當地的貓狗檢疫期縮減至30天,檢疫安排已較原先的合

2025-05-15 00:00:00

收緊移民折射英國右傾 移英港人難獲安居之所

英國最近宣布大幅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將入籍門檻由5年倍增至10年,申請人須具備基本英語能力,同時引入積分制以衡量申請者的貢獻。近年英國外來移民持續增加——在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內,人數甚至達破紀錄的90.6萬人,右翼民粹思潮亦因此得到滋生的溫床,變得越來越有市場。英國政府此刻將政策收緊,多少反映它開始將移民湧入視作一個「問題」,不得不出手糾正。這變動將會帶來何種影響,包括「BNO簽證」持有人會否受到牽連,頓成懸念。右翼政黨選舉屢有斬獲  英國移民政策陡然收緊,背後總有原因。從許多報道可見,當地人越來越關注移民所引發的樓價上升、公共服務資源緊張、本地人生計受威脅之類問題。假如這些問題被別有

2025-05-14 00:00:00

中美關稅聲明喜出望外 經貿談判勿盲目樂觀

中美在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同意大幅互降關稅115%。鑑於中國官媒在會談前才發文說,指望一兩次談判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所以最新發展無疑令人萬分驚喜。中美已經很久沒有在重要會談後發布聯合聲明了,因此這一成果值得雙方倍加珍惜。  這份文件也證明了,即使兩國在許多領域均存在矛盾,但通過友好協商是可以取得成果的。惟與此同時,大家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這次會談絕非一勞永逸,實際上它只是持久戰中的一次短暫休兵而已,還有不少後續問題尚待處理。市場曾對成果半信半疑  以常理推斷,中美這兩個利益高度交纏、在各個領域都有激烈競爭的國家,要達成協議是極不容易的。因此,當特朗普在會談尚未結束之時,在社交媒體上

2025-05-13 00:00:00

破欠基金非「提款機」 當局須打擊僱主濫用

擁有逾30年歷史,高峰期在全港開設超過30間分店的連鎖中式快餐店海皇粥店,日前「突然」宣布因持續出現虧蝕,「被逼」以自願清盤方式拉閘結業。據報該公司拖欠近100名員工的薪酬、強積金、遣散費、代通知金和長期服務金等,總額最少達1500萬元。此數字還未計算各分店累計拖欠的店舖租金、食材費用,以至水、電、燃氣、排污費等政府及公共事業收費。故意拖欠薪金遣散費違法  由於粥店是以有限公司方式營運,在資不抵債之下,幾乎肯定無力償還上述各項欠款,受影響僱員只好向破產欠薪保障基金追討。事件再次令人關注一些無良僱主刻意濫用破欠基金,來為自己拖欠員工的款項埋單,逃避僱主在《僱傭條例》下應有的法律責任。  此外

2025-05-12 00:00:00

習近平訪俄 特朗普難分化中俄友好

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4天出席俄羅斯二戰紀念活動,並與俄國總統普京茶敘,外界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刻意拉攏俄羅斯,建立聯俄制華戰略,對中俄關係影響。習近平在俄,與普京簽署深化兩國夥伴關係、互換20多份中俄合作文本,反映中俄關係節節向上,此因對俄方而言,中俄合作的利益大於美俄合作,且中俄關係可長期穩定發展,美俄關係在特朗普任滿後,很大可能重陷敵對。特朗普離間中俄的算盤,實難打響。普京8月訪華 兩國高層互動頻密  習近平今次訪俄,是他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後第11次,除出席紀念蘇聯二戰歐戰勝利80周年慶典,並與普京舉行茶敘,凸顯兩人私交深厚。習普過去10年會晤超過40次,奠下中俄關係上不封頂的基礎。習

2025-05-11 00:00:00

的士業界危機感加劇 車隊制度亟待優化

的士業界年初曾經威脅罷駛,但很快叫停;沉寂一段時間之後,最近幾天又有一些司機高調起來,要求政府提速修例嚴打非法白牌車。業界的危機感越來越大,已是清楚不過。網約車形成的衝擊確實令的士業界招架不住,加上被視為「救命草」之的士車隊發展又遇上困難,一些司機因此焦躁不安,完全是意料之內的。立法規管網約車滯後  在香港,的士服務質素一直為人詬病,部分司機有缺點乃不爭之事實。但我們不能說整個業界都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的,畢竟願意改革的其實不乏他人,例如早前向特首發信施壓的「的士大王」,本身就有積極參加的士車隊。之所以發信施壓,是因為他認為當局在打擊網約白牌車方面不夠積極,要當局進取一點而已。  無可否認

2025-05-10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