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限期清除淪口號 馬頭山案盡顯高市府僵化被動

高雄馬頭山今年2月間被查獲遭傾倒、掩埋鋁渣等約2800公噸廢棄物,遲未清除令地方及環團憂心汙染環境、衝擊生態,高雄市環保局遲至檢方起訴才令7名涉案行為人限期本月21日前清除,但這7人僅是整個犯罪集團最底層的司機,期限到清除仍是零進度,限期清除淪口號,環保局昨進場只清除市有地部分,私有地部分將發函地主限期7日內清除,居民曾乞求市長陳其邁重視,結果依舊一拖再拖,凸顯市府對環境治理的僵化與被動。
盜採砂石、濫倒廢棄物一直是台灣環境治理最難根絕的犯罪,早已形成黑金產業鏈,犯罪利潤遠大於犯罪成本,集團性犯罪日益猖獗,美濃大峽谷今年1月就查獲盜採,市府除了開罰、限期恢復原狀,看不出積極作為,6月函送地檢署,8月底收網還能逮到現行犯,凸顯開罰對不法集團不痛不癢,與市府等單位執法的被動...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