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stopping patience
时间: 2025-06-23 19:30:09 浏览: 19
### 早停法中 `patience` 参数详解
在深度学习训练过程中,`patience` 是早停(early stopping)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参数决定了当模型性能不再提高时,允许继续训练的最大 epoch 数量[^1]。
具体来说,如果设定 `patience=5`,这意味着一旦检测到模型的表现(通常是基于验证集上的损失函数或其他指标)连续五个 epoch 没有显著改进,则触发早停并结束训练过程[^2]。
此外,关于 `patience` 的配置还包括其他辅助选项:
- **monitor**: 需要监控的具体数据项,默认情况下可能是验证集的损失值。
- **min_delta**: 定义了什么程度的变化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进步。只有当监测的数据变化超过这个阈值时才会被视为有效进展。
- **mode**: 可选值为 `{auto, min, max}`,用来指定如何评估进度。“min”表示越低越好,“max”意味着越高越好,而“auto”会依据所监视变量名称自动推断最佳模式。
- **restore_best_weights**: 布尔型标志位,指示是否应在完成整个训练流程后加载表现最好的权重版本。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实现例子,展示了如何设置带有 `patience` 参数的 early stopping 回调函数:
```python
from tensorflow.keras.callbacks import EarlyStopping
es_callback = EarlyStopping(
monitor='val_loss', # 监控验证集上的损失
min_delta=0.0001, # 最小有意义的变化量
patience=3, # 连续三个epoch无明显改善即停止
verbose=1,
mode='min',
restore_best_weights=True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100,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callbacks=[es_callback])
```
此代码片段定义了一个回调对象 `es_callback` 并将其传递给 `.fit()` 方法作为参数之一,从而实现了对训练循环的有效管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