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大麦订单页的riskToken具体包含哪些设备参数?

时间: 2025-08-22 09:02:20 浏览: 3
<think>我们正在讨论大麦订单页中的riskToken所包含的设备参数信息。根据之前的分析,riskToken是用于风控的关键令牌,它包含了多种设备指纹和行为数据。下面我将详细列出riskToken中常见的设备参数: ### 一、riskToken包含的核心设备参数 1. **基础设备信息** - `deviceModel`:设备型号(如"iPhone14,3") - `osVersion`:操作系统版本(如"iOS 16.5.1"或"Android 13") - `deviceId`:设备唯一标识(由大麦SDK生成的设备ID) - `screenRes`:屏幕分辨率(格式为"宽度*高度",如"1179*2556") 2. **网络环境参数** - `networkType`:网络类型(如"WIFI"/"4G"/"5G") - `ipAddress`:当前IP地址(IPv4格式) - `proxyStatus`:代理使用状态(0表示未使用,1表示使用) 3. **应用环境参数** - `appVersion`:大麦App版本号(如"7.5.5") - `installTime`:App安装时间戳(13位毫秒级时间戳) - `runTime`:App本次运行时长(单位:秒) 4. **安全检测参数** - `rootStatus`:越狱/ROOT状态(0表示未越狱,1表示已越狱) - `debugStatus`:调试模式状态(0表示关闭,1表示开启) - `hookStatus`:注入检测状态(检测是否被Frida/Xposed等工具注入) 5. **传感器数据**(动态采集) - `accelerometer`:加速度传感器数据(三维坐标数组) - `gyroscope`:陀螺仪数据(三维旋转角速度) - `gravity`:重力传感器数据 6. **行为轨迹数据** - `touchEvents`:触摸事件序列(包含坐标点和时间戳) - `scrollEvents`:滚动事件序列(起始位置、滚动距离和时长) ### 二、数据封装格式示例 ```json { "device": { "model": "iPhone14,3", "os": "iOS 16.5.1", "screen": "1179*2556", "deviceId": "DM_20231215123456abcdef" }, "network": { "type": "WIFI", "ip": "192.168.1.100", "proxy": 0 }, "security": { "root": 0, "debug": 0, "hook": 0 }, "app": { "version": "7.5.5", "installTime": 1688140800000, "runTime": 120 }, "sensors": { "accelerometer": [[0.12, -0.05, 9.81], ...], "gyroscope": [[0.02, 0.01, -0.03], ...] }, "behavior": { "touchEvents": [ {"x": 120, "y": 500, "t": 100}, {"x": 130, "y": 510, "t": 150} ], "scrollEvents": [ {"startY": 800, "endY": 200, "duration": 800} ] } } ``` 该JSON数据会经过Base64编码后生成最终的`riskToken`字符串: ```python import base64 import json risk_data = {...} # 上述JSON数据 risk_token = base64.b64encode(json.dumps(risk_data).encode()).decode() ``` ### 三、获取方式的技术实现 1. **通过逆向分析获取** 使用Android反编译工具(如JADX)分析大麦App源码: ```java // 定位关键生成类 com.damai.lib.risk.RiskDataCollector { public String generateRiskToken() { JSONObject data = new JSONObject(); data.put("deviceModel", DeviceUtils.getModel()); data.put("osVersion", DeviceUtils.getOSVersion()); // ...其他参数 return Base64.encodeToString(data.toString().getBytes()); } } ``` 2. **实时Hook获取(Android)** 使用Frida动态获取: ```javascript Java.perform(() => { const RiskUtils = Java.use('com.damai.lib.risk.RiskUtils'); RiskUtils.generateToken.implementation = function() { let token = this.generateToken(); console.log("Generated riskToken: " + token); return token; } }); ``` ### 四、参数动态性说明 风控系统要求每次提交的`riskToken`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 **时效性**:token有效期通常为3-5分钟 - **唯一性**:每次请求需重新生成 - **行为关联**:滑动/点击轨迹需与当前操作匹配 > **重要提示**: > 在自动化脚本中,需动态生成设备参数并模拟真实操作轨迹,否则可能触发风控规则导致请求失败[^1]。 §§相关问题§§ 1. 如何通过反编译获取大麦App的设备信息采集代码? 2. 大麦的加速度传感器数据如何模拟生成? 3. 如何验证riskToken的有效性?</think>### 大麦订单页 riskToken 设备参数详解 根据对大麦App风控机制的分析,`riskToken` 是订单提交时用于反作弊的核心令牌,它包含以下设备参数(按重要性排序): #### 一、基础设备参数 1. **硬件标识符** - `deviceId`:设备唯一ID(由大麦SDK生成) - `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Android) - `idfa`:广告标识符(iOS) - `androidId`:Android系统ID - `macAddress`:设备MAC地址(部分新版本已弃用) 2. **设备特征** - `deviceModel`:设备型号(如"iPhone14,3") - `osVersion`:操作系统版本(如"Android 13") - `screenRes`:屏幕分辨率(格式"宽x高",如"1080x2340") - `density`:屏幕密度(DPI值) #### 二、应用环境参数 3. **应用状态** - `appVersion`:大麦App版本号(如"7.5.5") - `installTime`:App安装时间戳(13位毫秒级) - `runTime`:本次App运行时长(秒) - `rootStatus`:越狱/ROOT状态(0/1) 4. **网络环境** - `networkType`:网络类型(如"WIFI"/"4G"/"5G") - `ipAddress`:当前IP地址(IPv4格式) - `proxyStatus`:代理使用状态(0/1) #### 三、动态行为参数 5. **传感器数据** ```json "sensors": { "accelerometer": [x, y, z], // 加速度传感器 "gyroscope": [α, β, γ], // 陀螺仪数据 "gravity": [gx, gy, gz] // 重力感应 } ``` 6. **操作轨迹** ```json "behavior": { "touchEvents": [ {"x": 120, "y": 500, "t": 100}, // 坐标+时间戳 {"x": 130, "y": 510, "t": 150} ], "scrollEvents": [ {"startY": 800, "endY": 200, "duration": 800} ] } ``` #### 四、安全检测参数 7. **环境风险检测** - `debugStatus`:调试模式状态(0/1) - `hookStatus`:注入检测(Xposed/Frida等) - `emulator`:模拟器检测(0/1) - `screenLock`:屏幕锁定状态(0/1) #### 五、数据封装格式 最终参数会通过以下流程生成`riskToken`: ```mermaid graph LR A[设备参数采集] --> B(JSON序列化) B --> C{Base64编码} C --> D[添加时间戳] D --> E(RSA加密) E --> F(riskToken输出) ``` #### 六、技术验证方法 1. **反编译验证(Android)** 定位核心类:`com.damai.lib.risk.RiskDataCollector` ```java public JSONObject collectDeviceData() { JSONObject data = new JSONObject(); data.put("deviceModel", Build.MODEL); data.put("osVersion", Build.VERSION.RELEASE); // ...其他参数 return data; } ``` 2. **动态Hook获取(iOS/Android)** 使用Frida脚本: ```javascript Java.perform(() => { const RiskUtil = Java.use('com.damai.lib.risk.RiskUtil'); RiskUtil.generateRiskToken.implementation = function() { const token = this.generateRiskToken(); console.log("RiskToken: " + token); console.log("Decoded: " + JSON.stringify(JSON.parse(base64Decode(token.split('.')[0])))); return token; } }); ``` > **重要提示**: > 这些参数会随App版本更新而变化,且不同场次演出要求的参数严格度不同。热门演出(如周杰伦演唱会)会启用增强型风控,包含更多传感器验证[^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go 代码生成工具 基于sqlx echo.zip

go 代码生成工具 基于sqlx echo.zip
recommend-type

软件设计师04-17年真题及模拟卷精编解析

知识点: 1. 软考概述:软件设计师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考)的一种职业资格,主要针对从事软件设计的人员。通过考试的人员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 软考真题的重要性:对于准备参加软考的考生来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复习资料。通过分析和练习历年真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考试的难度以及出题的规律。这不仅可以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帮助考生对考试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软件设计师考试的科目和结构:软件设计师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分别是上午科目(知识水平)和下午科目(应用技能)。上午科目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下午科目则侧重考察考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包括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算法设计等。 4. 历年真题的应用: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的真题来进行自我测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进行重点复习。同时,模拟考试的环境可以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的氛围,减少考试焦虑,提高应试能力。 5. 模拟卷的作用:除了历年的真题外,模拟卷也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拟卷可以模拟实际考试的情况,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时间安排和题量分布。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6. 软考复习策略:在复习软件设计师真题时,应该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全面覆盖所有知识点。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概念的同时要注重实际应用。考生还可以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辅导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解决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7. 考试报名及注意事项: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官方网站或者授权的培训机构进行报名。在报名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并在考试前了解具体的考试时间和地点。考生应提前准备考试所需的证件和文具,确保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8. 软考后的职业发展:通过软考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对于软件设计师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在求职、晋升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具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往往会增加一定的优势。同时,获得证书也是对个人技术能力的一种肯定,有助于提升个人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软件设计师真题是备考软考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考试结构和内容,检验学习效果,为成功通过软考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软件设计师这一职业来说,真题的研究与分析,不仅可以提高考试通过率,也对个人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recommend-type

QMCA开源在容器化中的实践:Docker与Kubernetes集成秘籍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容器化技术在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Docker和Kubernetes的技术细节与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容器化技术的概况和QMCA开源项目。随后深入探讨Docker容器技术,涵盖了安装配置、镜像管理、网络和数据管理、以及高级功能的实践。接着,本文转向Kubernetes的基础知识和集群管理,包括架构组件、
recommend-type

CAD切地形剖面图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决如何在CAD中绘制或生成地形剖面图的问题。首先,用户提到了几个引用来源,我需要仔细看看这些引用里有什么有用的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来整理步骤。 引用[1]提到使用【图新地球桌面端】的【提取剖面线】功能,生成高程值后用CAD命令绘制。这应该是一个专门软件辅助生成数据,再导入CAD的方法。步骤可能包括提取地形数据,生成CAD命令,然后在CAD中执行这些命令。 引用[2]说CAD绘制剖面图的步骤是先有线条,然后处理。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在CAD内部直接操作,比如画线后如何生成剖面。可能需要结合高程数据,或者使用插件。 引用[3]提到AutoCAD Civ
recommend-type

中级Java开发必学:龙果学院Java多线程并发编程教程

标题“Java多线程知识,龙果学院”与描述“Java多线程知识,龙果学院,适合中级Java开发,分小节讲解”向我们明确指出了该资料的主要内容和适用对象。本篇内容将围绕Java多线程及其并发编程展开,提供给中级Java开发者系统性的学习指导。 ### 知识点一:Java多线程基础 - **线程概念**:多线程是指从软件或者硬件上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每个线程可以处理不同的任务,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 **Java中的线程**:Java通过Thread类和Runnable接口实现线程。创建线程有两种方式: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 **线程状态**:Java线程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新建(New)、就绪(Runnable)、运行(Running)、阻塞(Blocked)和死亡(Terminated)这几个状态。 - **线程方法**:包括启动线程的start()方法、中断线程的interrupt()方法、线程暂停的sleep()方法等。 ### 知识点二:线程同步机制 - **同步问题**:在多线程环境中,共享资源的安全访问需要通过线程同步来保障,否则会发生数据竞争和条件竞争等问题。 - **同步代码块**: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定义同步代码块,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该代码块内的代码。 - **同步方法**:在方法声明中加入synchronized关键字,使得方法在调用时是同步的。 - **锁**:在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一把锁,synchronized实质上是通过获取对象的锁来实现线程的同步。 - **死锁**: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锁而导致程序无法继续运行的情况,需要通过合理设计避免。 ### 知识点三:线程间通信 - **等待/通知机制**:通过Object类中的wait()、notify()和notifyAll()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协调和通信。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线程间通信的经典问题,涉及如何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效地传递数据。 - **等待集(wait set)**:当线程调用wait()方法时,它进入与之相关联对象的等待集。 - **条件变量**:Java 5引入了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Condition接口,提供了比Object的wait/notify更为强大的线程协作机制。 ### 知识点四:并发工具类 - **CountDownLatch**: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 - **CyclicBarrier**:让一组线程到达一个屏障点后互相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后才继续执行。 - **Semaphore**:信号量,用于控制同时访问特定资源的线程数量。 - **Phaser**:一种可以动态调整的同步屏障,类似于CyclicBarrier,但是更加灵活。 ### 知识点五:并发集合和原子变量 - **并发集合**:java.util.concurrent包下提供的一系列线程安全的集合类,例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 - **原子变量**:如AtomicInteger、AtomicLong等,提供了无锁的线程安全操作,使用了CAS(Compare-And-Swap)技术。 - **锁框架**:如ReentrantLock、ReadWriteLock等,提供了比内置锁更为灵活和强大的锁机制。 ### 知识点六:线程池的使用 - **线程池概念**:线程池是一种多线程处理形式,它预先创建若干数量的线程,将线程置于一个池中管理,避免在使用线程时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 - **线程池优势**:重用线程池中的线程,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有效控制最大并发数;提供定时执行、周期性执行、单线程、并发数控制等功能。 - **线程池的参数**: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存活时间、队列大小等参数决定了线程池的行为。 - **线程池的实现**:通过Executors类创建线程池,也可以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直接实例化一个线程池。 ### 知识点七:Java 8并发新特性 - **Stream API**:Java 8引入的Stream API在并行处理数据时非常有用,可以轻松将串行处理转换为并行处理。 - **CompletableFuture**:实现了Future和CompletionStage接口,用于异步编程,简化了线程操作并提供了更细粒度的控制。 - **Lambda表达式**:简化了使用匿名内部类实现事件监听器、比较器等场景,从而间接提升了并发编程的效率。 以上知识点覆盖了Java多线程和并发编程的基本概念、同步机制、线程间通信、并发工具类、原子变量、线程池的使用以及Java 8的新特性等核心内容。对于中级Java开发者而言,这些内容既全面又系统,有助于深入理解并应用Java多线程技术,设计出高效、稳定的应用程序。
recommend-type

QMCA开源版本控制指南:提升代码管理与团队协作效率的策略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QMCA开源版本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应用。首先,概述了QMCA的基础知识和代码管理中的基本操作与功能。随后,重点探讨了QMCA在代码合并、分支管理、审核及问题追踪中的优势与应用。接着,分析了QMCA在团队协作中的权限管理、项目管理以
recommend-type

CAD技术标准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CAD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是在工程设计、制造或建筑领域工作,需要遵循特定的标准来确保图纸的兼容性和质量。 我应该先回忆常见的CAD技术标准,比如国际标准ISO和ANSI,还有国家层面的标准如中国的GB/T。这些标准通常涵盖文件格式、图层管理、尺寸标注等方面。比如,ISO 128规定了工程制图的基本规则,而GB/T 18229可能与CAD文件管理有关。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标准编号和内容。例如,文件格式方面,DXF和DWG是常见的,由Autodesk制定,但ISO也有STEP标准(ISO 10303)。图层管理方面,不同
recommend-type

快速自定义安装RabbitMQ及Erlang脚本指南

### RabbitMQ快速安装自定义脚本知识点说明 #### 标题:rabbitmq快速安装自定义脚本 这个标题指出了脚本的主要功能——实现RabbitMQ的快速安装。脚本的开发目的是为了简化安装过程,让使用者不需要深入了解RabbitMQ安装过程中的各种配置细节。此外,标题还暗示了该脚本是为用户量身定制的,意味着它可能包含特定的安装选项或配置,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 描述:该资源是自定义的脚本快速安装erlang19.3+rabbitmq3.6,将rabbitmq的安装配置、开机自启动等繁杂操作写成自定义脚本,rabbitmq安装位置:/usr/local/rabbitmq,erlang安装位置:/usr/local/erlang 在描述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分别是: 1. **Erlang版本**:脚本支持安装的Erlang版本为19.3。Erlang是一种编程语言,它的运行时系统被广泛用于需要高并发处理的场景,而这正是构建消息队列系统的核心需求。RabbitMQ就是用Erlang编写的,因此在安装RabbitMQ之前,必须先安装Erlang。 2. **RabbitMQ版本**:脚本同时支持安装的RabbitMQ版本为3.6。这个版本是RabbitMQ的稳定版本,提供了丰富的特性和性能改进。 3. **自定义脚本**:脚本集成了RabbitMQ的安装和配置步骤,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地完成安装并且不需要手动配置系统文件。 4. **安装位置**:脚本指定了RabbitMQ和Erlang的安装路径,分别是`/usr/local/rabbitmq`和`/usr/local/erlang`。这表明脚本能够直接将RabbitMQ和Erlang安装在指定目录,简化了用户的操作。 5. **开机自启动**:脚本还负责配置RabbitMQ服务的开机自启动,这是在生产环境中非常实用的一个功能,可以确保消息队列服务在系统重启后能够自动运行。 #### 标签:rabbitmq安装 标签强调了脚本的主要用途——安装RabbitMQ。由于RabbitMQ的安装和配置过程相对复杂,尤其是涉及到依赖包的安装和环境变量的配置,所以使用标签化的安装脚本可以大大减少安装所需时间和可能出现的错误。 ####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installrbmq_sh 文件名称`installrbmq_sh`表明了这个脚本的用途,即安装RabbitMQ,文件扩展名`.sh`表明这是一个shell脚本文件。在Unix-like系统中,shell脚本是自动化任务的常用方法,能够通过一行行命令的执行,实现复杂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 结语 从给定的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RabbitMQ的安装不仅仅依赖于一个单一的脚本文件,还可能涉及对Erlang语言环境的依赖。RabbitMQ快速安装自定义脚本将安装、配置以及开机自启动等步骤进行了整合,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洁、高效。这个脚本将作为在生产环境中部署RabbitMQ的重要工具,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大大减少了部署时间,并可能降低因手动配置不当而带来的错误风险。使用这样的自定义脚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RabbitMQ的稳定运行和可管理性。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确保脚本文件的安全性,避免执行未经验证的脚本,这可能引起系统安全风险。
recommend-type

QMCA开源与大数据整合手册:数据处理与整合最佳实践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QMCA这一开源工具的功能概览及其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首先,文章阐述了大数据的基本理论、定义、核心特征以及技术栈,包括存储、计算框架和数据库技术。接着,通过分析QMCA的安装、配置、数据整合功能和优化策略,展示了如何将QMCA应用于数据处理。文中进一步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QMCA在实时和大规模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其在部署和管理大数据应用时的作用。最后,文章讨论
recommend-type

Byte—SORT算法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Byte-SORT算法的实现原理和数据结构的问题。首先,我得弄清楚Byte-SORT是什么。根据名称中的“SORT”,应该是一种排序算法。而“Byte”可能指的是按字节处理数据,或者是基于字节比较的排序方法。 接下来,我应该回忆一下常见的排序算法,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等。其中,基数排序(Radix Sort)通常按照数据的各个位数或字节来进行排序,这可能与Byte-SORT有关。用户提到的引用[4]中提到了Flink的内存管理和缓存友好的数据结构,可能涉及到高效的内存访问模式,这可能与Byte-SORT的实现有关联。 然后,我需要验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