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可买石油股吗? 良心基金难定义 李声扬:搞欧超联都曾被下调ESG评分
2025-04-27 06:00
ESG 投资者去买石油股,就像减肥餐加入炸薯条和雪糕般搞笑。但提议的人,是投资银行高盛的区域研究主管。甚么是ESG?根本龙门任搬。
相信读者都听过甚么是ESG,未听过都要扮听过,否则难以在职场生存,也和别人没有话题。ESG就是环境保护(E,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Social) 以及公司管治(G,Governance)。
和其他各式职场潮语一样,香港打工仔都是不甚了了。HR话要做,就做啦。HR呢?其实也不懂,但老板话要做,就做。不过投资者都在问,传媒都在问,唯有做。难道别人问起,贵公司在ESG方面做了甚么,老板回答「甚么也没有做」吗?正如间间公司都说自己用AI,每间都用大数据。
ESG不难理解,就是上面的「环保,社会责任,公司管治」,也就是「做好事」。赞成者认为做好事天经地义,反对者认为是左翼的无聊东西,本来各不相干。自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不过,ESG结合投资,变成「ESG投资」,还有那些奇怪的「ESG基金」,就够奇怪够搞笑了。听起上来简单,但读者有否细想,ESG投资即是做甚么?举个例,阁下十分支持环保,十分支持保育动物。那很简单呀,自己捐钱,或者做义工,或者写文章令其他人关注此问题。请问这和ESG有何关系?为何我们投资也要讲ESG?
那些「ESG投资」的讲法,是只投资「好」的企业。例如不买烟草股,博彩股,甚至不买军火股,不买石油股。可是,阁下如果不喜欢这些行业,就不要买。为何要有「ESG基金」?
为何要假手于基金经理
换个角度看,投资者买基金(或ETF),为的就是投资。要做善事,自己做呀,为何要假手于基金经理?整件事十分奇怪。ESG投资的一大口号,是「doing well by doing good」。销售人员告诉你,良心公司,表现较好。但真的吗?如果如此,为何还有人买没有良心的公司?明显地,如果良心公司真的表现较好,根本不用搞这些大龙凤。
有个理论,是大家齐齐不买那些无良心的企业,自然令他们得不到资金。相反,大家应该买些良心企业,这些公司就得到资金。但又再想深一层:现有投资者沽出的无良心企业,总要有人接货呀。人人不问价沽,结果就是这些人检了平货,回报更好。而无良心公司没有消失,只是转了手,令某些人掩耳盗铃。相反,良心企业人人买,炒至天价,买的人就要损手。这到头来,是惩罚买良心企业的人呀。
笔者认为,「ESG投资」最大的盲点,在于如何定义「ESG」。讲就容易,实情是龙门任搬。想像一下,若某基金的宗旨,是只买大型股,那该公司就不可能买些仙股,而何谓「大型股」可以清晰定义。同样地,阁下强积金选择买「北美基金」,那个基金经理总不能走去买印尼股票。
但ESG呢?甚么是ESG?甚么是良心?你的良心,和我的良心,是否一样?俄乌战争前,ESG基金当然不买军工股——但俄乌战争后,西方军工公司,是「正义的朋友」,所以又变回良心企业。同样地,烟草公司不符合ESG,很少有人异议。但赌场呢?好吧,赌也是罪恶。但赌场公司又兼营酒店。况且,如果赌场不能买,那港交所呢?盲盒公司呢?界线在哪里?社媒也令人上瘾呀,所以Meta又是不是良心公司?有些人骂「地产霸权」,地产股又是不是ESG?提供资金的银行呢?
文初「ESG买石油股」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搞笑的故事。几年前,一堆欧洲球会,希望脱离现有的欧洲足协(UEFA),另起炉灶,搞个「欧超联」(ESL)。美资银行摩根大通为欧超联提供资金,居然遭到某些机构下调ESG评级。皆因方案一出,欧洲球迷负评不断,认为是贪婪无度,摧毁社会。但搞笑的是,香港球迷却很欢迎欧超联方案,认为欧洲足协腐败。好了,到底谁是谁非?谁的良心才是良心?
最大得益者还是金融机构
ESG听上去伟大,实情漏洞处处。说穿了,最大得益者还是金融机构,将以前的普通指数基金,剔走两只石油股,就变成「良心基金」,然后收高几倍管理费。
笔者并非道德判官,但金融的本质是逐利。若投资者想行善,用自己的方法就好,为何要将金钱交到金融机构之手,要他们代劳?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相关文章
「夹心世代」如何退休? 上有高堂下有子女 新一代更不会供养自己|李声扬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