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rduino中编写一段代码实现温度传感器
时间: 2025-06-16 20:58:52 浏览: 13
要在 Arduino 中实现温度传感器功能,以下是完整的代码示例及其解释:
### 温度传感器 LM35 实现代码
```cpp
// 定义LM35传感器连接的模拟输入引脚
const int lm35Pin = A0;
void setup() {
// 初始化串口通信,波特率为9600
Serial.begin(9600);
}
void loop() {
// 读取模拟输入引脚的电压值
int sensorValue = analogRead(lm35Pin);
// 将传感器值转换为摄氏度
// 计算公式:温度(°C)= (传感器数值 × 参考电压 / 分辨率)× 系数
// 对于LM35,默认系数为100,参考电压为5V,分辨率为1024
float voltage = (sensorValue * 5.0) / 1024.0;
float temperature = voltage * 100.0;
// 打印温度值到串口监视器
Serial.print("Temperature: ");
Serial.print(temperature);
Serial.println(" °C");
// 延迟1秒以便观察数据变化
delay(1000);
}
```
---
### 关键点解析
1. **定义引脚**
使用 `A0` 引脚作为 LM35 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口。这是因为 LM35 输出的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 ADC(模数转换器)进行处理[^1]。
2. **初始化串口通信**
在 `setup()` 函数中调用 `Serial.begin(9600)` 来设置串口通信速率。这使得我们可以将测量的数据发送至电脑上的串口监视器查看[^2]。
3. **读取传感器数据**
利用 `analogRead()` 函数从指定的模拟输入引脚读取原始数据。返回值范围是从 0 到 1023,对应于 0 至 5V 的电压范围[^3]。
4. **转换为实际温度**
根据 LM35 的特性,其输出电压与被测温度成正比关系,比例因子约为每摄氏一度增加 10mV。因此,计算公式为 `(voltage * 100)`,其中 `voltage` 是由 ADC 转换得到的实际电压值[^4]。
5. **延迟时间设定**
添加 `delay(1000)` 使每次循环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方便用户实时监控温度变化情况而不至于造成视觉混乱。
---
### 注意事项
- 如果使用不同的电源供电,请确认参考电压是否仍保持在标准的 5V 水平;
- 需要校准具体应用场合下可能存在的误差偏差;
- 测试前建议检查硬件连线无误后再上传程序到开发板上运行测试。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