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息回落 刺激买家入市 李声扬:「震走」实力较差投资者 楼市有望见底
2025-05-11 06:00
近期笔者做网台节目,其中一集主题是「买唔买楼好?」。此话题必然是收视保证,皆因人人是专家。但笔者却不是专家,本栏也不是特别「唱好」楼市,只是笔者向来不太认同主流意见。十年八年前人人一面倒睇好,「唔买就笨」,笔者却有点戒心;现在人人看淡,笔者却不认为楼市永无翻身之日。主流看得太好时,笔者没看得那么好;主流看得很淡时,笔者也没看得那么淡。
有关楼市有机会回稳的因素,本栏已经写过不少。整体来说,那些因素仍然存在。移民潮或者仍未完结,但已开始放慢,更有港人低调回流。与此同时,香港整体人口数字,也在回稳。当然那些高才通,未必会置业,甚至未必在香港留很久。但他们还是要有地方住,还是要租楼,这也会间接支持楼市。同样道理,香港服务业输入不少外劳,外劳差不多肯定不会在香港买楼,但有时雇主要提供宿舍,这也会间接支持楼市。
楼价下跌的同时,租金却在升,可见「经济」未必太差,楼价跌似乎是估值问题。事实上,香港首季的经济增长数字相当不错,到底「经济」是不是真的很差呢?固然我们看到不少餐厅结业,商铺和写字楼租金在跌。但同时间,失业率和通胀都低,不见得是世界末日。
香港利息应已见顶
当然更重要的是,银行拆息回落。详情笔者就不多说,但读者都会见到,香港银行体系结馀在短短几天内,由400亿升至1700亿。利息不外乎是「金钱的价钱」,银行体系结馀多了,拆息自然回落。一个月拆息在短时间已由近4厘回落至2厘水平,是2022年9月以来低位。以此计算,新造按揭的实际按息大约是3.39厘,比封顶的3.5厘更低,是2023年2月以来首次。换句话讲,供楼人士的负担,将会减轻。这也代表更多潜在买家可以入市,购买更贵的单位。难怪近期新地(016)和恒地(012)的股价急升。当然,拆息上升可能只是暂时,但美国整体息口将会下调,看来仍是大概率事件,香港的利息应该也已见顶。
楼市成交转趋活跃
事实上,近期发展商推出的楼盘,整体反应还算不错。开价固然是比发展商几年前的「预期」低了不少,但至少看到只要减价,市场就有不少承接力。整体而言,上个月的物业买卖达到7244宗,是5个月高位,楼市成交转趋活跃(难怪美联股价强势)。
近期也有不少短炒获利个案,除了早前本栏写过「Ken Sir」买的细价楼外,近期传媒报导,有投资者去年底买入北角老牌屋苑城市花园,近650万买入,早前760万沽出,不足半年已获利100万(未扣除使费)。同时间,也有投资者买入旺角60年历史的旧年单位,一个月已升值9%。当然这些新闻,部份是因为地产经纪「放料」,但他们总不能无中生有,似乎不少物业的价值,已变得合理。
或消化沽盘后见底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由于零售和饮食业情况依然恶劣,所以大家往往看到不少「劈价」个案,背后很可能是因为老板本业出了问题,要卖楼救亡,甚至是被银行「call loan」。笔者就不公开名字,但近半年,几家结业的连锁店,都有看到公司老板变卖物业的情况。此情况可能仍陆续有来,所以楼市可能有最后一段压力。但,跌市往往就以「震走」持货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告终。有理由相信,市场在消化这些沽盘后,有机会见底。
Patreon作者 李声扬
相关文章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