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裁员︱学者:本港企业的开始 料更多公司仿效缩规模 AI抢饭碗?吁一类员工「自求多福」
2025-05-14 11:54
【恒生银行/裁员】《星岛》今日(14日)率先报道,恒生银行自3月下旬发放花红后罕有地进行较为广泛的裁员行动,个别部门削减幅度约10%至50%不等,并传裁员行动拟于6月底前完成。此外,恒生又仿效母公司,即使受影响部门尚未被炒的员工,也要重新申请职位,与内外部应徵者竞争。目前恒生正在招聘百多个职位,有关员工可随意申请任何职位。
学者:是次裁员是「本港企业的开始」
浸大商学院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叶伟光今早(14日)在电台节目表示,相信恒生是次裁员是「本港企业的开始」,指传统上恒生是「很关顾员工的企业」,而本港华人机构亦较西方机构「有人情味」,因此普遍较少有大规模裁员。
叶伟光指本港目前GDP增长仅约2%,经济不稳、加上全球竞争、消费模式转变,相信机构会更加考虑如何控制劳动成本,预计接下来不同机构,类似的裁员行动会越来越多,料企业会架构重整,将公司规模控制得越来越小,甚至将部分工作流程外判。
AI影响工作流程 吁基层员工醒觉「自求多福」
据叶伟光了解,今次恒生裁员的「重新见工」,会先审视内部有否适合人员做新岗位,让他们在内部申请。他亦得悉部门主管也受影响,例如两个部门的主管要互相竞争一个职位。他认为优点是内部能提升竞争,但困难就在于管理层如何「留住啲想留嘅人」。
叶伟光相信是次裁员必定对员工士气大受影响,而在当今社会,AI的出现更影响到工作流程。他指企业会找骨干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一员。相反,非核心的基层员工则应醒觉,呼吁他们「自求多福」、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增加职场竞争力。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