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f103正点原子精英版战舰的示波器
时间: 2023-07-29 11:04:02 AIGC 浏览: 315
STM32F103正点原子精英版战舰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开发板,配备了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多个通信接口、GPIO口、模数转换器等。正点原子公司给出了开源的固件库和示例代码,方便开发者使用。
在该开发板上实现示波器功能需要利用其中的ADC模数转换器、DMA控制器、LCD显示等资源。示波器的原理是通过采样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DMA传输到内存中,再通过LCD实时绘制波形图。
首先,需要使用开发板上的ADC模块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可以通过设置ADC控制寄存器来配置采样精度、采样速率等参数。采样数据可以通过DMA控制器直接传输到内存中,减少了CPU的负担。
然后,利用采样得到的数据,在LCD上绘制波形图。可以使用开发板上的TFT LCD模块,通过驱动程序将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像素点,并实时刷新到LCD屏幕上,从而形成波形图。可以选择不同的显示方式,例如线性、点阵等,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对于更高级的示波器功能,例如闭锁显示、触发功能、自动测量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算法和逻辑设计。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结合硬件资源,实现这些功能。
总之,基于STM32F103正点原子精英版战舰的示波器的实现涉及到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和波形绘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充分利用该开发板的硬件资源和开源的固件库,可以实现一个功能强大的示波器。
相关问题
正点原子战舰f103示波器
### 正点原子战舰F103示波器相关资料概述
正点原子战舰板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发板,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其配套资源丰富,包括详细的文档、源码以及视频教程,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并深入理解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原理。
#### 双通道示波器与频谱仪项目简介
正点原子战舰板STM32F103双通道示波器与频谱仪程序是一项开源项目,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便捷的手持信号分析工具[^3]。该项目不仅提供了基础的功能实现,还通过丰富的扩展选项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以下是项目的几个核心特点:
- **双通道输入支持**:允许同时采集两路模拟信号。
- **实时显示**:利用LCD屏幕展示波形数据。
- **频率分析能力**:集成FFT算法完成频域变换,从而具备频谱分析功能。
- **可移植性强**:基于STM32微控制器架构设计,便于移植到其他平台。
#### 获取官方资源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该示波器模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获取所需材料:
1. **购买正版设备**
如果尚未拥有实物,则建议访问指定电商平台选购正品硬件产品。例如,在天猫店铺找到对应型号的商品链接即可下单采购[^1]^,^[^2]^。
2. **下载技术文档包**
官方网站提供了完整的工程文件集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C语言源代码、PDF版操作手册及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录像等内容。具体网址如下所示:
```
http://www.openedv.com/thread-340252-1-1.html
```
3. **查阅相关章节说明**
针对特定主题如蜂鸣器驱动电路调试方法或者I²C通信协议实践案例等均能在《正点原子》系列书籍里寻得解答^,^^。
4. **研究底层机制**
对于希望进一步探究其实现细节的朋友来说,熟悉定时器工作原理及其API调用方式尤为重要[^4]^,^[^5]^。这部分知识有助于掌握AD采样速率调节技巧以及中断服务例程编写要点等方面的知识点。
```c
// 示例代码片段 - 初始化TIMx用于生成PWM信号
void MX_TIM3_Init(void){
TIM_HandleTypeDef htim3;
__HAL_RCC_TIM3_CLK_ENABLE();
htim3.Instance = TIM3;
htim3.Init.Prescaler = 83; // 设置预分频值
htim3.Init.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htim3.Init.Period = 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初值设定
HAL_TIM_PWM_Init(&htim3);
}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配置通用定时器来输出占空比可控的脉宽调制(PWM)波形,这对于构建精确的时间基准非常关键。
---
###
基于STM32F103VET6,寻找正点原子关于USB HID的相关材料
<think>好的,用户想找基于STM32F103VET6的正点原子USB HID相关资料。首先,我需要确认正点原子是否有相关开发板使用这个型号。比如战舰、精英板可能用的是STM32F103ZET6,但VET6可能出现在其他型号中。可能需要用户确认具体开发板型号,或者正点原子是否有对应的例程。
接下来,正点原子通常会提供丰富的例程,包括USB部分。用户需要知道他们的资料里是否有USB HID的例子。比如他们的资料盘里可能有实验xx的USB例程,比如HID鼠标或键盘。但不同开发板可能配置不同,需要对应查找。
然后,文档部分,正点原子的《STM32F1开发指南》里应该有USB章节,特别是HID设备部分。需要指导用户查阅相关章节,了解硬件连接和软件配置。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参考STM32的官方文档,比如参考手册和USB库文件,这可能对理解底层驱动有帮助。正点原子的例程可能基于标准外设库或HAL库,需要用户注意库的版本。
如果用户遇到问题,可能需要检查硬件连接,比如USB接口是否正确,DP引脚的上拉电阻,以及时钟配置是否正确。软件方面,端点配置、报告描述符是否正确,以及中断处理是否正常。
最后,建议用户利用正点原子的论坛或技术支持渠道,如果有例程问题或硬件兼容性问题,可以进一步寻求帮助。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STM32F103VET6与例程中使用芯片的差异,比如引脚定义或内存大小,适当调整代码。</think>关于基于STM32F103VET6芯片的正点原子USB HID开发资料,以下是分步骤说明:
1. **硬件确认**
- 确认您的开发板型号(如战舰V3/精英板需注意:STM32F103VET6与ZET6引脚兼容但封装不同)
- 检查板载USB接口类型(USB_DEVICE接口需连接PA11(D-)/PA12(D+)引脚)
2. **获取官方资料**
- 下载正点原子配套资料包(路径:`A盘\4,程序源码\标准例程-库函数版本\实验xx USB虚拟串口`)
- 重点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第XX章USB通信章节
- 需要文件:
```
USB_DEVICE/Class/HID 目录下的hid_core.c/.h
USB_DEVICE/Target 目录下的usb_conf.h
```
3. **关键代码配置**
- 修改设备描述符(示例片段):
```c
uint8_t* USBD_HID_DeviceDescriptor(USBD_SpeedTypeDef speed, uint16_t *length) {
static uint8_t devDesc[0x12] = {
0x12, // bLength
USB_DESC_TYPE_DEVICE, // bDescriptorType
0x00, 0x02, // bcdUSB
0x00, // bDeviceClass
... // 其他参数需与HID设备类型匹配
};
*length = sizeof(devDesc);
return devDesc;
}
```
- 配置HID报告描述符(数据输入输出格式定义)
4. **时钟配置验证**
- 确保系统时钟设置为72MHz(USB模块要求精确48MHz时钟)
- 检查`system_stm32f1xx.c`中的PLL配置:
```c
#define PLL_MUL (RCC_CFGR_PLLMULL9) // 8MHz晶振时9倍频
```
5. **调试要点**
- 使用BUS Hound工具监测USB数据流
- 检查端点配置冲突(HID默认使用控制端点+中断端点)
- 注意`usb_pwr.c`中的电源管理函数`Suspend/Resume`调用
**补充说明**:正点原子部分例程默认使用USB转串口协议,如需纯HID通信需要:
1. 在`usbd_conf.h`中关闭CDC类配置
2. 修改`usbd_desc.c`中的PID/VID标识符
3. 实现`USBD_HID_SendReport()`函数进行数据发送
**推荐参考资料**:
- 正点原子论坛的`USB专题帖`(含STM32F1 HID固件升级方案)
- ST官方文档`UM0424 USB-FS-Device development kit`
- USB Implementers Forum发布的`HID Usage Tables 1.12`
若遇到枚举失败问题,建议按以下顺序排查:
1. 测量VBUS电压是否稳定(需5V±5%)
2. 检查DP引脚1.5kΩ上拉电阻连接
3. 用示波器观察USB数据线信号质量
4. 验证`USBD_Init()`函数返回值是否等于`USBD_OK`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