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m i -g @vue/cli-init 区别 pm install -g vue-cli
时间: 2023-09-20 17:00:31 浏览: 158
对于"npm i -g @vue/cli-init"和"npm install -g vue-cli"这两个命令,它们实际上是为了在全局环境下安装Vue CLI工具。
"npm i -g @vue/cli-init"是通过npm(Node Package Manager)安装,其中"-g"表示在全局范围内安装包。"@vue/cli-init"是指特定的包名,它是Vue CLI的旧版命令。在这种安装方式下,Vue CLI的初始化命令为"vue init"。
而"npm install -g vue-cli"是通过npm安装全局的vue-cli包。这是Vue CLI的早期版本命令。在这种安装方式下,Vue CLI的初始化命令为"vue init"。
因此,这两个命令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Vue CLI版本不同。"npm i -g @vue/cli-init"使用的是旧版的Vue CLI,而"npm install -g vue-cli"使用的是较早版本的版本。为了避免混淆,建议使用新版本的Vue CLI,并使用"npm i -g @vue/cli"安装。在新版的Vue CLI中,初始化命令变为了"vue create",并且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和功能。
相关问题
ubuntu vue环境搭建
在Ubuntu上搭建Vue环境,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首先,更新软件源和软件列表,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apt update
2. 安装Node.js,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apt install nodejs
3. 检查Node.js的版本,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node -v
4. 安装npm (Node包管理器),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apt install npm
5. 检查npm的版本,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npm -v
6. 由于npm的下载速度较慢,建议安装cnpm (淘宝镜像的npm),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pm -v
8. 安装Vue脚手架工具vue-cli,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cnpm install -g vue-cli
9. 检查Vue的版本,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vue -V
10. 创建Vue项目,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vue init webpack demo
11. 进入项目文件夹,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cd demo
12. 安装项目依赖,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cnpm install
13. 运行项目,可以在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npm run dev
至此,你的Vue环境已经搭建完成。你可以通过访问项目的地址来查看项目。请注意,这个地址只能在你的电脑上进行访问。如果你想要在服务器上部署Vue项目以便外网访问,请参考相关教程。
vue3 nodejs项目
### 项目结构设计
在开始开发之前,需要明确前后端项目的结构。通常基于 Vue3 和 Node.js 的项目可以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
- **前端部分**:使用 Vue3 框架构建用户界面,通常使用 Vite 或 Vue CLI 进行项目初始化。
- **后端部分**:使用 Node.js 构建 API 接口服务,通常搭配 Express、Koa 等框架实现 RESTful API。
### 前端(Vue3)搭建步骤
1. 安装 `vite` 脚手架工具:
```bash
npm install -g create-vite
```
2. 创建 Vue3 项目:
```bash
create-vite my-vue-app --template vue
cd my-vue-app
npm install
```
3. 启动本地开发服务器:
```bash
npm run dev
```
4. 使用 Axios 发送 HTTP 请求与后端交互:
```javascript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const apiClient = axios.create({
baseURL: 'http://localhost:3000', // Node.js 服务的地址
timeout: 5000,
});
export default {
getExampleData() {
return apiClient.get('/api/example');
}
};
```
### 后端(Node.js)搭建步骤
1. 初始化 Node.js 项目:
```bash
mkdir my-node-server
cd my-node-server
npm init -y
```
2. 安装 Express 并创建基本服务器:
```bash
npm install express
```
创建 `server.js` 文件:
```javascript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port = 3000;
app.use(express.json());
app.get('/api/example', (req, res) => {
res.json({ message: 'Hello from the backend!' });
});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on http://localhost:${port}`);
});
```
3. 启动服务器:
```bash
node server.js
```
### 前后端交互配置
1. **跨域请求处理**:由于前端和后端运行在不同的端口上(如前端 `localhost:5173`,后端 `localhost:3000`),需要配置跨域支持[^2]。在 Express 中可以使用 `cors` 插件:
```bash
npm install cors
```
修改 `server.js`:
```javascript
const cors = require('cors');
app.use(cors());
```
2. **接口调用测试**:在 Vue3 组件中调用后端接口并展示数据:
```vue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import api from './services/api';
const message = ref('');
onMounted(async () => {
try {
const response = await api.getExampleData();
message.value = response.data.message;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Error fetching data:', error);
}
});
</script>
<template>
<div>{{ message }}</div>
</template>
```
### 部署建议
- **前端部署**:将 Vue3 项目打包为静态文件:
```bash
npm run build
```
将生成的 `dist` 文件夹部署到 Nginx、Apache 或 CDN 上。
- **后端部署**:将 Node.js 应用部署到服务器(如使用 PM2 管理进程):
```bash
npm install pm2 -g
pm2 start server.js
```
- **集成部署方案**:也可以将前端静态资源整合进后端服务中,例如通过 Express 提供静态资源:
```javascript
app.use(express.static(path.join(__dirname, '../my-vue-app/dist')));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File(path.join(__dirname, '../my-vue-app/dist/index.html'));
});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