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DO PLL倍频
时间: 2025-07-05 10:49:10 AIGC 浏览: 28
### Vivado 中 PLL 倍频的配置与实现方法
在 Vivado 工具中,PLL(Phase-Locked Loop)IP 核是一种常用的模块,用于生成具有不同频率、相位和占空比的时钟信号。通过合理配置 PLL 参数,可以实现倍频功能。以下是关于如何在 Vivado 中完成 PLL 倍频的具体方法:
#### 配置输入时钟
PLL 的工作基于输入时钟信号。假设输入时钟为 `sys_clk`,其频率为 50 MHz[^2]。此输入时钟作为 PLL 的基础参考源。
#### 设置目标输出频率
为了实现倍频操作,需要调整 PLL 输出端口的目标频率。例如,在以下情况下:
- 输入时钟频率为 50 MHz;
- 如果希望获得一个 200 MHz 的输出时钟,则可以通过设置倍率参数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来说,PLL 提供了一个 **Multiplier Value** 和 **Divider Value** 来控制输出频率的关系。公式如下所示:
\[ \text{Output Frequency} = \frac{\text{Input Frequency}}{\text{DIVIDER}} \times \text{MULTIPLIER} \]
因此,如果要将 50 MHz 转换为 200 MHz,则可以选择 DIVIDER=1 并 MULTIPLIER=4[^3]。
#### 使用 RTL 模块实例化 PLL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Verilog 实现例子,展示了如何调用并连接 PLL IP 核到顶层设计文件当中。
```verilog
module pll_test(
input sys_clk, // system clock 50Mhz on board
input rst_n, // reset , low active
output reg clk_out // pll clock output J8_Pin3
);
wire locked;
// PLL IP core instantiation
clk_wiz_0 clk_wiz_0_inst (
.clk_in1(sys_clk), // Input clock port
.clk_out1(clk_out), // Output clock port set to desired freq.
.reset(~rst_n), // Active high reset signal
.locked(locked) // Indicates when the clocks are stable
);
endmodule
```
上述代码片段定义了一种基本结构,其中包含了对 PLL IP Core (`clk_wiz_0`) 的引用以及必要的接口声明。
#### 测试与验证
当完成了初步的设计之后,应当利用仿真工具进一步确认电路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推荐采用联合仿真的方式进行测试,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硬件环境下的表现特性[^1]。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会遇到警告提示——比如设定过高或过低的工作频率范围之外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引起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的现象发生。
####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 PLL IP 核的各项参数精确调节即可轻松达成所需的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倍频处理在内的多种复杂场景应用均能胜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