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債殖利率狂飆衝擊全球 為何讓日圓更難出現甜甜價?

每天洗不代表有洗乾淨 專家指洗澡最常忽略1處可能發臭發癢

21人已和解!黃子佼今未出庭 「每人20萬元」再與5被害人成立調解

學者籲澳洲改買飛彈 比核潛艦明智

澳洲三日舉行國會大選,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引發澳洲民眾不滿,被認為是選舉變數。圖為墨爾本一處競選看板,後來敗選的保守派領袖達頓被畫成川普。(美聯社)
澳洲三日舉行國會大選,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戰引發澳洲民眾不滿,被認為是選舉變數。圖為墨爾本一處競選看板,後來敗選的保守派領袖達頓被畫成川普。(美聯社)

英國衛報4月刊出澳洲學者帕拉佐的文章,指出澳洲與其仰賴大國保護,更應借重「戰略防禦」的軍事哲學;與其藉澳英美3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取得昂貴核動力潛艦,不如投資在較能大量購買的飛彈和無人機。

現狀國家戰略 澳洲防禦優勢

新南威爾斯坎培拉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兼任教授帕拉佐寫道,澳洲逾一世紀以來都遵照「仰賴強權」的國防政策,先是英國、現為美國;幾屆政府更用AUKUS協議強化該作法,使澳洲未來數10年受制於對美國的依賴。但政府若能更創新思考,早該研議用不同方法實現更強大、獨立的國防政策。

該文說,時值無人系統迅速精進,澳洲根本不需要載人軍艦和潛艦。基於「戰略防禦」概念,1國在戰爭中不必擊敗敵國,只需要剝奪侵略者達成其目標的能力。這最適合澳洲等所謂「現狀國家」;在戰爭時,其唯一目標就是防止現狀改變。這類國家軍事上通常也相對弱於潛在侵略者。

澳洲借重戰略防禦的框架,在軍事和科技上的理由充分。一般認為在戰爭中,進攻方須相對防守方有3比1戰力優勢才能成功。澳洲周邊也有廣袤海域。若遠程打擊飛彈、無人機能結合感測器,即可替防守方提供機會,在周圍建立致命殺傷區。

相較於澳洲希望從美國獲得的核潛艦及澳洲當局計畫打造的軍艦潛艦,飛彈和無人機更划算。最重要的是,現在就可加以運用。

太過依賴美國 恐捲外國衝突

帕拉佐稱,澳洲沒必要在中國沿海等遙遠海域展開行動。此外,澳洲能負擔的潛艦數量太少,其嚇阻力不可靠。飛彈和無人機便宜許多,意味澳洲可成千上萬的購買;對澳洲這種相對小國,投資這些項目將更合理,而非追求少量、極昂貴又易受攻擊的軍艦。

但帕拉佐說,澳洲領袖顯然已決定加強對美國依賴,而非尋求建立能靠自身力量保家衛國的軍隊;這恐怕將帶來幾近毀滅性的代價,不僅將體現於資金開銷,還恐讓澳洲捲入外國主導的戰爭並造成潛在聲譽損失。

或許最糟糕代價是,倘若美中開戰,澳洲將使自己成為攻擊目標,甚至可能是核武攻擊對象;現在開始重新思考還不嫌遲,若澳洲能採納不同軍事哲學來引導安全決策,可能可在很大一部分達成安全自主。

飛彈 美國 澳洲 潛艦

延伸閱讀

澳洲質疑美關稅戰 衝擊AUKUS計畫 無助嚇阻中方

澎湖海上花火節 無人機展演復飛贏喝采

中國「空中無人機航母」下月首飛 可搭載上百枚飛彈

面對地緣政治緊張 歐盟盼與澳洲建立新國防協議

相關新聞

美國傳擬縮編駐韓美軍約4500人 南韓國防部:未與美討論相關事宜

華爾街日報22日引述知情國防官員報導,美國川普政府正在考慮撤回數千名駐韓美軍,此舉可能在區域盟友之間引發新的不安,擔心白...

緬甸強震後的仇恨循環!軍政府一邊救災一邊轟炸

雙方互不信任,「停火」因而淪為一場政治戲碼,各自喊著團結救災,實際上卻各懷鬼胎、暗中備戰。在戰略布局上無人鬆懈,各方都將災後局勢視為延伸戰線,對抗態勢絲毫未減。

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怎麼辦?川普罔顧學生權益,哈佛如何因應?

美國總統川普與美國頂尖學府之間的惡劣關係日久,5月22日川普政府對名校哈佛大學出手:終止哈佛的學生與交換訪客計畫(SEVP)認證,意即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目前哈佛大學有將近6,800名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27%,這項命令將迫使這些國際學生必須設法轉學,否則就得離開美國。消息一出,哈佛校園內人心惶惶,校方直指該命令違法,並表示正在全力為學生提供指導與支持。川普政府下令的理由是指責哈佛大學助長反美、反猶太的暴力行為,並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因而要求哈佛大學在72小時內交出國際學生資料。

廣島原爆紀念首次邀請台灣!台政府該用什麼歷史角度參加?

2024年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下稱和平式典)當天(2024/8/6)電視直播曾發生一段插曲。當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致詞談到:「直到現在我們依舊能看到世界上發生戰爭」時,NHK的鏡頭直接切到台下的以色列駐日大使柯恩(Gilad Cohen),時間長達39秒。

緬甸強震後的仇恨循環:軍政府與反抗軍的「賑災競賽」及戰火持續

3月28日,一場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的大地震突襲緬甸中部實皆市(Sagaing),強震波及奈比多、曼德勒等多地,造成數千人傷亡。這場世紀災難或許成為全國團結自救的契機,卻未能平息持續4年的內戰硝煙。事實上,強震不僅未能讓戰火止息,反而進一步揭露出更為深層的仇恨與對立。軍政府與反抗勢力分別展開賑災行動,單方面宣稱停火,爭相動員資源搶救災民,同時藉機強化自身的正當性與治理形象。在這場人道救援與政治角力交織的局勢中,救災行動迅速淪為平行治理的競逐場域。

烏俄、以哈衝突下,廣島和平紀念儀式「雙標」風波

每年8月6日和8月9日,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都會分別在美軍投下原子彈的那一天舉行和平紀念儀式(平和祈念式典,下稱「和平式典」),這已經當地一大活動。訴求全面廢除核武的廣島和長崎,每年和平式典都會邀請各國大使出席,擁核大國的代表更是最主要的邀請對象。但這項「傳統」卻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被打破:日本政府希望廣島與長崎不要再邀請俄羅斯與白羅斯代表出席,廣島與長崎也照做了。沒想到在2年後,廣島和長崎卻因此陷入風波——2023年以哈衝突爆發之後,以軍報復式攻擊加薩走廊在內的巴勒斯坦地區,造成大量平民死傷。但隔年,廣島並沒有因此拒絕邀請以色列出席和平式典,引發「雙重標準」的批判。長崎則是決定不邀請以色列代表出席,遭到七大工業國(G7)盟友及歐盟聯合抵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