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简单移动平均法n
时间: 2025-08-02 13:38:16 浏览: 3
### 如何在 Excel 中实现 n 期的简单移动平均法
在 Excel 中,可以通过公式和图表功能轻松实现 n 期的简单移动平均法。以下是具体方法:
#### 1. 数据准备
假设时间序列数据位于列 A 和列 B 中,其中:
- 列 A 表示时间点(如日期或月份)。
- 列 B 表示对应的实际观测值。
例如:
| A | B |
|---------|-----|
| 时间 | 值 |
| 1月 | 10 |
| 2月 | 15 |
| 3月 | 20 |
| 4月 | 25 |
| 5月 | 30 |
#### 2. 计算简单移动平均值
选择一个适当的跨越期数 \( n \)。例如,如果 \( n = 3 \),则从第 \( n+1 \) 行开始计算移动平均值。
在 C 列中输入公式以计算简单移动平均值。对于第 \( n+1 \) 行(即第 4 行),使用以下公式:
```excel
=AVERAGE(B2:B4)
```
这表示计算前 3 个值的平均值。
然后将此公式向下拖动以填充后续单元格。例如,对于第 5 行,公式会自动调整为:
```excel
=AVERAGE(B3:B5)
```
#### 3. 动态调整 n 的值
如果需要动态调整 \( n \) 的值,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中输入 \( n \) 的值(例如,在 D1 单元格中输入 \( n \))。然后修改公式为:
```excel
=AVERAGE(OFFSET(B1,ROW()-1-$D$1,0,$D$1))
```
这个公式利用 `OFFSET` 函数根据 \( n \) 的值动态调整范围。
#### 4. 创建移动平均图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趋势,可以创建一个折线图:
1. 选择 A 列、B 列和 C 列的数据。
2. 插入一个折线图。
3. 在图表中,实际观测值和移动平均值将以两条不同的线显示,便于观察趋势。
####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示例,假设 \( n = 3 \):
| A | B | C |
|---------|-----|-----------|
| 时间 | 值 | 移动平均 |
| 1月 | 10 | |
| 2月 | 15 | |
| 3月 | 20 | |
| 4月 | 25 | 15 |
| 5月 | 30 | 20 |
公式在 C4 单元格中为:
```excel
=AVERAGE(B2:B4)
```
#### 注意事项
- 如果时间序列数据包含缺失值,则需要先处理这些缺失值,或者在公式中加入额外逻辑以忽略缺失值[^1]。
- 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平滑波动较大的数据,但对于快速变化的趋势可能不够敏感[^2]。
```python
# 示例 Python 代码用于验证 Excel 公式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值': [10, 15, 20, 25, 30]}
df = pd.DataFrame(data)
n = 3
df['移动平均'] = df['值'].rolling(window=n).mean()
print(df)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