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std::this_thread超时退出

时间: 2025-07-12 12:49:16 浏览: 14
### 使用 `std::this_thread` 实现超时退出功能 在 C++ 中,可以利用 `std::this_thread::sleep_for` 或者 `std::this_thread::sleep_until` 来实现简单的线程休眠操作。然而,如果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处理超时退出,则通常会结合条件变量(如 `std::condition_variable`)或者定时器机制。 以下是通过 `std::this_thread` 结合其他工具实现超时退出的一种常见方式: #### 方法一:使用 `std::condition_variable` 和 `wait_for` 可以通过 `std::condition_variable::wait_for` 函数,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等待某个条件满足。如果超过设定的时间范围而条件仍未满足,则可以选择退出当前的操作。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chrono>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std::mutex mtx; bool ready = false; void worker()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tx); if (cv.wait_for(lock, std::chrono::seconds(5), [] { return ready; })) { std::cout << "Condition met! Proceeding..."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Timeout occurred!" << std::endl; } } int main() { std::thread t(worker); // Simulate some work before setting the condition.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milliseconds(6000)); // Sleep longer than timeout to trigger a timeout.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ready = true; // Set the condition after sleeping. } cv.notify_one(); // Notify waiting thread that the condition is set. t.join(); } ``` 上述代码展示了如何设置一个超时时间为 5 秒的等待过程[^2]。如果主线程未能及时完成某些工作并触发条件变量的通知,则子线程会在超时后自动退出。 #### 方法二:使用 `std::future` 和 `std::async` 另一种方法是借助 `std::future` 和 `std::async` 进行异步任务管理,并通过其状态判断是否发生超时。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uture> #include <chrono> int long_running_task(int value) {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value)); return value * 2; } int main() { auto future_result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long_running_task, 3); // Task takes 3 seconds. try { if (future_result.wait_for(std::chrono::seconds(2)) == std::future_status::ready) { // Wait up to 2 seconds. int result = future_result.get(); std::cout << "Task completed with result: " << result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Task timed out." << std::endl; } } catch (const std::exception& e) { std::cerr << "Exception caught: " << e.what() << std::endl;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启动了一个耗时较长的任务,并设置了最大允许等待时间为 2 秒。如果任务未在此期间完成,则报告超时情况[^3]。 --- ### 总结 无论是采用条件变量还是未来对象的方式,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线程的行为以响应特定事件或达到预定时限后的动作。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以及系统的复杂度考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 独占分配器 * 用以解决以下问题: * 1. 实现tensor复用的问题 * 2. 对于tensor使用的两个阶段实现并行,时间重叠 * 阶段一:预处理准备 * 阶段二:模型推理 * * 设计思路: * 以海底捞吃火锅为类比,座位分为两种:堂内吃饭的座位、厅外等候的座位 * * 1. 初始状态,堂内有10个座位,厅外有10个座位,全部空 * 2. 来了30个人吃火锅 * 3. 流程是,先安排10个人坐在厅外修整,20人个人排队等候 * 4. 由于堂内没人,所以调度坐在厅外的10个人进入堂内,开始吃火锅。厅外的10个座位为空 * 5. 由于厅外没人,所以可以让排队的20人中,取10个人在厅外修整 * 6. 此时状态为,堂内10人,厅外10人,等候10人 * 7. 经过60分钟后,堂内10人吃完,紧接着执行步骤4 * *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图像输入过程有预处理、推理 * 我们的目的是让预处理和推理时间进行重叠。因此设计了一个缓冲区,类似厅外等候区的那种形式 * 当我们输入图像时,具有2倍batch的空间进行预处理用于缓存 * 而引擎推理时,每次拿1个batch的数据进行推理 * 当引擎推理速度慢而预处理速度快时,输入图像势必需要进行等候。否则缓存队列会越来越大 * 而这里提到的几个点就是设计的主要目标 **/ #ifndef MONOPOLY_ALLOCATOR_HPP #define MONOPOLY_ALLOCATOR_HPP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utex> #include <memory> template<class _ItemType> class MonopolyAllocator{ public: /* Data是数据容器类 允许query获取的item执行item->release释放自身所有权,该对象可以被复用 通过item->data()获取储存的对象的指针 */ class MonopolyData{ public: std::shared_ptr<_ItemType>& data(){ return data_; } void release(){manager_->release_one(this);} private: MonopolyData(MonopolyAllocator* pmanager){manager_ = pmanager;} private: friend class MonopolyAllocator; MonopolyAllocator* manager_ = nullptr; std::shared_ptr<_ItemType> data_; bool available_ = true; }; typedef std::shared_ptr<MonopolyData> MonopolyDataPointer; MonopolyAllocator(int size){ capacity_ = size; num_available_ = size; datas_.resize(size); for(int i = 0; i < size; ++i) datas_[i] = std::shared_ptr<MonopolyData>(new MonopolyData(this)); } virtual ~MonopolyAllocator(){ run_ = false; cv_.notify_all();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lock_); cv_exit_.wait(l, [&](){ return num_wait_thread_ == 0; }); } /* 获取一个可用的对象 timeout:超时时间,如果没有可用的对象,将会进入阻塞等待,如果等待超时则返回空指针 请求得到一个对象后,该对象被占用,除非他执行了release释放该对象所有权 */ MonopolyDataPointer query(int timeout = 10000){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lock_); if(!run_) return nullptr; if(num_available_ == 0){ num_wait_thread_++; auto state = cv_.wait_for(l, std::chrono::milliseconds(timeout), [&](){ return num_available_ > 0 || !run_; }); num_wait_thread_--; cv_exit_.notify_one(); // timeout, no available, exit program if(!state || num_available_ == 0 || !run_) return nullptr; } auto item = std::find_if(datas_.begin(), datas_.end(), [](MonopolyDataPointer& item){return item->available_;}); if(item == datas_.end()) return nullptr; (*item)->available_ = false; num_available_--; return *item; } int num_available(){ return num_available_; } int capacity(){ return capacity_; } private: void release_one(MonopolyData* prq){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lock_); if(!prq->available_){ prq->available_ = true; num_available_++; cv_.notify_one(); } } private: std::mutex lock_;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_;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_exit_; std::vector<MonopolyDataPointer> datas_; int capacity_ = 0; volatile int num_available_ = 0; volatile int num_wait_thread_ = 0; volatile bool run_ = true; }; #endif // MONOPOLY_ALLOCATOR_HPP解释一下每一行代码什么意思,具体一些

libopencv_core.so (offset 0x39b8000) (cv::Mat::copyTo(cv::_OutputArray const&) const+1036) (BuildId: dd3e2a5c1c65a2eabf759488561f91cffe6d0b66) libopencv_videoio.so (offset 0x478a000) (BuildId: 075fdde69f07b5e225c601628b28106c7470bc7a) libopencv_videoio.so (offset 0x478a000) (cv::VideoCapture::retrieve(cv::_OutputArray const&, int)+84) (BuildId: 075fdde69f07b5e225c601628b28106c7470bc7a) libopencv_videoio.so (offset 0x478a000) (cv::VideoCapture::read(cv::_OutputArray const&)+96) (BuildId: 075fdde69f07b5e225c601628b28106c7470bc7a) libyolov8pose.so (offset 0xa308000) (open_media+608) (BuildId: 08e63acf44b2cf95110692e2bf11fa651d956a36) app No Devices AndroidManifest.xml X ActionType.ktX Constants.kt build.gradle.kts (:app) C++ yolov8rknn.cpp MainActivity.kt // 检查流是否打开 if (!stream1.is0pened()) { __android_log_print(prio:ANDROID_LOG_DEBUG,tag: "rtsp", fmt: "Cannot open RTSP stream!"); return nullptr;} __android_log_print(prio: ANDROID_LOG_DEBUG,tag:"rtsp", fmt:"open success"); cv::Mat frame; int num = 0; int failCount =0; while (isOpenRtsp) { num++; // 读取每一帧 stream1.read( image: frame);// 如果没有读取到帧,退出循环 if (frame.empty()) { failCount++; if (failCount == 4000) { failcount = o;// 释放旧连接 stream1.release(); 添加时间戳避免缓存 std::string new_url = std::string( s: rurl) + "?timestamp=" + std::to_string( val:time(t:0)); 重新初始化 if (!stream1.open( filename: new_url,apiPreference:cv::CAP_FFMPEG)){ __android_log_print(prio: ANDROID_LOG_ERROR,tag:"rtsp", fmt: "重连失败 %d",cameraid) open media在这里面加个异常处理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java毕业设计】喀什美食订餐网源码(ssm+mysql+说明文档+LW+PPT).zip

基于SSM框架的喀什美食订餐网的前台包含了用户注册、菜品列表、菜品排行、在线点餐和菜品收藏功能,下面是对这些功能的详细介绍: (1)用户注册功能:允许新用户创建自己的账户,并提供基本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注册完成后,用户可以登录到系统中进行后续操作。 (2)菜品列表功能:展示了所有可供选择的菜品,每个菜品都配有详细的描述、图片和价格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菜品,也可以按照分类或关键词进行筛选和排序。 (3)菜品排行功能:显示了当前最受欢迎或高评分的菜品,帮助用户挑选热门菜品,并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推荐。 (4)在线点餐功能:允许用户在浏览菜品后直接下单,选择餐厅、菜品数量和其他相关选项。用户还可以添加特殊要求或备注,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提交订单后,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订单状态并付款。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Java后端 框架:ssm,mybatis JDK版本:JDK1.8+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eclipse/idea Maven包:Maven3.3+ 部署容器:tomcat7.5+
recommend-type

Notes App API开发与使用指南

### API基础知识 #### 标题分析:“notes-app-api” 从标题“notes-app-api”可以推断,此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专为一个名为“notes-app”的应用程序设计的。这种API通常被用来允许不同的软件组件之间进行通信。在这个案例中,“notes-app”可能是一款笔记应用,该API提供了笔记数据的获取、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接口。 #### 描述分析:“API休息说明” 在提供的“API休息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重要的操作指令: 1. **指令“dev”:** `npm run dev` - 这是一个用于启动开发模式的命令。通常情况下,`npm run dev`会使用Node.js环境下的某种热重载功能,让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实时看到代码更改的效果。 - `npm`是Node.js的包管理器,用于安装项目所需的依赖、运行脚本等。 - `dev`是脚本命令的缩写,实际对应的是`package.json`文件中定义的某个开发环境下的脚本命令。 2. **指令“服务”:** `npm start` - 这是一个用于启动应用程序服务的命令。 - 同样利用Node.js的`npm`包管理器执行,其目的是部署应用程序,使其对外提供服务。 3. **指令“构建”:** `npm run build` - 这是用于构建项目的命令,通常会将源代码进行压缩、转译等操作,生成用于生产环境的代码。 - 例如,如果项目使用了TypeScript,构建过程可能包括将TypeScript代码编译成JavaScript,因为浏览器不能直接运行TypeScript代码。 #### 标签分析:“TypeScript” TypeScript是JavaScript的超集,提供了静态类型检查和ES6+的特性。使用TypeScript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在编译阶段发现潜在的错误。 1. **TypeScript的特性:** - **静态类型检查:** 有助于在开发阶段捕捉类型错误,降低运行时错误的概率。 - **ES6+特性支持:** TypeScript支持最新的JavaScript语法和特性,可以使用装饰器、异步编程等现代JavaScript特性。 - **丰富的配置选项:** 开发者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各种配置,如模块化系统、编译目标等。 2. **TypeScript的使用场景:** - 大型项目:在大型项目中,TypeScript有助于维护和扩展代码库。 - 多人协作:团队开发时,类型定义有助于减少沟通成本,提高代码一致性。 - 错误敏感应用:如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可以利用TypeScript的静态类型检查减少bug。 #### 文件分析:“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 notes-app-api-develop” 这个文件列表中包含了“notes-app-api-develop”,它表明存在一个与开发相关的压缩包或存档文件。这个文件很可能包含了应用程序的源代码,通常还会包括`package.json`文件,这个文件定义了项目的依赖关系和可运行的脚本命令。在开发和部署过程中,开发者通常会根据`package.json`中定义的脚本来执行不同的任务,如`npm run dev`或`npm start`等。 ### Docker使用说明 在描述中还提到了使用Docker的命令: 1. **构建镜像:** `docker build -t notes-api .` - 这个命令用于构建一个名为`notes-api`的Docker镜像。 - `.`表示Dockerfile在当前目录。 - `-t`指定镜像的名称和标签。 2. **运行容器:** `docker run -d -it -p 3005:3005 notes-api` - 该命令用于从`notes-api`镜像启动一个容器,并在后台运行。 - `-d`表示后台运行容器。 - `-it`则是将容器的标准输入打开,并分配一个伪终端。 - `-p 3005:3005`将容器内部的3005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3005端口,允许宿主机与容器内部的服务进行通信。 Docker作为容器化平台,它允许开发者打包应用及其依赖环境为一个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这样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保证应用运行的一致性。这一点对于开发和部署API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的一致性,减少了所谓的“在我的机器上可以运行”的问题。 ### 总结 综上所述,“notes-app-api”是一个为笔记应用程序设计的API,开发者可以通过一系列npm脚本命令进行开发、服务和构建操作。此外,该API还涉及到使用Docker进行容器化部署的流程。最后,提及的TypeScript标签意味着该项目在前端开发上采用了TypeScript,以期获得更加健壮和可维护的代码库。了解这些知识点对开发、部署和维护现代Web应用至关重要。
recommend-type

【PMSM建模与测试最佳实践】:MATLAB电机仿真模型的权威指导

# 1. PMSM电机模型的基础知识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和电动车辆领域,永磁同步电机(PMSM
recommend-type

如何通过四元数避免万向节死锁?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如何使用四元数来避免万向节锁问题,尤其是在3D旋转中保持姿态的稳定性。首先,我需要回忆万向节锁的基本概念和四元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万向节锁发生在使用欧拉角时,当两个旋转轴对齐导致失去一个自由度。而四元数通过四维空间的旋转避免了这种顺序依赖。 接下来,我应该解释万向节锁的原因,比如三个轴依次旋转时,某个轴可能与其他轴对齐,导致无法正确旋转。然后对比四元数的优势,比如四元数的连续性和无奇异性。需要提到四元数的数学表示,如单位四元数和旋转插值方法(如球面线性插值),以及它们如何避免万向节锁。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游戏开发或机器人学,是否需要示例代码?
recommend-type

Python实现Couchbase大规模数据复制技术

标题中提到的技术“couchbase-massive-replication”是一种针对Couchbase数据库的开源Python开发工具,专门用于高效地实现跨集群的大量存储桶和索引的复制。Couchbase是一个高性能、可扩展、容错的NoSQL文档数据库,它支持同步分布式复制(XDCR),能够实现跨地域的数据复制。 描述部分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主要用途和优势。它解决了一个常见问题:在进行XDCR复制时,迁移大量存储桶可能会遇到需要手动检查并迁移缺失存储桶的繁琐步骤。Couchbase-massive-replication技术则允许用户在源和目标集群之间无需进行存储桶配置,简化了迁移过程。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curl请求,向集群发送命令,从而实现大规模存储桶的自动化迁移。 此外,为了帮助用户更容易部署和使用该技术,项目提供了一个Dockerfile,允许用户通过Docker容器来运行程序。Docker是一种流行的容器化平台,可以将应用及其依赖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便于部署和扩展。用户只需执行几个Docker命令,即可快速启动一个名为“cbmigrator”的容器,版本为0.1。启动容器后,可以通过发送简单的POST请求来操作迁移任务。 项目中还提到了Docker Hub,这是一个公共的Docker镜像注册中心,用户可以在其中找到并拉取其他用户分享的镜像,其中就包括了“cbmigrator”镜像,即demir94/cbmigrator:0.1。这大大降低了部署和使用该技术的门槛。 根据标签“Python”,我们可以推断出该项目是使用Python开发的。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以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库支持而闻名。该项目中Python的使用意味着用户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Python基础知识,以便对项目进行定制或故障排除。Python的动态类型系统和解释执行机制,使得开发过程中可以快速迭代和测试。 最后,从提供的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couchbase-massive-replication-main”来看,该项目的源代码文件夹可能遵循了通用的开源项目结构,其中“main”文件夹通常包含了项目的主要代码和入口文件。用户在获取项目后,可以在这个文件夹中找到相关的代码文件,包括配置文件、数据库模型、业务逻辑实现以及API接口等。 综合来看,这个项目涉及的技术点包括: - Couchbase数据库:一种文档数据库,广泛用于构建可扩展的应用程序。 - XDCR(Cross-Datacenter Replication):Couchbase提供的跨数据中心数据复制机制,实现数据的无缝迁移和灾难恢复。 - Python编程语言:用来开发该项目的高级编程语言,以其易读性和简洁的语法著称。 - Docker容器化技术:用于打包、分发和运行应用程序的平台,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部署方式。 - Docker Hub:一个存放和分享Docker镜像的平台,可以简化镜像的查找、下载和管理过程。 这个项目对于需要在多个Couchbase集群间迁移大量数据的开发者和运维人员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因为它大大简化了存储桶迁移的过程,并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recommend-type

【MATLAB电机性能评估案例】:仿真环境下的深度研究

# 1. MATLAB在电机性能评估中的应用概述 电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电力传动设备,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在众多的电机性能评估工具中,MATLAB凭借其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工具箱资源,成为该领域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有力工具。本章将对MATLAB在电机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在电机仿真、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前景和价值。MA
recommend-type

专业版立创EDA怎么画板子边框圆角

<think>嗯,用户问的是如何在专业版立创EDA中画板子的圆角边框。首先,我得回忆一下立创EDA的功能布局。专业版和标准版可能有些不同,所以得确认步骤是否正确。 首先,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进入板子边框的编辑模式。通常,这类操作是在PCB设计界面里进行的。所以第一步应该是打开或创建一个PCB文件。然后,找到板子边框的选项,可能在“设计”或者“工具”菜单下,或者有专门的边框层,比如Board Outline层。需要确认专业版的具体位置,可能在顶部工具栏或右键菜单里。 接下来,用户需要绘制一个矩形作为基础边框。这里可能需要使用绘制矩形工具,然后调整大小到所需的板子尺寸。但问题是如何将矩形的四个
recommend-type

自动化部署XMRig矿工的安装脚本

标题中的“xmrig-autoinstall:XMRig安装脚本”指明了该文档涉及的主题是XMRig这款软件的自动化安装过程。XMRig是一个流行的开源加密货币挖矿软件,主要用于挖掘Monero(XMR)以及其他基于CryptoNote协议的加密货币。脚本安装是为了简化部署过程,自动执行一系列命令来配置和启动挖矿服务。 描述中提到的脚本将自动安装XMRig作为一个服务,并且能够日志记录启动该服务。在Linux环境下,将软件作为服务运行通常意味着该软件将会随系统启动而自动启动,并且可以在后台稳定运行。脚本还提到了日志监视命令“tail -f /var/log/xmrig.log”,这是一个常用的Linux命令,用于实时查看文件的更新,特别是监控日志文件。 此外,描述中还提及了脚本允许用户修改GIT_SRC_URL以适应不同版本的XMRig。这表明安装脚本设计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源码地址来安装不同版本的XMRig。 描述还强调了该脚本最初是为HiveOS系统编写的,HiveOS是一个专门针对挖矿优化的操作系统。脚本能够处理操作系统更新时覆盖或卸载XMRig的情况,而自动化的安装脚本可以快速重新安装,节省重复的手动操作时间。 在描述中提到的“特征”部分,说明了脚本的几个核心功能:自动构建XMRig(MoneroOcean版本)、自动创建XMRig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XMRig服务,以及启动NTP和Logro。NTP代表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用于同步计算机时钟。Logro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应该指的是Logrotate,它是Linux系统中用于管理日志文件的工具。 脚本的标签是“Shell”,这意味着脚本很可能是用Shell脚本语言编写的。Shell脚本广泛用于Linux和Unix系统中,适合用于自动化系统管理任务。 最后,提到的“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包含了一个名为“xmrig-autoinstall-main”的文件。这应该是脚本的主要文件,包含了安装XMRig所需的核心代码。使用“main”作为文件名,表明这可能是脚本的主入口文件,或者包含了主执行逻辑。 综上所述,这份文件描述了一个自动化安装XMRig的Shell脚本,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更简单、快速地在支持Shell脚本的系统上部署XMRig挖矿软件,无需手动执行一系列复杂的安装和配置步骤。通过这个脚本,用户可以将XMRig安装为一个随系统启动的服务,并通过日志来监控挖矿过程,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源码地址来适应不同的XMRig版本。
recommend-type

MATLAB高级电机建模技巧:S函数与动态系统分析的完美结合

# 1. MATLAB高级电机建模概述 电机作为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
recommend-type

立创EDA专业版怎么画板子边框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如何在立创EDA专业版里画板子边框。之前他们问过如何批量改线宽,现在转向了板框绘制,可能是在进行一个完整的PCB设计流程。首先,我需要回忆立创EDA专业版的相关功能。 板子边框通常是在机械层或板框层绘制,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层,使用绘图工具,比如线条或矩形,以及如何设置尺寸。考虑到用户可能对EDA软件不太熟悉,需要分步骤说明,确保清晰易懂。 首先,进入PCB编辑界面,这应该是基本的第一步。然后,切换到正确的层,比如板框层。立创EDA专业版可能有专门的层管理,需要指导用户找到板框层。 接下来是绘制边框的方法。用户可能知道基本的形状,如矩形或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