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协程使用
时间: 2023-09-01 08:09:18 AIGC 浏览: 137
Python 协程是一种轻量级的多任务处理方式,可以实现异步编程。在 Python 中,协程通过 `asyncio` 模块来实现。
要创建一个协程,需要使用 `async` 关键字定义一个异步函数。可以使用 `await` 关键字来挂起协程的执行,等待其他协程或者异步操作完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ython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hello():
print("Hello")
await asyncio.sleep(1)
print("World")
async def main():
await asyncio.gather(hello(), hello(), hello())
asyncio.run(main())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hello` 的协程函数,其中打印了 "Hello",然后通过 `await asyncio.sleep(1)` 挂起执行 1 秒钟,最后打印 "World"。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使用 `asyncio.gather()` 来同时运行多个协程。
要运行协程,我们使用 `asyncio.run()` 函数来启动 `main` 函数。
通过使用协程,我们可以实现非阻塞的异步操作,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响应性。
相关问题
Python协程
### Python 协程的使用与实现
#### 1. Python 协程的基础概念
Python 中的协程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允许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暂停并稍后恢复。这种机制使得异步编程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 I/O 密集型应用的性能[^2]。
从语法上看,现代 Python 推荐使用 `async def` 定义协程,并通过 `await` 关键字调用其他协程或等待异步操作完成。这种方式取代了早期版本中的 `@coroutine` 装饰器定义方式,后者已被废弃[^2]。
---
#### 2. Python 协程的核心组件
Python 的协程依赖于以下几个核心组件:
- **事件循环 (Event Loop)**
事件循环是协程运行的基础环境。它是负责调度和管理协程的任务中心。可以通过 `asyncio.get_event_loop()` 获取当前线程的默认事件循环实例[^3]。
- **Future 对象**
Future 是一种表示尚未完成的操作的结果的对象。它可以用来跟踪任务的状态以及最终返回值。
- **Task 对象**
Task 是 Future 的子类,用于封装协程对象以便由事件循环管理和调度。当创建一个 Task 实例时,会自动将其加入到事件循环中以供后续执行。
---
#### 3. Python 协程的工作流程
以下是 Python 协程的基本工作流程:
1. 用户编写基于 `async def` 的协程函数。
2. 将这些协程传递给事件循环进行注册。
3. 当某个协程遇到耗时操作(如网络请求、文件读写)时,它会主动释放控制权 (`await`) 并让出 CPU 时间片。
4. 一旦阻塞操作完成,事件循环重新激活相应的协程继续执行剩余逻辑。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如何利用 `asyncio` 库来运行多个并发任务:
```python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fetch_data():
print("Start fetching data...")
await asyncio.sleep(2) # Simulate an IO-bound operation.
print("Data fetched.")
return {"data": "example"}
async def main():
task1 = asyncio.create_task(fetch_data()) # Create a new coroutine as a task.
task2 = asyncio.create_task(fetch_data())
result1 = await task1 # Wait until the first task completes.
result2 = await task2 # Then wait for the second one.
print(result1, result2)
# Run the event loop with our main function.
if __name__ == "__main__":
asyncio.run(main())
```
在这个示例中,两个独立的 `fetch_data` 函数被作为任务提交给了事件循环。尽管它们共享相同的代码路径,但由于引入了 `await asyncio.sleep(2)` 这样的挂起点,因此可以交替推进各自进度而无需额外线程支持。
---
#### 4. Python 协程的底层实现细节
Python 的协程本质上是由生成器扩展而来的一种结构化形式。具体来说,在编译阶段,标记为 `async def` 的函数会被转换成特殊类型的生成器——即具备状态机特性的可迭代对象。
每当调用这样的协程时并不会立即执行其中的内容;相反,它仅会产生一个新的生成器实例。只有当我们显式地向该生成器发送消息或者启动它的下一步动作时才会触发实际计算过程。
为了简化开发者体验,标准库提供了诸如 `ensure_future`, `create_task` 等辅助工具帮助我们轻松处理复杂的嵌套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新建立起来的任务都会绑定至特定的事件循环上下文中去运作。这意味着如果尝试脱离原有关联关系,则可能导致异常情况发生。
---
#### 5. 总结
综上所述,Python 的协程设计既考虑到了易用性也兼顾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借助强大的 `asyncio` 生态体系,我们可以构建高效的高并发应用程序而不必担心传统多线程模型带来的复杂同步难题。
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排除将来会有进一步改进空间存在。例如目前尚存的一些局限之处包括但不限于 GIL 锁制约下真正的并行能力不足等问题待解决。
---
python协程
协程(Coroutine)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它可以在单个线程中实现多任务并发处理。Python中的协程通过生成器(generator)实现,使用yield语句来实现协程的暂停和恢复操作。
在Python 3.5之后,Python引入了async/await关键字,使得协程的使用更加方便和简洁。
下面是一个使用yield实现协程的示例:
```python
def coroutine():
print("coroutine started")
while True:
value = yield
print("Received value: ", value)
c = coroutine()
next(c) # 启动协程
c.send(1) # 发送值,并打印接收到的值
c.send(2)
```
输出:
```
coroutine started
Received value: 1
Received value: 2
```
在上面的代码中,使用yield语句实现了协程的暂停和恢复操作。在调用`c.send()`方法时,会将值发送给协程,并从yield语句处恢复协程的执行。协程会处理接收到的值,并在下一个yield语句处暂停,等待下一次发送。
除了使用yield语句来实现协程外,Python 3.5之后还可以使用async/await关键字来定义协程。使用async/await关键字定义的协程更加简洁和易于理解。下面是一个使用async/await关键字实现的协程示例:
```python
async def coroutine():
print("coroutine started")
while True:
value = await asyncio.sleep(1)
print("Received value: ", value)
asyncio.run(coroutine())
```
在上面的代码中,使用async/await关键字定义了一个协程。使用`asyncio.sleep()`函数来实现协程的暂停操作,并在下一次事件循环时恢复协程的执行。使用`asyncio.run()`函数来运行协程。
总的来说,协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并发编程技术,可以在单个线程中实现高并发的处理。在Python中,可以使用生成器和async/await关键字来实现协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