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cher接入k8s
时间: 2023-06-22 17:18:28 浏览: 164
要将 Rancher 接入 Kubernetes 集群,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安装 Helm 工具;
2. 使用 Helm 安装 Rancher Server Chart;
3. 配置 Kubernetes API 访问方式,以便 Rancher Server 可以连接到 Kubernetes 集群;
4. 在 Rancher Server 中添加 Kubernetes 集群。
具体步骤可以参考 Rancher 官方文档中的说明。
相关问题
rancher接入k8s,pod显示CrashLoopBackOff
Rancher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管理平台,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部署、管理和扩展Kubernetes集群。当你在Rancher中接入Kubernetes集群后,你可以使用Rancher提供的图形化界面来管理你的应用程序和容器。
关于Pod显示CrashLoopBackOff的问题,这通常表示Pod在启动后立即崩溃并无法恢复。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 应用程序错误:Pod中的应用程序可能存在错误,导致崩溃。你可以查看Pod的日志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并尝试修复应用程序中的错误。
2. 资源不足:Pod可能由于资源不足而崩溃,例如内存或CPU。你可以检查Pod所在节点的资源使用情况,并确保为Pod分配足够的资源。
3. 配置问题:Pod的配置可能存在问题,例如容器启动命令、环境变量或挂载的卷等。你可以检查Pod的配置文件,并确保其正确性。
4. 依赖关系问题:Pod可能依赖其他服务或资源,如果这些依赖项无法满足,Pod可能会崩溃。你可以检查Pod所依赖的服务或资源是否可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导致Pod显示CrashLoopBackOff的原因,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查和修复。
k8s centos
### CentOS 上安装和配置 Kubernetes (k8s)
#### 准备环境
为了确保 Kubernetes 能够顺利运行,在所有节点上都需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解压安装包、创建必要的配置文件以及调整系统设置。
- 创建 `/etc/modules-load.d/containerd.conf` 配置文件并使其生效,以支持容器化应用的管理[^3]。
```bash
cat <<EOF | sudo tee /etc/modules-load.d/containerd.conf
overlay
br_netfilter
EOF
sudo modprobe overlay
sudo modprobe br_netfilter
```
- 创建 `/etc/sysctl.d/99-kubernetes-cri.conf` 文件来优化网络性能参数,并通过 `sysctl --system` 命令让这些更改立即起作用:
```bash
cat <<EOF | sudo tee /etc/sysctl.d/99-kubernetes-cri.conf
net.bridge.bridge-nf-call-ip6tables = 1
net.bridge.bridge-nf-call-iptables = 1
net.ipv4.ip_forward = 1
EOF
sudo sysctl --system
```
对于 Linux 内核版本高于 4.19 的情况,还需要加载 IPVS 模块以便更好地处理负载均衡任务。
####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与功能
为提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建议关闭 swap 分区,并禁用 SELinux 和防火墙服务。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 使用命令 `swapoff -a && sed -i '/ swap / s/^/#/' /etc/fstab` 来临时关闭交换空间,并修改 fstab 文件实现永久关闭;
- 执行 `setenforce 0 &&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permissive/' /etc/selinux/config` 将 SELinux 设置为宽容模式;
- 运行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止默认防火墙服务自动启动;
#### 安装 Container Runtime 及 CNI 插件
Container runtime 是 K8S 中负责管理和调度容器的核心组件之一。这里推荐使用 containerd 或者 Docker Engine 作为运行时引擎。同时也要记得安装相应的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用于定义 Pod 间的通信方式。
```bash
curl https://releases.rancher.com/install-docker/20.10.sh | sh
yum install -y cri-tools cni-plugins
```
#### 主要工具的获取
接下来就是安装 kubectl, kubeadm 和 kubelet —— 构成 Kubernetes 控制平面的基础构件。可以通过 YUM 包管理系统轻松获得它们最新稳定版次发布。
```bash
cat <<EOF | sudo tee /etc/yum.repos.d/kubernetes.repo
[kubernetes]
name=Kubernetes
baseurl=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yum/repos/kubernetes-el7-\$basearch
enabled=1
gpgcheck=1
repo_gpgcheck=1
gpgkey=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yum/doc/rpm-package-key.gpg
exclude=kube*
EOF
yum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disableexcludes=kubernetes
systemctl enable --now kubelet
```
#### 初始化 Master 节点
当一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始初始化 master 节点了。此过程会自动生成集群所需的各项资源对象及其关联证书材料。注意保存好输出中的 join token 信息,后续 worker node 加入时需要用到它。
```bash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mkdir -p $HOME/.kube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
#### 添加 Worker Node 到 Cluster
最后一步是在额外的工作节点上重复前面提到的部分步骤,特别是关于关闭 SWAP 和安装必要软件包等内容。完成后即可利用之前记录下来的 Token 字符串将其接入到现有集群当中去。
```bash
kubeadm join <master-ip>:<master-port> --token <token>
```
上述流程涵盖了从零构建一个基于 CentOS 平台上的单机或多主机分布式系统的全过程概述。当然实际生产环境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更多细节方面的考量因素,比如高可用架构设计或者存储解决方案的选择等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