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材质里有哪些自定义数据节点
时间: 2025-07-15 21:50:34 浏览: 13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UE材质里有哪些自定义数据节点”。之前他们问过如何设置样条网格体组件的自定义数据,现在可能想更深入了解材质中相关的节点。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虚幻引擎中材质相关的自定义数据节点。
用户可能在使用自定义数据时遇到了问题,或者想优化材质效果,需要更多的数据控制方式。他们可能是开发者或者美术,需要技术细节。之前的回答提到了CustomPrimitiveData节点,现在需要扩展其他相关节点。
首先,确定UE材质中的自定义数据节点有哪些。比如,除了CustomPrimitiveData,还有PerInstanceCustomData,这是用于实例静态网格的。另外,还有材质参数,虽然不算节点,但可能用户会混淆。
需要分清楚每种节点的用途和使用场景。比如,CustomPrimitiveData适用于单个组件,而PerInstanceCustomData用于实例化对象。还有Material Attributes中的自定义数据,可能用于更复杂的材质层叠。
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步骤明确,可能用户需要对比不同节点的优缺点,像之前的回答那样。同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使用中文,行内公式用$...$,不过这里可能用不上数学公式,但需要正确使用代码块和术语。
可能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节点,比如Vertex Color或者Custom节点,但那些不算严格的自定义数据节点,不过用户可能想知道其他相关方法。需要明确说明哪些是专门用于自定义数据的,哪些是其他用途但可以间接传递数据。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常见问题,比如索引范围、性能影响,或者如何在不同版本(UE4/UE5)中使用这些节点。同时提供示例和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际应用。
最后,总结各个节点的适用场景,帮助用户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确保回答准确,信息可靠,参考官方文档或社区最佳实践。</think>在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中,材质系统提供了多种**自定义数据节点**,用于通过代码、蓝图或外部逻辑动态控制材质表现。以下是核心节点及其用途的详细分类:
---
### **一、核心自定义数据节点**
#### **1. `CustomPrimitiveData`**
- **功能**:
通过代码或蓝图向**单个网格体组件**传递最多 **16个浮点数**(UE5)或 **8个浮点数**(UE4)。
- **语法**:
```glsl
CustomPrimitiveData[Index] // Index范围:0-15(UE5)或0-7(UE4)
```
- **用途**:
- 动态调整单个组件的材质参数(如颜色、透明度、位移强度)。
- 示例:
```glsl
// 使用索引0控制自发光强度
BaseColor = CustomPrimitiveData[0].r * Color;
```
#### **2. `PerInstanceCustomData`**(实例化静态网格体专用)
- **功能**:
为**实例化静态网格体(ISM/HISM)** 的每个实例传递自定义数据(每个实例最多 **8个浮点数**)。
- **语法**:
```glsl
PerInstanceCustomData[Index] // Index范围:0-7
```
- **用途**:
- 批量控制大量实例的差异化表现(如植被随机颜色、建筑破坏进度)。
- 示例:
```glsl
// 使用索引0控制植被摆动幅度
WorldPositionOffset = PerInstanceCustomData[0] * WindDirection;
```
#### **3. `MaterialAttributes` 中的自定义数据**
- **功能**:
在材质层叠(Material Layering)中,通过 `MaterialAttributes` 传递自定义数据到子材质。
- **用途**:
- 实现模块化材质逻辑(如将“湿润度”参数传递给底层材质)。
- 示例:
```glsl
// 父材质中定义CustomData通道
MaterialAttributes.CustomData0 = Wetness;
```
---
### **二、辅助数据传递节点**
#### **1. `VertexInterpolator`**
- **功能**:
在材质计算中临时存储中间数据(如传递顶点着色器数据到像素着色器)。
- **用途**:
- 优化复杂计算(避免重复计算同一表达式)。
- 示例:
```glsl
// 存储顶点到摄像机的距离
VertexInterpolatorNode.Input = Distance(WorldPosition, CameraPosition);
```
#### **2. `RuntimeVirtualTexture` (RVT)**
- **功能**:
通过运行时虚拟纹理传递场景数据(如高度、法线)到材质。
- **用途**:
- 动态地形混合(如脚印、积雪效果)。
- 示例:
```glsl
// 从RVT读取高度差
float Height = TextureSample(RVTSampler, UV).r;
```
#### **3. `Landscape Layer Blend`**
- **功能**:
专用于地形材质,混合多个图层数据(如草地、岩石、泥土)。
- **用途**:
- 动态地形纹理混合。
- 示例:
```glsl
// 根据权重混合两种纹理
BaseColor = LayerBlend(GrassColor, RockColor, LayerWeight);
```
---
### **三、代码/蓝图与材质数据交互**
#### **1. 动态设置数据**
- **C++代码**:
```cpp
// 设置CustomPrimitiveData
MeshComponent->SetCustomPrimitiveDataFloat(0, 1.0f);
// 设置PerInstanceCustomData(ISM)
InstancedMesh->SetCustomDataValue(InstanceIndex, 0, 0.5f);
```
- **蓝图节点**:
- `Set Custom Primitive Data Float`
- `Set Instance Custom Data`(针对ISM/HISM)
#### **2. 数据调试**
- **材质内调试**:
```glsl
// 将自定义数据临时显示为颜色
EmissiveColor = float3(CustomPrimitiveData[0], 0, 0);
```
- **蓝图调试**:
- 使用 `Print String` 输出 `Get Custom Primitive Data Float` 的值。
---
### **四、性能与最佳实践**
| **节点** | **性能消耗** | **适用场景** |
|-------------------------|--------------|----------------------------------|
| `CustomPrimitiveData` | 低 | 单个组件动态控制(如门、开关) |
| `PerInstanceCustomData` | 中 | 大规模实例差异化(如植被、建筑) |
| `MaterialAttributes` | 高 | 复杂材质分层逻辑 |
- **优化建议**:
1. 避免在材质中频繁访问高索引数据(如 `CustomPrimitiveData[15]`)。
2. 对ISM/HISM使用 `PerInstanceCustomData` 而非单独设置材质实例。
3. 优先使用整数索引而非字符串命名(减少查找开销)。
---
### **五、常见问题**
#### **问题1:自定义数据未生效**
- **检查点**:
1. 材质中索引与代码/蓝图设置一致。
2. 确认网格体组件已应用正确材质。
3. 检查数据范围(UE4索引上限为7)。
#### **问题2:数据精度不足**
- **解决方案**:
- 将多个浮点数打包使用(如用 `CustomPrimitiveData[0]` 和 `[1]` 表示2D坐标)。
- 使用 `EncodeFloatToRGBA` 节点将浮点数编码为颜色通道。
---
### **六、总结**
UE材质中的自定义数据节点是连接逻辑层与渲染层的核心工具,灵活运用可实现:
- 动态环境交互(如角色足迹、天气效果)
- 批量对象控制(如战场中破坏的建筑物)
- 性能敏感场景优化(避免材质实例爆炸)
选择合适节点需平衡**数据量**、**更新频率**与**渲染性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