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 1.8 G1垃圾回收jvm参数配置
时间: 2024-03-04 21:47:21 浏览: 239
JDK 1.8引入了G1(Garbage-First)垃圾回收器作为一种新的垃圾回收方式。G1垃圾回收器的目标是在保持低延迟的同时,实现高吞吐量和高内存利用率。下面是一些JVM参数配置的示例,用于调整G1垃圾回收器的行为:
1. -XX:+UseG1GC:启用G1垃圾回收器。
2. -XX:MaxGCPauseMillis=<n>:设置最大垃圾回收停顿时间的目标值(单位:毫秒)。默认值是200毫秒。
3. -XX:G1HeapRegionSize=<n>:设置堆区域大小的目标值(单位:字节)。默认值是堆大小的1/2000。
4. -XX:ParallelGCThreads=<n>:设置并行垃圾回收线程数的目标值。默认值是CPU核心数的1/4。
5. -XX:ConcGCThreads=<n>:设置并发垃圾回收线程数的目标值。默认值是CPU核心数的1/4。
6.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n>:设置触发并发标记周期的堆占用率阈值。默认值是45%。
7. -XX:G1ReservePercent=<n>:设置作为保留空间的堆占用率阈值。默认值是10%。
8. -XX:G1MixedGCLiveThresholdPercent=<n>:设置混合垃圾回收周期中存活对象的占比阈值。默认值是65%。
9. -XX:G1MixedGCCountTarget=<n>:设置混合垃圾回收周期的目标次数。默认值是8次。
请注意,这些参数只是示例,具体的配置应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硬件环境进行调整。
相关问题
JDK1.8垃圾回收
### JDK 1.8 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 年轻代与老年代的划分
Java虚拟机(JVM)内存分为年轻代和老年代。年轻代主要存储新创建的对象,当对象经历多次垃圾回收仍然存活,则会被移动到老年代[^1]。
#### 新生代垃圾收集器
在JDK 1.8中,默认情况下使用的新生代垃圾收集器为`ParNew`收集器,在多核环境中表现良好。此收集器采用复制算法来清理年轻代空间,能高效处理大量短生命周期对象。对于追求低延迟的应用场景尤为适用[^2]。
#### 老年代垃圾收集器
针对老年代,JDK 1.8默认配置了CMS (Concurrent Mark Sweep) 收集器。该收集器的特点是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并发运行应用程序线程,从而减少停顿时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工作原理,可能会导致碎片化问题的发生。
#### G1收集器介绍
随着版本演进,G1(Garbage First)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之一。尽管G1并非自JDK 1.8起就是默认设置,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采纳。G1通过将整个堆划分为多个区域(region),并优先考虑那些含有更多可回收空间的部分来进行垃圾回收操作。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长时间暂停的风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传统分代模型带来的局限性。
```java
// 使用VisualVM监控JVM性能参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启动jvisualvm工具查看当前程序的GC情况
}
```
#### 垃圾回收触发条件
当年轻代的空间不足时会触发Minor GC;而Full GC则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形下:永久区满溢、显式调用System.gc()方法或是老年代剩余容量不足以容纳即将晋升的对象等[^3]。
#### 强引用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强引用关系的对象不会轻易被垃圾回收机制所释放。除非这些对象之间的所有可达路径都被切断,即没有任何活动线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访问它们,否则即使发生GC也不会对该部分内存进行回收动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